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力资源工作者若想真正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获得真正的职业发展,可从两个方面来清晰规划自己的职业:一是走"专家"之路,二是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的HR管理者。"当你50岁时,还有企业会聘用你吗?"在大多数用人单位正为如何解决招聘难题冥思苦想时,却有一个群体在焦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那就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或许,很多职场人在听到这个问题时会反问:HR还担心  相似文献   

2.
让所有业务负责人都成为管理人力资源的高手HR还需要担心人力资源的工作不好开展吗谁应该是HR第一负责人?如果问HR的从业人员,谁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相信多半的人会回答说我们HR的人当责无旁贷!就像财务部是管账的,人事  相似文献   

3.
李冉 《人力资源》2013,(6):51-53
人力资源部门应当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束缚中跳出来,不断满足所在企业的业务需求,为组织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简称"HRBP")就成为许多公司人力资源部致力达成的目标。HR如何才能从公司领导指哪打哪的"高级管家",华丽转身为与业务部门同舟共济的"最佳搭档"呢?  相似文献   

4.
运用信息技术是HR人员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现在很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是把HR的管理人员从烦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进行高效的管理,比如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引入了在线福利系统,发现员工非常乐意使用这个系统,并且这个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提供商的网站上,节约了很多的纸张,让员工省略了填写各种表格的复杂过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使人力资源部门的人能融入到企业的运作当中。举一个例子,在企业的计划会议上给HR一个座位,这个座位上的HR会不会来。有的企业认为HR没有重要到达这个程度,HR是负责人员的任免等,只是起文件传输的作用,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不会真正决策企业的发展。作为HR如何转变这个形象?应该经常和一些高级经理谈一些人才流失、年收入、阻碍公司发展等因素,使高级经理认为你适合坐在这个决策会议上。从这个角度上,HR应该知道  相似文献   

5.
以往在人们的脑海中,人事管理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干。但随着近年来人才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观念也在逐步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开始进入中国企业的视野。但也有很多大公司,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总监。是因为这个职位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因为太重要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目前,人才市场上虽然已经积累了众多HR从业者,但实际上却充斥着很多“蹩脚的”HR经理人,有的是单纯追求所谓专业性而脱离业务需求的“技术型”HR,有的是单纯追求人际关系或人事斗争的“人情型”HR,更多的是陷入日常杂务的“保姆型”HR。这使得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HR经理人并不好找。那么,企业真正需要的HR经理人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高科技企业成为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最佳选择.实践表明,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人力资源是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关键.但是,对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浮躁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找不到合适的人、用不好现有的人、激不活有潜力的人、留不住核心的人"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让HR们焦头烂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又该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7.
11月——HR培训与认证的又一个高峰,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政府组织的还是民间组织的,无论是冠以"国家职业标准"的还是冠以"注册国际标准"的,一个个HR认证堪称"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想通过认证"武装"自己的HR们又该怎样选择呢?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尽管从政府到学校,从咨询公司到培训机构,为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无论是课程内容开发还是师资能力水平,在整体上都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甚至可以说差强人意。因此,此类认证或培训对于很多HR从业者来说就成了"鸡肋",诟病之声不绝于耳;HR取得的证书在很多情况下也不被企业看重。在目前的HR培训和认证市场上,既然无论怎样选择都会存在无可避免的缺憾,那么HR是否应该放下"如何选择"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待"如何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者:表面风光的背后 随着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日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者(以下简称HR)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管理人员,成为当今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招聘会上的众人瞩目,干部任免中的信息中枢,劳资谈判时的能言善辩……就连路边的培训广告都说:做人力资源,你选对职业了.同时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调查,人力资源作为热门职业,一直受到不少求职者的青睐. 然而表面风光的背后,HR也有难言的苦衷.在当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提升的过程中,HR除了要继续做好日常人事管理等繁琐的基础工作外,还要主导或参与一些管理变革,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的价值贡献.涉及员工利益的变革,时常让HR处于领导与员工责问的风口浪尖.员工流动除了需要办理繁琐的入离职手续,辞退员工的面谈尤其挑战HR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这些问题HR都能习以为常,责无旁贷,但最令HR困扰的恐怕还是个人职业发展问题一一我们总是在为别人的职业生涯做规划,那么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高东升 《人力资源》2006,(19):10-13
1993年,中国有了第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时至今日,加上其他相关专业(心理学、劳动经济学、管理学等等),具备相关教育背景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已占从业者总数的3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职业已经从初期普及阶段,正进入一个复杂发展阶段。2001年,一个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资格证书:人力责源管理资格认证考试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短短几年,截至2006年2月,参加的人数突破20万人次(《中国劳动》,2006.2)。职业的热度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培训公司、咨询公司的推动下,不断升温。但是,人力资源经理真的可以依靠证书或专业教育背景实现职业的上升吗?又或者什么因素才能帮助人力资源经理走向“事业上升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人力资源职业对从业者有怎样的要求,这个也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经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人力资源经理从业优势因素评价调查”系《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自我职业认识及职业预期调查》的一部分,该调查由从业者自发组织,历时1个月,自2006年7月10日至8月10日。通过网上调查及直接联系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方式,共采集有效调查问卷93个,大部分样本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样本所在企业涉及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多种类型。样本在职位级别(从人力资源总监到职员)、企业规模(从50人以下到5000人以上)、性别上的分布比较均匀。在年龄、学历、教育背景及从业年限的统计上,集中于“26-35岁”、“本科学历”、“人力资源管理类教育背景”、“6-10年工作总年限”及“HR工作年限”等几项。  相似文献   

