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徐慧 《时代经贸》2007,5(4X):40-42
本文通过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CPA与管理者之间如何确定审计收费以及形成合谋的条件。通过寻找打破合谋的条件,提出了加强监管力度、改善审计收费自律机制等建议,以阻止CPA与管理者从虚假财务信息中获利。  相似文献   

2.
基于审计合谋的监管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作为经济市场的"警察",是防止财务舞弊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审计合谋使审计逐渐丧失了其原有作用.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应的新审计准则,新准则的技术难度加大,影响范围广泛,成为审计工作者以及监管机构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解释了审计合谋的现状,回顾了审计合谋监管问题的研究文献,然后对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行为分析,建立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且在监管过程中引入了信誉机制,利用三方既得利益的比较,得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参照英美等国的监管模式,试图找寻在新准则制度下降低审计合谋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CPA与管理者之间如何确定审计收费以及形成合谋的条件.通过寻找打破合谋的条件,提出了加强监管力度、改善审计收费自律机制等建议,以阻止CPA与管理者从虚假财务信息中获利.  相似文献   

4.
苏建蓉 《经济师》2005,(12):211-211,213
造成独立审计失败除审计信息不对称、对独立审计监管力度不够、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等因素之外,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为了维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的独立性并解决独立审计意见的“正外部性”特征与独立审计市场化运做的矛盾,有必要引进独立“第四方”作为审计委托人。对“第四方”的不同选择各有利弊。长远来看,以保险公司作为“第四方”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应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独立审计委托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审计合谋由来已久,审计合谋的治理文献也是汗牛充栋。但是,审计合谋现象仍然有增无减,这不能不说明审计合谋的环境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有措施还不能真正戳到痛处。但本文试图在行为审计理论的基础上来深入剖析审计合谋的演化过程,并对审计合谋演化均衡进行机理剖析,力求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遏制审计合谋的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6.
论审计委托模式对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委托模式就是由谁来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其核心是审计委托权的归属。不同审计委托模式对独立性的影响各异。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应进一步优化审计委托模式。  相似文献   

7.
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其预防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安华 《经济论坛》2005,(16):124-126
一、问题的提出 安然事件发生之时曾经使得会计师行业和有关各方惊诧万分。时隔两年,再回望后安然时代,仍然出现了像施乐财务造假和世界通信公司事件等震惊全球的丑闻。我国也不例外,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银广夏、麦科特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败露,深圳中天勤、四川华信、湖北立华等业界闻名的事务所都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出局。笔者认为,发生众多类似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审计合谋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审计合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生态中外部治理的重要环节.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存在是产生审计合谋现象的原因.市场中常见的审计合谋的特殊形式是购买审计意见.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环境下,审计合谋有其特殊的诱因.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治理审计合谋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合谋形成原因及过程审视与应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不论中外,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卷入舞弊丑闻,使注册会计师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审计职业公信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审计合谋的原因是什么?审计合谋的形成过程如何?如何构建切实可行的审计合谋的应对模式?对这些问题应作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与CPA审计合谋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海 《经济师》2005,(7):106-107
文章对目前存在较多的上市公司与CPA审计合谋的现象进行了博弈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与CPA审计合谋的条件为d-p·f>h,即上市公司给CPA的贿赂金d,减去审计合谋被发现后社会对上市公司的惩罚f,乘以因公布经审计的虚假财务报告而被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p,大于CPA良好信用的未来收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基于审计委员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在组织结构中是存在科层结构的,治理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上层建筑,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构建大股东、经理人以及审计委员会的三方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控制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审计委员会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是贯穿整个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华  肖玉莹 《财经科学》2011,(2):108-115
本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基于所有者财务控制权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第三方审计委托模式不可取,应在现有审计委托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公司治理和诚信建设来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内部审计演变的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经历了财务导向审计、业务导向审计、管理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以及现时的治理导向审计,即内部审计由管理层耳目演变成审计委员会耳目。作为保护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公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通过连续一体的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提高治理效率,保护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审计意见购买:理论分析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财经科学》2010,(9):105-114
审计意见购买的治理是审计监管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代理理论、契约理论、信号理论以及管制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产生机理及动机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委托代理关系变异、契约的不完全性、信号传递失灵及管制失败是影响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需要从需求、供给及监管等三方分别采取合适的措施与策略。其中,引导自愿性审计需求,发挥审计市场的信号机制和声誉机制作用,是治理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万静芳 《经济论坛》2004,(19):74-76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以及何时着手等方面。按照历史的顺序,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李建标  殷西乐  任雪 《财经研究》2015,(10):132-144
为考察审计参与人的博弈过程及其结果,文章构建了涉及管理者和审计师等局中人的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审计师声誉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利用比较制度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比了两种机制对管理者和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发现:(1)基准实验中管理者更多地选择较高的舞弊水平,而审计师更多地选择较高的审计力度,实现了福利水平最劣的均衡结果;(2)偏好性的声誉机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内部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减少了舞弊的发生,显著地改善了审计质量;(3)审计力度在内部监督机制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文章对于如何通过治理机制来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公共舆论监督是国家治理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媒体关注审计结果是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外部机制。国家审计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向社会公开审计发现的问题,借助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来共同服务国家治理。本文利用审计署首次详细发布中央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与整改公告的机会,考察了媒体关注度与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审计结果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中涉及的金额越大且性质越严重的部门,越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但在整改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中涉及的金额越大且性质越严重及整改力度较强的部门与媒体关注度虽然正相关,但证据微弱。因此,审计机构应改善与媒体的关系,引导媒体持续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同时,改进整改公告披露的形式,以更有利于媒体的传播,进而提高整改效率。  相似文献   

18.
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治理能力评价指数,可以衡量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起到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一方面,本文从国内视野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我国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预防功能和抵御功能表现良好,能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家治理环境。另一方面,本文从国际视野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我国的国家审计治理能力高于世界国家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作为行政型审计体制的代表国家,仍然与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代表国家的国家审计治理能力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独立性不足,审计结果公告能力发挥不充分。因此,一方面要坚持我国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他国先进的审计经验,重点在审计领导制度、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情况公告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审计制度,从而有效提高国家审计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石绍炳 《技术经济》2008,27(2):120-127
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一直受到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1995-200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宏观数据,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细分,并通过ARMA模型对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潜在原因和实现情况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只有收到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时才会引发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以事务所规模、声誉衡量审计质量,以我国深沪两市1999—2007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2)审计任期小于等于5年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审计任期等于5年时,审计质量并没有下降;(4)审计任期大于5年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5)上市公司规模越大,上市年限越久,越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研究结论意味着恰当的审计任期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