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公有制之间的交换、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都是商品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商品都是具体的,都有具体的社会性质。但是“商品交换一般”的概念应该理解为在交换中比较产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行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交换原则的交换方式。进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从生产到消费不能完全经过直接分配来实现,以及交换有采取商品形式的必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各种商品关系,各种商品关系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按劳分配有联系的经济核算也是它们存在的原因之一。在所有三种商品交换当中,交换产品的时候都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都不是完整意义下的所有权转移。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的交换也是如此。在商品关系当中,劳动者用所得货币购买消费品是比较特别的,它不是商品——货币——商品,而是劳动……货币——商品。这个表述的意思是,劳动由于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直接表现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同作为商品的消费品进行交换。商品的消亡过程不是各种商品的商品性逐渐减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商品由于丧失它们存在的根据而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按需分配代替了按劳分配,消费品就不再成为商品。至于那时部分生产资料是否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是商品,现在还难以断定。此外,本文对于人民公社为什么要实行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概括了许多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中的意见和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变化问题,根据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过渡的发展过程的一般了解,只可能具体地作了一些分析。并且认为,为了实现这一过渡,不仅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而且要在交换关系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否存在实质上的商品关系,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要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问题,对于更好地利用价值规律,实现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讨论中,凡是主张全民所有制内部只存在形式上的商品关系的同志,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出,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而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虽然存在社会分工,却不存在不同所有者,因此,不可能有实质上的商品关系。这种观点过去占多数。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它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的,依据这种观点制订的经济政策,给现实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讨商品生产在目前存在的原因,不能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因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今后一个必要的历史时期内,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以及国家和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在这里我想根据中央的这一指示,谈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到我国全面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不是就要消灭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必要性和根据是什么呢?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第一,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两种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因为有两个所有制形式,所以就需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便在国家与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有的同志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所有制,而不是社会分工。他们把社会分工在这个问题上的意义降低到这样一种程度,认为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的必要性时,在先交代一下“社会分工”仍然照例是它的必要条件以后,就可以将“社会分工”这一因素舍去。另外一些同志则完全相反,他们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的性质应当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它是由生产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性的矛盾所决定的。这种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它是建筑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彼此对立和在资产阶级内个人的根本利益彼此对立的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能够解决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基本矛盾,已经不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变为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了。这个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为它是发生在人们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中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正确方针应当是: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勤俭办社的原则,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因此,正确地认识和自觉地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问题。在这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术界曾展开广泛的讨论。在最近出版的“经济研究”1959年第一期上,王思华、王琢、戴园晨、吴敬琏、纯音、迪文、修霖等诸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分别提出了许多新颖的值得重视的见解。我也想趁讨论的机会谈几点处浅的认识,借以求得大家的批评和指教。我认为,要想弄清楚同一所有制内部交换的性质、商品交换和产品交换区别、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质和消亡等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必须保存商品生产。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保存商品生产主要是由于存在着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和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商品生产是为了交换、为了通过市场买卖而进行的一种生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几个争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义的商品与狭义的商品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在讨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时,一开始,对于商品的涵义和内容,对于商品的基本特征,就发生了分歧。大家都引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们给商品所下的定义,但却又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经典作家们在不同的场合,对于商品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人也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我们如果仅仅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那就有流于片面性的危险。据我的初步理解,经典作家们对于商品所下的定义,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广义的商品定义:  相似文献   

8.
4月3日至4月22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上海召开经济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的经济科学研究机关、高等学校经济院系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国家经济部门和党委有关部门的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二百四十五人。提到大会上的论文共有五十四篇,调查报告共二十三篇。会上讨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以及计件工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主要讨论了关于人民公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三种主要交换关系问题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这里根据讨论中的主要论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在工人阶级已经取得政权和社会主义社会尚未建成以前的过渡时期、为什么还有保存商品生产的必要,而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成和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逐渐过渡的时期、为什么还要继续保存商品生产和这种商品生产将怎样“消亡”下去。这后一个问题,在苏联已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和  相似文献   

10.
引言苏联“共产党人”杂誌1957年第13期刊載了奥斯特罗維季揚諾夫院士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規律”的重要文章,我国“学習譯叢”1957年第10期和“經济譯叢”1957年第11期都全部譯载了这篇論文。这篇論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奥院士在这篇論文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提出了与他参加主編的“政治經济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什么必须保持和发展商品生产?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由“按劳分配”决定的,而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无关。我觉得这种论断不够妥当。过去,在我国的农业社中,也实行按劳分配,但每个社员从本社所得到的粮食、蔬菜、柴草等劳动产品,并不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形式,而是通过直接的实物分配。这里,按劳分配并没有决定农业社内部商品交换关系的必然产生。由于农业社是自己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统一的所有者,便可直接支配和分配自己的一切产品。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与所有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从公社化后的情况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公社化后,在—个公社范围内,原有各农业社之间、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社之间的互通有无,不必再像公社化以前那样,通过商品交换关系了,而是可以由公社统一调拨调剂了。这也是由于所有制变化的结果。随着许多个农业社转变为一个公社,原有的生产资料的几个所有者也转变为一个所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和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经济学领域里通常的观点认为:生产资料的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和条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间交换生产资料,是产品交换而并非商品交换;一般说来,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种长时期在经济学理论中通行的观点,在现实的实践中是否行得通呢?过去在林彪、“四人帮”的专制主义下面,人们不可能进行认真的研究。现在,是到了用实践来检验一下的时候了。这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对理论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1956年第5期登载了骆耕漠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它的‘消亡’过程”。这篇文章讨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骆耕漠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是起因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形式和集体所有制形式)的论点,是不够确切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不仅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而且也是由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和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决定的。(而经济核算——依据骆耕漠同志的说法——又是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在一个企业、一个经济部门中的扩大利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年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价值、货币、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国内经济学界有很多讨论。我国自1956年全面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研究这些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作者不揣浅陋,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指正。一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与两种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有商品生产,从而也还有价值规律的存在,这是谁都不否认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产品,哪些是商品?哪些产品的生产是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对哪些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还发生作用以及发生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问题,意见还是很纷歧的。最近,我国农村新建立的人民公社,比起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了较多的自给性生产,同时人民公社也已开始有了一些共产主义的萌芽,有的人就不作任何具体分析而武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