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秀芳  崔卫杰 《山东经济》2004,20(6):170-172
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的垄断竞争市场状况以及影响绿色农产品价格(绿色价格)定位的因素分析,在绿色农产品定价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绿色农产品定价要遵循合作定价的原则。另外,利用消费者剩余原理提出了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为中国绿色农产品价格定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1997河北省农产价格走势展望及政策取向●河北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宋杏婵从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1997年农产品价格形势会有所好转,但仍比较严峻,预计全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将在105%左右,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论证:第一、从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3.
一、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05年全国灾情重于1992年以来的同期平均水平。同时,由于近两年国际农产品供给状况改善,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处于低迷状态,对国内农产品价格趋降产生明显影响。尽管存在一些困难,由于2005年中央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运行良好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泰国今年的农业形势金艺1995年将是泰国农业大丰收的一年。由于几年来泰国农业生产兴旺,农产品价格趋势令人满意。许多农产品价格最近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显然,这种状况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增强他们的购买力。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张爱琴 《开发研究》2005,(2):122-123
本文从我国目前农业及农产品价格的状况分析入手,提出了除国家扶持价格外,在环境发展变化及激烈的竞争状况下农产品的定价可以以顾客感知价值来确定,并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贸易条件是指相对于制造品价格变动的农产品价格变动状况,可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和与其相对应的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商值来表示。农产品价格的长期变动是农业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农村经济形势的重要特点是:中央支持农村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创六年来最高,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棉花总产量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支持农村发展的力度;农村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重要农产品价格不大可能继续上涨,粮食、棉花生产与价格存在着不确定性;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可能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判断1994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的基本走势我们先来看看上半年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状况。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食品类价格指数月月超出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特别是粮食和肉类产品,涨势十分强劲。6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2%,肉类比去年同月上涨34.9%,分别相当与同期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率的2.29倍和1.54倍。 1993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1994年元月份以来,主要农产品集市贸易价格几乎是逐月上扬。到7月份,籼米已比去年12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是调配农业资源最为重要的手段,结合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状况及国际市场因素,选取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变量,运用2005年到2011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价格与其余变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4月20日,社会科学院发布《农业经济绿皮书》称,受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国家调高粮食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201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可能性相对较大。2010年,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储备政策对粮食市场价格形成作用显现,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可能上涨超过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考察和论述了1927-1937年的地价变动和土地买卖。1927年蒋介石国民党上台后,大大强化了对农民的政治统治和赋税搜刮,使农民经济状况明显恶化,因世界经济危机和洋米倾销于1931年爆发的全国性农业恐慌,更直接导致国内农产品“过剩”,价格惨跌,农民经营亏折,土地收益陡降。土地价格也随即由原来的长期上涨转为大幅下跌,土地买卖淡静,耕地由严重短缺变为“过剩”,甚至无人问津。近代中国本是一个耕地和农产品都严重供应不足的落后农业大国,耕地和农产品的虚假过剩与价格惨跌,从根本上说是农民购买力极端低下和贫困化的产物,而这又为地主富户的高利贷盘剥和贱价兼并土地创造良机,从而使农民的贫困化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下必须实施农产品价格保护邓秀丽李西双綦好东市市场经济下必须实施农产品价格保护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就其内在属性而言,是排斥保护的,但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全排斥国家调控的作用。这...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刊网网友sichuan: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会让人们忽略房地产的泡沫。8月以来,农产品以恢复性的价格增长势态在全国各地蔓延,这无疑是给农产品一个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2006年第四季度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作为百价之基,直接影响国内价格总水平,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局。本文在总结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评估农产品价格上涨对CPI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康振江据河北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全省农贸市场调查,1996年河北省农产品价格平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明显。近几年粮食价格走势变化很大。1993年底到1995年上半年粮食价格逐月攀升,大幅度上...  相似文献   

16.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长期抑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累积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会通过食品价格的传导,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进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调整农产品价格与引发通货膨胀的矛盾非常突出。本文研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客观性与逐步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必要性,分析在此过程中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提出在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同时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牛俊英 《科技和产业》2014,14(12):27-30
理清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对于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别视角出发来对现有关于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国内因素视角分为农产品生产成本、城乡居民收入、货币供给量、国内通货膨胀四个小专题,国际因素视角分为国际农产品价格、国际石油价格、汇率、其他外部因素四个小专题。最后指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主要还是供求状况,其他因素要么是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供求来影响价格,要么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大,或者是不同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产品价格变动与未来走势的影响分析王为农(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基本平稳,原本较高的价格增幅在保持了一段时期以后,进入相对静止的徘徊期。这种价格走势及其变化,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视点。一、由高转低,由强到弱,平滑移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全权  刘晓午 《东北之窗》2010,(10):40-4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4月20日联合发布的2010年《农村绿皮书》预测: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率可能超过5名,进而带动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4%。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农业政策目标的重点,是放在增加农产品供给,而忽视农产品需求与农民收入状况。政府作为决策者,对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忧虑程度,远远超过对农产品需求不足的忧虑程度,这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之所以要对某些农产品的购销与价格实行严格的国家管制:一是这部分农产品关系国计民生;二是这部分农产品供不应求;三是这部分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就出在里,供不应求的农产品价格又压得很低;而农产品价格压得越低,供不应求的矛盾就越尖锐。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断定为短缺经济体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是可以用反映并调节供求关系的价格杠杆来结清的。当然,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属于长期实行的超前化发展战略的。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偏斜经济增长方式。所谓偏斜,是指经济增长中轻视农业和工业而重视重工业,轻视消费而重视积累,轻视流通而重视生产,轻视效率而重视速度,结果造成高速度与低效率并存。而在低效率基础上能够高速度运行,完全是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支持,以牺牲农民利益的农产品低价统购统销,是偏斜式二元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基础。在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的严格制约下,农业始终被摆在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上,实际上被视为向城市提供廉价原料和食品的工具,而农业自身的发展条件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则被严重忽视。这是我国农产品供给之所以长期偏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