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产乌头碱具有抑菌活性内生真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时间。分别将培养温度设为24℃、28℃、32℃,pH值为6、7、8,培养时间为5 d和7 d,采用纸片法测量抑菌圈的大小。pH值为6,时间为7 d,温度为24℃、28℃、32℃。由抗菌活性大小分析得出,YLAC-3、YLAC-20、YLAC-69 3株菌株在温度为24℃时的抑菌圈最大,因此具有抑菌活性产乌头碱内生真菌最适温度为24℃,pH值为6,时间为7 d,且抑菌能力较强。产乌头碱具有抑菌活性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温度和酸碱稳定性,结果如下:YLAC-3、YLAC-20、YLAC-69 3种菌珠所产抑菌质在45℃时的抑菌效果最好,YLAC-20的热稳定性最弱,菌株YLAC-3和YLAC-69的热稳定性最强,且耐高温,其抑菌活性不受影响,故在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可有效利用。产乌头碱具有抑菌活性内生真菌所产抑菌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最好,在pH值为4~8时,YLAC-3、YLAC-20、YLAC-69 3种菌株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效果不同。由抑菌活性表可知,产乌头碱具有抑菌活性内生真菌物质耐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强。这为提高乌头碱产量奠定了基础。因此,产乌头碱内生真菌的研究更加有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以细菌和霉菌为作用对象,通过测定苯乳酸(PLA)对细菌和霉菌最低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以及PLA对菌体生物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比较了PLA的两种对映体D-PLA和L-PLA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D-PLA和L-PLA对所测菌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复合凝聚法制备辣椒素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凝聚法,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壁材,辣椒素为芯材制备辣椒素微胶囊,研究了壁材浓度、壁材比例(明胶/CMC)、芯壁比、凝聚过程中乳液的pH对辣椒素微胶囊包埋产率和效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辣椒素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1%,壁材明胶与CMC之比9:1,芯材与壁材的添加量比例1:1,凝聚过程中乳液的pH值为4.6。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素的方法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素,需要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先将干红辣椒中的辣椒素分离开来,最终得到辣椒素。整个提取过程会受到时间、提取溶剂、提取频率及辣椒皮分粒径等因素干扰,进而影响所提取辣椒素的纯度和提取率。通过改进提取工艺,提升了干红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纯度和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辣椒素防制农村储粮害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望城农村鼠密度调查和鼠种分类,初步摸清农村储粮鼠害危害状况,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辣椒素为主要成分的鼠类驱避剂应用于农村储粮害鼠防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辣椒素对储粮害鼠有良好的驱避效果,有效期在5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6.
王杰  乐靖雯  马诗雅  田浩 《现代食品》2023,(5):197-199+219
目的:研究药食同源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方法: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通知》对药食同源物质进行水提。用K-B法检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得到原始数据,用SPASS 21.0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蒲公英、金银花、甘草、决明子、胖大海、香橼和川贝母水提物浓度为1 g·m L-1时抑菌圈直径最大分别为17.94 mm、19.66 mm、18.59 mm、12.75 mm、11.09 mm、12.44 mm和8.92 mm。结论: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甘草次之,川贝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石榴皮单宁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榴皮中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石榴皮单宁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石榴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60%丙酮,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石榴皮单宁提取率为27.41%。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石榴皮单宁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霉菌和酵母菌无明显抑制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625 mg/m L,大肠杆菌的MIC为5 mg/m L。  相似文献   

8.
百合科植物作为食药两用的植物,主要含有多糖类、黄酮类、多酚类、皂苷类等有效成分,本文对百合科植物中有效成分研究进展进行对比讨论。目前,关于百合科植物有效成分活性的研究主要都是针对抗肿瘤、抗炎症、抑菌等方面开展的,其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他活性功能尚未明确,将会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唐敏 《现代食品》2022,28(1):93-95
沙棘叶多酚是从沙棘叶里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多酚,由于植物多酚的结构是多样性的,所以沙棘叶多酚具备多种生物活性.在沙棘叶多酚中具备一种较为特殊的活性,这就是抑菌活性.基于其抑菌活性的特点,人们可以将沙棘叶多酚应用于苹果汁保鲜中.由于沙棘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多酚,所以对人体并不会产生副作用,人们可以将其广泛地应用于苹果汁保鲜中.本文从沙棘叶多酚的提取、沙棘叶多酚的抑菌机制及在苹果汁保鲜中的应用等角度出发说明沙棘叶多酚在食品保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辣椒全世界约有20余种,它们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我国现栽培的有2种,即辣椒C.anmuum.Linn和小米辣C.frutescens.Linn,于明朝末年传入我国。由于我国环境条件适合辣椒的生长,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辣椒由于果实中含有辣椒素(C40H58O3)而使其具有辣味,多数辣椒品种的辣椒素含量在0.2-0.5%之间。此外,辣椒果实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辣椒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调味品。近年研究结果还证明辣椒素具有抗癌作用,更便辣椒消费量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