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社向农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和向农业银行转存的存款,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资金。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信用社缴存准备金的利率应当提高,使信用社能“保本微利”,不至于“甘赔”;转存款利率应当降低,低于存款准备金利率,从而使转存款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县信用社经营出现极其困难的状况,表现为各项存款增长缓慢,贷款业务相对萎缩,亏损急剧增加,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全县21个独立核算信用社(包括联社营业部),去年仅有5个信用社盈余,16个信用社亏损,产生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存款成本与上缴上存资金利率倒挂,政策性亏损大。全县信用社去年存款平均成本为12.52‰,而银行支付给信用社的存款利率按加权平均计算折为6.03‰。去年以来,国家多次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特别是开办保值储蓄以后,信用社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据测算,信用社资金来源成本提高了3.52个百分点,致使利率倒挂,政策性亏损超过25万元。  相似文献   

3.
根据区分行桂农银计字(85)第34号文精神,从今年七月一日起,信用社按月向农行缴存存款准备金30%,同时调整了行社之间的存贷利率。实行这一新的管理制度,站在农行方面来说,那是可行的,但对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却带来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征收存款准备金过高,人为制造资金供求矛盾。农行对信用社实行存款准备金制  相似文献   

4.
<正>一、目前农村信用社缴存准备金存在的几个问题由于准备金制度刚实行不久,且在理论上争议较大.加上制度本身未完善.使信用社缴存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缴存准备金比例上明显不合理.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10%,而信用社向农业银行缴存20%(有的地方略高一点),高出一倍或一倍多.不利于信用社搞活资金,充分灵活运用资金,也不能体现多存可以多贷.  相似文献   

5.
财政存款和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财政存款必须全额划缴人民银行.自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以来,实行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一级法人考核.目前,全省各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和缴存财政存款业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合作金融组织,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业务经营上以“自我发展,自求平衡、服务农村、保本微利”为指导思想,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讲求自身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资金实力日益增强,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营环境和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信用社业务经营出现了畸形状态.经济效益递减,亏损严重,管理服务越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资产负债和存贷利率缺乏弹性.几年来国家对存贷款利率调整频繁,存款利率始终高于贷款利率.去年虽然调低了利率总水平,由于信用社组织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致使存贷利率倒挂更显突出.以荔浦县信用社为例,1991年底全县农户储蓄存款余额4846万元,其中定期存款余额2920.1万元,占储蓄存款总余额60%.利率调低前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之管见李祥麟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手段。是法律所赋予中央银行在权力范围内,规定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吸收的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和其它存款、信托存款等,要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8.
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特殊商品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它担负着支持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利率水平确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的自身经济效益。今年二月一日,农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调整利率的基础上,对行社往来等利率作了相应的规定。根据现行的利率状况,我认为有些方面还不够合理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与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倒挂,就我行的情况分析,今年一至四月份各项存款月平均利率达6.35%,而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月平均利率仅为5.59%,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月平均余额为1122.9万元,一至四月份吸收的存款交存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倒贴的利息3.41万元,如果以定期存款单项计算,其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2)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缴存办法;(4)存款准备金的批准动用等。  相似文献   

10.
<正> 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专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来控制专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准备金制度在西方中央银行被誉为“威力强大的武器”.而我国自1984年实行准备金制度以来,其功效不明显.原因何在?本文试作一探究。一、我国现行准备金制度的症结。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成立的同时开始实行缴存公款准备金制度。当时规定的准备率为:储蓄存款为40%,企  相似文献   

11.
储蓄存款是农村信用社主要资金来源,即称为"存款是立社之本".也就是说,没有存款,农村信用社就谈不上发展.怎样才能使农信社存款得到有效的增长,最敏感的就是存款利率,利率是储蓄存款的杠杆.只有存款利率适应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推动农信社储蓄存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信用社要扭亏增盈,增加积累,提高经济效益,除了要积极开展存、放、收业务之外,我认为还需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一、适当提高信用社转存银行款利率。自今年四月一日起,国家又再次调整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各项存款利率平均达到了三厘三。而信用社将吸收上来的存款转存到银行,按现行  相似文献   

13.
农业银行企业存款是指不包括信用社转存款及缴存存款准备金在内的各项对公存款。这项存款历来是农业银行来源比较稳定、比重较大而且成本比较低的信贷资金来源组成部份。但是,自从一九八八年以来,南宁市支行企业存款便开始持续'滑坡',与其他各项存款持续增长的趋势背道而驰。一九八九年年底,全行存款总余额比一九八七年同期增长10.8%,而企业存款余额却下降11%。今年以来,企业存款不但没有摆脱'滑坡'的情势,'滑坡'  相似文献   

14.
曾波 《新金融》1994,(6):47-47
截止1994年4月,全国各地城乡储蓄存款以两位数的速度迅猛增长,捷报频传,但在某些地区却出现储蓄存款上升而缴存13%的存款准备金反而下降,贷款也在下降,金融部门可用资金增长缓慢的现象。这些矛盾表明,作为存款支柱项目的储蓄存款增长在某些地区并非“货真价实”。某市一季度储蓄增长异常,经查其中40%属虚假储蓄,比例之高令人瞠目。笔者认为,虚假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基层央行在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济南地区个别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业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须关注。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的情况频繁出现。自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底先后出现8次辖内法人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二是涉农法人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的情况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农业银行企业存款是指不包括信用社转存款及缴存存款准备金在内的各项对公存款。这项存款历来是农业银行来源比较稳定、比重较大而且成本比较低的信贷资金来源组成部份。在南宁市支行恢复的头七年,企业存款与其他各项存款一样,逐年增加。1987年年底,企业存款余额2.73亿元,比1980年同期增长90.7%,企业存款在整个存款中的比重年年保持在61%以上,其中最高的1984年达77.1%。但是,自从1988年以来,南宁市支行企业存款便开始持续“滑坡”,与其他各项存款持  相似文献   

17.
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是企业实行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信用社要恢复“三性”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后,必需实行成本核算才能贯彻三大管理,保证信用合作社的存在和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受“左”的错误影响,把集体所有制的信用社作为国家银行的基层组织,执行国家银行的统一利率,亏损由国家补贴等,因此对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效果,成本核算从不过问,造成多年来部份信用社亏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三中全会以后,信用社管理体制开始改革,把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实行经济核算已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但是由于信用社现行的经济核算试行办法还没有成本核算这项主要核算指标,致使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改善.因此,信用社实行成本核算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当前信用社正在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认真搞好成本核算,积极开展存放业务,增收节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本核算要求信用社在业务活动中对各个时期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以我县为例信用社每年经营资金约1100万元,各项费用及利息收支约112万元,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如果资金成本每降低1%即可节约或盈余十二万元左右.而现在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特别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缴存是人民银行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由于存款准备金缴存工作中存在依据不规范、程序不完善、真实性审查有难点等问题,影响了存款准备金缴存工作,进而也影响了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管理工作,本文从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统一、完整的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应明确的必要内容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过程  纵观我国存款准备金的发展 ,共经历了“三次制度变革 ,六次比例调整” ,且时间周期各不相同 ,但调整的目的均是为了增强金融机构的资金自求平衡能力 ,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1.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三次变革。第一次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专门职能后 ,为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 ,平衡国家信贷收支 ,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要求各专业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比例、统一时间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二次 ,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法定存款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