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科学家在杂交小麦育种研究领域又获重要成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的国家和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YS型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创立及遗传特性研究”成果日前在陕西杨凌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刘大钧院士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所创立的YS型温敏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高,适应我国小麦主产区生态条件,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学家在杂交小麦育种研究领域又获重要成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的国家和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YS型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创立及遗传特性研究”成果日前在陕西杨凌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刘大钧院士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所创立的YS型温敏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高,适应我国小麦主产区生态条件,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过去主要集中在雄性不育三系体系研究利用和  相似文献   

3.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YS 型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创立及遗传特性研究”,日前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在杂交小麦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三系方法育种存在成本高、保纯难;化学杀雄剂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存在成本高、喷药  相似文献   

4.
一句话新闻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精心培育,终于在我国首次培育成功彩色小麦。据专家介绍,这些黑色、绿色、咖啡色等彩色小麦不仅能吃,而且还有保健作用。小麦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我国粮食总量的25%。在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的带领下,科研小组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三结合育种方法,终于育出了黑色、紫色及绿色等多色小麦,其中绿色小麦在全世界也较罕见。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河南省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培育成功彩色小麦,引起不小的轰动。然而几年过去了,曾让人们广为关注的彩色小麦,目前的发展却遇到了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育种基地的育种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精心培育,终于在我国首次培育出了彩色小麦。据专家介绍,这些黑色、绿色、咖啡色等彩色小麦不仅好吃,而且还有保健作用。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我国粮食总量的25%。作为我国小麦生产基地之一的河南省南阳市,在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的带领下,科研小组经过10多年的艰辛努力,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文”三结合育种方法,终于在200多亩农田里长出了黑色、紫色、绿色、咖啡色、蓝色等五颜六色的小麦,其中新培育出来的绿色小麦在全世界较为罕见。这…  相似文献   

7.
国家“863计划”课题“转基因抗虫小麦”育种日前获得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小麦育种取得突破。蚜虫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在我国东部小麦主产区。蚜虫在取食时分泌一种粘液,会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其刺吸式口器刺入叶片时也会产生伤口,传播多种病毒。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喷施杀虫剂来防治,在杀死蚜虫的同时,杀虫剂也会消灭蚜虫的天敌,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光敏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山东省和国家863项目“小麦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近日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专家介绍,课题组育成的高产、耐盐、抗旱小麦品种山融3号等一系列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学时报讯一项旨在抑制成熟小麦在连续阴雨天发芽的小麦转基因技术,日前在河南农业大学进行了中试,利用该项技术培育的转基因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系也同时在河南省进行中试。专家认为,小麦抗穗发芽技术的研制成功及其推广应用,将对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良种荟萃     
转基因超级小麦“906”一种集早熟、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转基因超级小麦新品系———906,经山东省菏泽地区高新农科所试验农场示范种植115亩,通过有关专家的实打验收,取得了平均亩产6354公斤的好收成。小麦新品系906是由豫东农作物展览中心著名小麦专家沈天民历经18年的辛勤培育,利用六倍体黑小麦作母本,以普通小麦作父本杂交而成的。该品系为半冬性和春性,叶片上举,直立挺拔,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近似独秆。株高65-85厘米,株型紧凑,茎秆强壮,韧性好,抗倒伏能力极强。穗大粒多,一般穗长15-18厘…  相似文献   

11.
陈彦才 《致富之友》2000,(10):1-1,4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结构(包括品种)战略调整的形势 ,怎样改进小麦育种工作 ,已到了非考虑不可的时候了 ,现从一个侧面与小麦育种工作者交换意见。成果40年代绥远省农业改进所开始系选。1956年开始水浇地小麦杂交育种 ,60年代初开始采用射线辐射育种 ,期间断断续续直到60年代中70年代初 ,全区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普遍进入以品种间杂交为主的阶段。1972年开始复式杂交加钴60γ射线照射。1973年开始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育种。70年代中后期开展单倍体育种(花培)。1982年开始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转育等。至1999…  相似文献   

12.
据新华网消息,目前山西省已经启动了以杂交小麦研发为核心的运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F型杂交小麦产业化。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山西运城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小麦杂交品种,该品种比最好的常规小麦品种可增产15%左右,其产业化推广,将有望为中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鲁家程顺和主持培育的糯小麦育种取得成功,目前已进入产量比较试验期,有望明后年进行批量生产和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从有关部门获悉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试种成功同科不同属的小麦与高冰草杂交种第三代。据悉 ,这种杂交小麦生长整齐 ,表型性状稳定 ,抗病 ,耐盐性将达到0 7 % ,蛋白质含量可达17 7 % -20 % ,平均亩产可超过500公斤。该杂交小麦的试种成功 ,解决了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的世界性难题 ,克服了小麦常规育种中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有关专家认为 ,这是我国细胞工程的又一重大成果 ,为世界首创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麦与高冰草杂交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顾问》2009,(10):24-24
三系抗虫棉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产、多抗型转基因棉花品种,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抗虫棉能够比常规棉增产25%以上,在制种成本上比人工去雄杂交减少约50%,制种产量增加约20%。三系抗虫棉是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有限的耕地上稳步发展棉花产业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保证棉花总产基本稳定的重要战略手段。我国将快速推进三系抗虫棉的育种和大规模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航天环境各因素的诱变特性,初步建立了“多代混系连续选择与定向跟踪筛选”的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进一步优化了高能粒子辐照、物理场处理等地面模拟航天诱变靶室设计与样品处理程序,使得样品批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比较分析了高能粒子诱变与γ射线诱变的差异,探讨了高能粒子诱变小麦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完善了地面模拟航天育种技术方法,开创了地面模拟航天环境诱变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太行 《致富之友》1997,(4):16-17
农业要翻番,良种很关键。特大粒、超高产小麦86(79),经多年选育被我国小麦育种界誉为“农业重大科研攻关中的一次壮举”,全国小麦专家评审团确认86(79)为我国新一代首选小麦良种。根据农业部要“加速试验,扩大示范”的指示精神,沈天民专家于1996年在中原各地主持设置的10个万亩高产示范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实验,并制订了一整套86(79)示范栽培的技术规程,现结合本所科技园试种86(79)的栽培实践整编介绍如下:一、品种特点及产量表现86(79)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80厘米,叶片宽短半举,株形紧凑,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  相似文献   

18.
<正>“搞育种没别的想法,就是想着能多打点儿粮。”70岁的农民专家祖茂堂说:“一粒优质的种子就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让农民增收,不仅有意思更有意义。”1973年,祖茂堂被推荐到华北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从此跟种业结缘。1982年,他与中国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合作从事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同年接受河北省高碑店市农业局委派,前往海南繁育玉米自交系。从此,  相似文献   

19.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背景下的农民留种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非杂交大田作物小麦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民的留种行为对小麦产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非杂交作物,例如小麦、大豆等,留种行为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许多农民更愿意购买新品种以提高产量。对育种企业而言,尽管面临着因农民留种而导致下一期种子销售量的下降,但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母本种子的价格来回收其新品种研发投资,农民的留种行为不影响育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育种的实践证明,每次突破均有赖于有利基因的发现和利用。矮化育种是基于矮秆基因sdl的发现和利用,杂交稻育种的突破离不开野败型细胞质的发现和三系配套,而超级稻育种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即籼粳杂种F1优势的利用,有赖于广亲和基因S5-n的发现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