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大量获得成功的中国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走过了近20个年头。它们的成长足迹,基本代表了整个中国企业群体的成长足迹。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在一个需要迎接巨大挑战的时代,我们既不应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20年里,我们应该看清: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缺少了什么?在变革中,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摒弃的又是什么?在埋头学习日美经验20年后,提出管理体系“中国造”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管理技术成熟于计算机技术之前:而在中国,当计算机技术远远领先于管理技术时,我们需要什么? 当西方的管理理念不断冲击中国企业的管理现实:当我们认识到西方管理思想的先进,却又陷于技术实现的困境时,我们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3.
曹仓 《企业研究》2000,(8):50-52
一、市场营销应从对人类未来的研究中把握商业机会。 营销者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将要发生的变化和将要出现的社会现象,以便寻求商业机会。这是一种既富有成效又具有前瞻性的营销思想。可以说,工商企业面对着无穷无尽的机会。科特勒教授在他的《营销管理》一书中写到:“从某种意义讲,营销学正是一门企业用来将人类需求转化为公司赢利机会的科学。”因此,市场营销离不开对人类未来需求的预测、分析和研究。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明天干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我们才会知道我们的企业应该做什么,应该营销什么样的产…  相似文献   

4.
帮助起效时,它让我们感到心情愉悦,且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影响。但其他时候,别人给予的帮助并不奏效,甚至会令我们感到更糟。那么.什么时候关心我们的人给予的帮助是受欢迎的,又什么时候它会有事与愿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运筹帷幄——管理的计划职能 一,计划的含义与内容我们首先来定义计划活动,并对其作用和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什么是计划人们的集体活动要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运筹帷幄——管理的计划职能 一,计划的含义与内容我们首先来定义计划活动,并对其作用和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什么是计划人们的集体活动要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的祖辈留给我们的经验是“在同一时间内,用好心思做好一件事情”。即使是选择一种做事的方法也是如此,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我们大多数人目前都还达不到选择“做正确的事”这种方式来指导自己做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稻盛哲学教会我们什么? 《中外管理》:您认为这次日航危机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中国要思考什么?请已经78岁的稻盛出山,是看中他“经营之圣”的威名吗?  相似文献   

9.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或在晚上入睡前,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试着给自己提一些问题:我们每天做了什么?我们做事情的方式和态度是否能一直把我们带向正确的地点?我们工作的结果是否能创造价值并且能否持续创造价值?我们全力以赴,殚精竭虑,是否感到生命获得了平衡和快乐?  相似文献   

10.
“白领”和“蓝领”是我们熟悉的字眼,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灰领”和“灰领阶层”这样的时尚用词,而且我们还收到了有关“灰领培训”的介绍和通知。请问,“灰领阶层”到底是如何界定的?它具体指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和群体呢?  相似文献   

11.
我们总在思考,是什么可以使消费者“理所当然”地只买某一牌子的产品?是什么使一个企业遇风流而岿然不用?是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品牌!品牌本身的魁力已无法遮盖人们视线,更激发了人们对它的渴想和热爱,然而到底什么是品牌?本刊特别邀请了国内著名品牌海尔,联想的品牌经理及全球咨询业“大鳄”麦肯锡公司的专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一位管理曾经对我说:“你是知道的,我们那时候从来没有受过什么工作方法方面的训练。我们桌子上的东西总是多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3.
启示录     
《乡镇企业科技》2004,(1):22-23
椅子、鞋、苹果、老鼠……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和经营之道有什么关系?和为人处世又有什么联系?别忙着摆手说没有,坐下来。看看我们这一组关于生活启示的文章吧。也许,您能从中悟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高昆  汪浩 《企业世界》2007,(4):26-27
企业管理领域中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才能实现持续的增长?世界五百强既有从事零售业的沃尔玛,也有极度混合多元化的GE。也就是说,战略加法论和战略减法论都有实践的可行性。那么他们成功的秘决是什么?什么能支持他们持续增长?其它企业又能从中学习些什么呢?这些既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企业管理实践的关键问题。但解决这些疑问并不能从企业外在的增长或缩减中研究获得。深人企业内部,探询其成功原因是唯一的途径。抛开物质的外衣,我们可以发现成功企业的相似之处——人心齐,决策迅速准确,执行高效。如果将具备物质外形的各种各门资源能力称为“硬实力”,那么,除去“硬实力”,把对企业经营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放在一起,我们暂且不太规范将它们称为企业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打开电视,翻开报刊,映入眼帘的,不是“瘦肉精”就是“染色馒头”,不是毒生姜就是毒血旺,不是“牛肉膏”就是“地沟油”。弄得我等小老百姓整天惶恐不安: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还敢吃什么?而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质量管理研究工作的人,面对这样的现状,不仅充满愤慨,而且也暗暗脸红:我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30多年了,花了那样大的工夫下了那样大的力气.为何还会大量出现这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全面质量管理那一套没用还是我们走偏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企业管理》1991,(8):17-17,16
我们针对成型组是生产出口电瓷的大组,承担着针式产品的成型,干燥、洗水、上釉四道生产工序,1990年自公司开展班组建设和质量,产双达标活动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由长期完不成产量、质量计划的组,一跃而成为红旗班组,超额完成了针式产品的出口任务,受到了天津出口公司的表彰。产品在参加全国行业质量评比中获总分96.5分,获得机械电子工业部优等品一等奖;并在创省优质产品检查中获一等器,是什么力量使我们组发生了如此的变化,又是什么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前进呢?这就是我们的“班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杨沛霆 《中外管理》2003,(12):22-24
去年,我国经济学前辈于光远先生在我们的恳谈会上提出一个关于“我们处于什么时代”的命题。的确,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企业家面临着什么样的抉择?  相似文献   

18.
施德药业总经理任乃刚:我们企业从1997年开始投产运营。人本管理形成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我直在思考,企业的经营如何迎合市场形势,什么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怎么定位得更准确,就是管理的方法如何迎合市场,具体说,前些年把国外的管理经验拿来为我所用。后来发现管理方面,中国的情况,尤其人的情况,这些外国的管理方法非常不适应,比如德国贝朗公司的管理模  相似文献   

19.
傅礼斯 《中外管理》2003,(10):52-53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和眼界的一阔,很多中国企业家开始抬起头思考;在整个社会中,企业该扮演什么角色和担负什么责任?进而,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整企业的文化基调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20.
执行力的要害在于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扬 《中外管理》2004,(5):45-45
1999年,在我们《中外管理》杂志社的一次理事会上,我问麦肯锡(中国)顾问公司的高级顾问程嘉树先生:”麦肯锡来中国工作已近10年,为我们中国公司做了不少咨询,肯定对中国公司有所认识.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他说:”有两点很值得中国企业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