10.
王少辉 《人力资源》2005,(15):12-13
windy:为什么总"吃力不讨好"? 职位:合资企业HR专员 从事人力资源时间:1年 谈到自己的工作,我不由得一声叹息.如果不是因为人力资源这个专业现在比较热,将来发展前途比较好,我也许就不干了.我也知道根本原因是自己不够专业.在学校学的是英语,进这个外企纯粹是因为外语优势.没想到刚接触人力资源工作,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人力资源·HR经理人>的法律专家: 我是一家企业的HR,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我单位与很多职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半年来,我们发现部分职工自从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工作的积极性及工作质量都有所下降,请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解除吗?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解除时应当注意哪些程序?  相似文献   

12.
齐向宇 《人力资源》2013,(10):35-37
今年1月刚刚就任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董事会主席的弗朗西斯·贝蒂女士说,选择HR更像一种领悟。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中,女性HR管理者要给自己一个特殊定位,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地提升HR专业度,走进具有胜任力的"她时代"。"她时代"里需要格局和容量、矜持和柔情,但更需要与职业相匹配的胜任力。完成HRM(人力资源经理)到  相似文献   

13.
惠鹏 《人力资源》2007,(20):40-44
随着企业竞争逐步升级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目前职场上的明星职业,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越来越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和认证也越来越热。国内各大院校纷纷开办以HR为研究方向的MBA学位班;许多培训机构也推出各种针对HR的培训项目;一些国外专业认证机构也纷纷涉足进来,锁定高端人才,提供国际HR认证服务。这些培训认证热点背后存在怎样的问题? HR应该怎样擦亮眼睛选择认证项目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业内,一般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简称为HR,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HR?这是HR从业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HR的职业规划和前景.人们时常感叹: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对于HR们来说,这句话应当演绎成"人简单,事简单,人事不简单".  相似文献   

15.
年终岁首,是盘点一年运营成果的时候,如何进行年终绩效盘点?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企业。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然而,由于操作等多方面的原因,它越来越不被看好,更有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文字游戏,是一堆没有用的打分表。同时,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盲目地要求各部门各层级员工提交年终报告,大家把述职当作负担,走走过场,劳民伤财。"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报告"、"千古兴亡多少事,只因满朝写报告"、"抬头望明月,低头写报告"等等,这些都是对年终总结报告的无奈与嘲讽。网络充斥了年终报告模板、范文大全,更有甚者让职业写手代劳。  相似文献   

16.
严川 《人力资源》2015,(3):80-82
过去的一年,人力资源界最热烈的探讨莫过于人力资源部门的价值与存废:先有管理大师拉姆·查兰撰文称要"分拆人力资源部",后有《青年中国说》首播、90后老板余佳文扬言:"我的公司全是90后,我砍掉人力资源部,员工薪水他们自己定,我来发!我鼓励员工之间吵架,吵不了就打。"于是,有危机感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脑洞大开,思量着自身职业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而一些学习意识较强的企业也相机而动,其中谋划着要建立共享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王奇 《人力资源》2015,(1):31-33
一个初入职场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刚把六大模块弄明白,又逢人力资源师考试季。该不该"逼"自己考个"资质"?从名正言顺到名副其实,HR究竟如何选择成长道路,是否该给自己定定位?由此,《人力资源》于2014年12月发起"人力资源从业者资质调查",且看业内人怎么说——本刊调查发现,在参与问卷的524名HR中,非人力资源"科班"出身人员占到53.63%(如图1)。百世物流人力资源副总监张晋认为,"半路出家"与接受过正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HR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在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内在品质。人力资源部门因其管理着企业内部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HR),还掌握着企业的某些核心机密.如薪酬结构、人才战略等,因此它的职能,地位非常特殊,对其管理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就非常高。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9.
看一眼.就知道贵刊不是那种给人刻板印象的学术期刊,可爱之处在于活学活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企业实践的理性缺乏洞开一片天地。时下,高端HR教学与企业HR实际工作往往出现“两层皮”现象。学生在校接受理论灌输后.很难融入现场工作;而研究型院校的HR研究成果又很难为企业所获,服务于实践。这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HR空降兵"的尴尬 35岁的张立原是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总通过猎头公司以高薪把他招聘到自己的企业.进入这家企业之前,张立通过朋友对有十几个人的人力资源部作了一番事先调查.结果是令他满意的.比如,这个部门办公气氛融洽,年轻人很多,下班后经常搞些大大小小的聚会.张立想,人力资源部最怕人际关系复杂,大家能和睦相处,今后的工作大概会很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