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多从需求供给市场等层面分析房价高涨的原因,偏重于市场描述,按国际惯例,房地产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涉及的层面众多,但仅从市场方面人手,难免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本从高房价形成的制度性因素着手,分析高房价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军 《上海房地》2006,(3):19-21
土地价格,一般理解上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土地作为一级市场,在由国家进行土地的招投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或以批租方式转让使用权的价格;第二是土地作为房地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房地产价格中的体现。因此.土地价格.可以分为一级市场价格和房地产的组成价格。  相似文献   

4.
<正>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备受社会关注、带有经济"晴雨表"性质的一个行业。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也还有不小的差距。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平稳发展,需要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共同做出努力。一、政府支持,适度调控,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发展的前提房地产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就业率提高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强,房地产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的执行和决策主体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着眼于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通过发挥市场调节的功能来改变市场信号;微观规制的政策着力点是微观层面的个体,通过限制具体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来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政策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重叠。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当出现市场失灵时,需要从社会利益出发,根据经济学原理,利用管制手段进行干预,使房地产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社会福利的公平。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导刊》2003,(69):66-66
SARS灾难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期的销售层面的冲击,它同时还改变了楼市的消费倾向,“健康”成为楼市中压倒一切的重要因素“健康”正史无前例地成为房地产市场上最受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两年有余,房价上涨的势头被初步遏制。但是房价回归合理的目标仍然遥远,楼市调控已是棋到中盘。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已难以根除房地产市场中的各种乱象,”后调控时代”呼唤制度性变革的到来。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能在财税、土地、金融等方面取得制度性突破,那将使调控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住宅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方兴未艾,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从量和质的层面上双向提高,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名目繁多的住宅类型,与住宅相关的概念和名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不但普通消费者搞不懂这些名词的内涵,即便是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时常就这些概念的确切涵义发生混淆。因此,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上的主要住宅类型进行一些分类,对住宅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与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完全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营销特点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大,房地产营销层面的竞争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激烈而日益激烈.自2007年年底以来,宏观调控各项政策的"累积效应"开始发力,房地产市场普遍进入了调整期,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市场成交量开始萎缩,市场风险增大,房地产洗牌日益加剧.然而适应市场的营销策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致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房地产》2006,(1):35-37
2005年8月至9月,杭州市房产管理局和浙江工业大学联合进行了杭州市首次大规模的“居民住房现状及购房需求调查”。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03份,调查对象包括老杭州人、在杭大学生、创业人才、经营户、外地人等各个层面的居民。通过对问卷的深入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反映当前和未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各级房地产业主管部门、广大房地产企业和市民认清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树立更准确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观提供了参考,现将该调查报告简介如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北京房地产》2009,(2):47-48
自2008年10月份以来.契税减半、央行连续降息、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首付降至两成等利好政策和楼盘促销双重作用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房者的消费预期。虽然11月份,房地产市场依旧维持观望,但低迷程度有所减小,回暖迹象仅仅表现在成交量层面,并不意味市场已重新回到上升的通道。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将长期处于低位震荡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围绕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态势及发展,争议很大:正常与否、过热与否、房价高低等,意见十分对立。由于对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态势之担忧,有关部门及一些地方先后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比如“121号文件”、提高房地产开发的资本金比例、限制期房炒作等等,这些调控措施是否必要、是否妥当,在各个层面,意见也很不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产会不会出现“泡沫”?这个目前地产市场最敏感的话题,在不久前举办的“房地产创新论坛”上再次成为论争的焦点。 “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管理学专家岳川博的“大胆假设“,来源于对美、日等国房地产数据的“小心求证”。然而在经济学家赵晓看来,所谓周期、规律,在中国“非典型性市场”中都可能水土不服——基于工业化、城市化等宏观层面的认识,房地产“泡沫”才刚刚开始。 此番唇枪舌剑,只是目前有关房地产“泡沫”问题争论的一个缩影。本刊对此暂不评论,个中三昧还可由读者自己品味。 本刊还将陆续刊发一系列地产市场相关热点话题的争论及评点。欢迎读者踊跃参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了市场情绪的波动起伏。以往房地产市场情绪的研究重点是情绪波动对房价的冲击,极少关注房地产市场情绪测度指标的构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基础,在房地产市场情绪指数中融入了百度指数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重新构建了房地产市场情绪指数,并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侧验证了政府利率、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和股票市场对房地产市场情绪的具体影响路径,解析了各项因素对房地产市场情绪影响的“盲盒”。这既有助于协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为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提供实证支持,又拓展了房地产市场情绪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从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形看,炒房之势业以形成,房价虚高摆在眼前,房地产凸显的泡沫毋庸置疑,这要求政策层面上必须有所行动和控制,重点在打压地产泡沫和投机、改革土地拍卖制度等方面做到防患于未然。国际上抑制投机性购房的各种政策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迪拜危机”中的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引发的全球影响,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2005年疾风暴雨式的市场宏观调控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遏止了令人眩目的价格快速增长的同时,未来发展何去何从,特别是近阶段的发展走势,不仅业界非常关心,也为全社会所关注。 经济学家、开发商和民众竞相预测,是抑是扬,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多种场合、多种形式的论战针锋相对,房地产业,已经成为继教育、医疗之后引发全社会激情投入争论的焦点领域。而发改委及时出台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为2006年的房地产发展在政策层面定了基调,从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辨明,地产这个备受诟病的产业的发展价值观进一步得到了修正。  相似文献   

17.
朱胜杰 《上海房地》2012,(11):17-18
一、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2012年,尽管国家不断强调坚定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但从实施层面看,为稳定经济增长所出台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显然对房地产行业形成利好,房地产市场目前已出现明显回暖迹象。判断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趋势,主要从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房价、库存、投资、拿地等几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住宅房地产开发规模优化调控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房地产开发规模调控中,保持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是维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指标,也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城市住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现状,基于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建立了城市房地产开发规模化调控的数学模型,并运用于城市房地产发展规划的编制。该模型寻求城市房地产市场损失最小化,提供房地产市场最优供给计划和最佳闲置水平,较好地处理了市场供求平衡的动态问题,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管理更趋科学化及更贴近现实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     
目前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概念轮炒、广告大战之后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市场已经完全成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动;市场充分细分,任何一种户型、一种建设风格都难以独占市场风骚;发展商之间的竞争层面提高,专业化、品牌化、集中化趋向明显;在接受了多年的广告“教育”后,消费者们日益成熟老练,对楼盘综合素质的高低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普通的广告说辞、“概念”已难以令他们心动。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新增楼盘数量居高不下的压力,使得房地产营销工作日益艰难。发展商们已到了必须对自己的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住宅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的方兴未艾,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从量和质的层面上双向提高,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名目繁多的住宅类型,与住宅相关的概念和名词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不但普通消费者搞不懂这些名词的内涵,即便是房地产业内人士也时常就这些概念的确切涵义发生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