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规则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对美国农业补贴法律规则的比较分析中得到启示认为:中国的农业补贴规则必须法律化,以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形成一定规模并且要充分考虑与WTO接轨,加强监管,并考虑到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统筹考虑,尽量实施绿箱政策,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解决农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制度安排,并针对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特点,提出农业绿色补贴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性选择,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建立起不同的补贴模型,对其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业水价格补贴方式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不同的农业水价补贴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暗补是低效的,明补是有效的补贴方式;带有数量限制的暗补兼顾了两类用水群体的利益,虽比单纯的明补低效,但这种补贴对全社会来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农业水价的补贴由暗补变为明补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转变的过渡时期,可以实行带有数量限制的暗补。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农业经济增长模型下,讨论了农业补贴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揭示了农业补贴之所以不能带来农业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为正确认识农业补贴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我国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首先采取的是间接补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所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各方面的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应的措施,才能使直接补贴的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许罡 《全国商情》2007,(9):110-11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通过在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补贴政策的比较,考察了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指出我国必须加大农业补贴,尤其是加大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补贴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认识及评价2002年起已经在我国实施了14年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针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不足改进今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笔者通过全国数据的历史分析与DEA分析法对苏北5市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进行效率评价,总结历史经验与得失,指出今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进的方向应当是促进规模生产,有利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等.  相似文献   

9.
高伟 《西部金融》2006,(2):21-22
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这五种模式运行看,政府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建议政府明确采取补贴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态度,并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以确保本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这些政策经验对自古以来就强调“无农不稳”而现今仍然存在大量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中国有着太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经历了由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发展的过程。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置疑的问题,针对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粮食补贴政策,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欧美农产品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进出口政策和政府财政能力等约束之下,长期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欧美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干扰了市场价格的形成,非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没有影响,目标价格有效维护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的使用与农产品供求状况没有必然联系,而最低价格的执行方式由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决定。我国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抬高了市场价格,但其“拖市”功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生产,而目标价格的反周期功能可稳定农民收入。因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不能以农产品目标价格取代最低价格,而应分品种施策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民众生活压力骤然增大.究其根源,见仁见智.文章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失衡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多年来,受“重工轻农”思想观念的主导,各级政府以牺牲“三农”来支撑高速工业化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耕地面积和“职业农民”的锐减,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必须修正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业保护无法替代且效果显著的政策工具之一,农业补贴逐渐成为一个极富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两方面,系统地梳理了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与经济效应、农业支持水平的测算、农业补贴制度的演变、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农业补贴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评估及其效率的测度等国内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尝试从中归纳国内农业补贴制度研究的特点与趋势,藉此为今后研究提供方向性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粮食目标价格的目标及测算:以玉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目标价格不是一种反映粮食完全成本和合理利润的价格,也不是用于核定国家农业补贴的价格标准,而是一种政策性上限价格,其政策目标具有宏观性、多维性和综合性,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协调现货期货价格、衔接国际国内粮价、控制物价总体水平等多个方面。在此以玉米为例,对基于各种政策目标的粮食目标价格进行了测算和模拟合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我国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迫切性,指出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因地制宜,防止“一刀切”;要注意配套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组织制度;要成立相对固定的工作组织。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与农业保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范粮食危机的根本在于调动和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正常农业生产条件下是有效的,而在非正常农业生产条件下存在着局限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市场机制在农业保险资源配置上存在失灵现象,商业性农业保险不适合于农业生产环节。通过财政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保证农民在非正常生产条件下的收益,从而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示,系统性的巨灾风险、模糊的产品属性、外部性的逆向激励、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及额外的垄断寻租是造成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财政补贴作为纠正市场失灵的一项可行性方案,在刺激和激励农业保险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诸如逆向激励、财政负担、福利边界及精算费率等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下半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全面大幅上涨,并持续至今。应如何看待这一轮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其直接的原因可以解释为市场机制作用中供求关系变化。然而,透过这个直接的表面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价格上涨其实凸现出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个更深层次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矛盾。加快农业发展,保持农业非农产业的平衡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