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隐性债务形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此缓解隐性债务问题带来的基金支付危机,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使养老保险制度能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转型期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形成和规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在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清偿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转轨国家一样,中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隐性债务.这些隐性债务若采取合理与可行的措施逐年解决,则可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若解决得不好,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由"隐性"债务变为现实的惯务.届时,不仅无法实现制度转型,而且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寻求解决隐性债务的融资渠道便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在诸种措施中,税收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建立社会保障税,为解决隐性债务提供制度性的基础;而其直接筹资功能相对来说是辅助性的.  相似文献   

4.
郭永斌 《南方金融》2012,(11):70-76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制约我国未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全面的估计我国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会指导我国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此,建立了人口估计模型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估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估计了我国未来90年现收现付制下每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利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晓军 《保险研究》2013,(11):11-1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对养老保险基本问题的混乱认识,本文讨论了关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十个“迷思(myths)”①,澄清了在这些问题上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包括:基金制比现收现付制更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采取“实账户”优于“名义账户”,养老保险存在巨额支付缺口,养老保险结余基金面临严重的资金贬损风险,养老保险存在的隐性债务使制度不可持续,现收现付养老保险不存在与隐性债务对应的“隐性资产”,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低于国际警戒水平,基本养老保险有利于高收入者,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越长内含回报反而越低,对不同类型人员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石,努力化解老龄化社会与政府隐性债务带来的威胁,科学、合理地分析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各种风险因素,防止、减少各种不测事件可能给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带来的损失,已成为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如下问题:制度设计不合理;个人账户"空账";养老保险替代率高;征缴基金下降,养老保险基金供款不足;统筹层次低且条块分割,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功能不强;养老保险地区差异明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为:建立与完善多元化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社保征缴部门与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定期沟通及资料交流制度;个人账户实行弹性缴费率并适当降低个人账户的发放标准;基金管理由混账改为分账;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完善社会统筹支持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政府正从近乎平均主义的公平取向转向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并主动缩小了自己的责任空间,市场化的管理意识渐趋明显,但政府还应在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偿还、养老金市场的形成及企业年金制度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府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徐筱凤 《上海会计》2011,(7):54-55,32
养老保险基金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它为构建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资金营运和监管机制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基于监管机制出发,通过分析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审计薄弱问题,提出审计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养老保险改革,一直没有解决好养老金隐性债务这个根本性问题,使改革走了弯路。表面上看,这只是现行养老保险的财务平衡问题,但考虑到制度的维持成本和运行成本,以及制度本身的资金配置效率,我们发现,制度安排本身存在的根本性缺陷也在妨碍着这个问题的解决。现行的制度有两个关系没有处理好,一个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另一个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今后的养老保  相似文献   

11.
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扩大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工交替参加城乡养老后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农保和城镇养老制度体系分析,以及城乡养老关系转移接续现状研究,提出了采取"折算年限"、"补差"或"分段计算"方法解决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并就具体实施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Italian investors, we measure the uncertainty of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by eliciting for each individual the subjective distribution of the replacement rate as a summary indicator of pension uncertainty. We find that pension uncertainty varies across individuals in a way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what one would expect a priori, given different information sets and pension schemes. In particular, individuals who are a long way from retirement, and thus face more career uncertainty, report more subjective pension uncertainty. Since expectations reveal information abou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pension reform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y should also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how people respond to reforms.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managerial self-interest on corporate pension funding decisions. It is postulated that managers with no ownership stake in the firm will have incentives to maintain financial slack in the form of excess pension funding. Pension funding slack may be viewed as a managerial perquisite that de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necessary future debt financing. Such a strategy may increase the value of undiversified human capital to the detriment of maximizing shareholder wealth. As managerial ownership increases, the incentives to consume such a perquisite will decrease since the interests of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 become more aligned.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strongly support this proposition.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已逐渐成为对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潜在因素,人民群众对于养老金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如何妥善解决养老保障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生活福祉。  相似文献   

15.
姚金 《财政科学》2021,(8):64-77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模拟了不同政策组合下,降低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对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当不实行政策干预时,基金在2027年首次出现累计赤字,此后赤字规模逐年扩大;(2)在短期内(2021-2025),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3个百分点时,能够使得基金可持续性提高,而在中期(2021-2050),反而会增大基金支付压力;(3)当实现征收体制改革且缴费率下调3个百分点时,基金累计赤字时点向后推迟了8年,基金可持续性得到一定改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之后,基金在中期内并未出现累计赤字,且累计结余大幅度提升;而当政府对基金进行财政补贴后,基金运行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的武汉市、宜昌市、荆门市、枝江市和建始县花屏镇、黄梅县孔垄镇已婚者的调查问卷与个案访谈,实证了当前中国社会实际的老年奉养方式,以及一般人基于不同立场所表达的对于老年奉养方式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当前父母与已婚子女同住依旧占绝大多数,由子女提供生活费来源也是较为普及的经济奉养方式;站在不同立场考虑年老奉养问题时,得到不同的倾向性;目前的家庭结构与父母经济奉养的方式对个人未来的奉养态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从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尔本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是首次公布的对世界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比较、评价的报告,本文通过对该指数的分析和研究,介绍了美世全球养老金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状况,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最后提出了保障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稳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万亿元的基础养老金,如此大的基数,无论是一个点的增加还是损失,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盘活这笔资金,无疑将是中国政府未来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The UK Pension Protection Fund (PPF), established by the 2004 Pensions Act to protect beneficiaries of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schemes when the sponsor becomes insolvent and the scheme is underfunded, is required to finance itself through a levy on participating schemes. In July 2005, the PPF issued a consultative document setting out its proposal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levy.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critique of the proposal and, in particular, its heavy reliance on securing levy income from the weakest schemes. We propose an alternative structure for the levy that recognises the limits on capacity to pay and also mitigates some other undesirable features of the propos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