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主要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目的:根据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政策设计目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与综述.研究结果:(1)明确规划实施评价主体及其资格要求,增强评价主体独立性;(2)完善规划实施评价内容,科学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法,推广3S技术;(4)明确实施评价介入的时点,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隶属度分析法和平衡记分卡法。研究结果:(1)以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组织运行及制度建设、土地督察制度实施效果和社会评价4个维度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理论分析框架;(2)筛选42个评估指标构建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建立评估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是开展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湿地植物小叶章构件结构和光合产物对氮沉降响应的变化规律,选择三江平原沼泽化小叶章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控制试验,研究了3个氮水平[0g N/m~2(N1)、4g N/m~2(N2)和8g N/m~2(N3)]对小叶章构件结构和光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季变化,小叶章株高、叶长、节间数、叶片数呈现先升高然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分蘖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基茎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同生长时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叶章构件结构变化不一致,但施氮处理显著增加了小叶章茎、根中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小叶章根、茎和总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小叶章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叶片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清洁能源的广泛部署,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但关键矿产地理分布集中度高、矿产品位低乃至枯竭、环境因素制约等对关键矿产的可靠供给带来新挑战。美国、日本、欧盟等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编制关键矿产清单、开展资源外交构建共同体、制定相关战略、建立应急储备、开展循环利用和替代品研发等手段,确保其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应借鉴美国、日本、欧盟成功经验,确保能源转型进程中的关键矿产安全,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应急储备机制;(2)构建关键矿产多样化的供应来源,提高供应链的弹性;(3)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回收利用;(4)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海外勘查和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5.
能源植物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应对目前和今后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的重要战略资源;西双版纳热带能源植物估计总数在1000种以上;通过对158种含油量≥30%的能源植物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具有能源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热带区系特征明显,古老成分和特有种多等特点;一些能源植物如小桐子、油棕等,兼具速生丰产、含油量高、燃烧性能好等优点并极具开发潜力;这些植物主要以种子油为能源利用部位,发展能源植物可以同时获得木材、香料、水果、药材、橡胶等多种资源;必须指出,能源植物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部分能源植物同时也是稀有濒危物种,有许多能源植物生产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 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覆盖区—遵义市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基于环境—经济—社会(EES)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可分为3大类:土地生态安全低度风险区2个,中度风险区2个,高度风险区10个.遵义市应...  相似文献   

7.
将行蓄洪区运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得到风险评价投影值。根据结果把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运用风险等级分为4类,风险等级及分类区间从高到低依次为Ⅰ级,投影值≥4.16,包括4个蓄洪区和寿西湖、鲍集圩2个行洪区;Ⅱ级,投影值为4.10~4.16,包括汤渔湖等4个行洪区;Ⅲ级,投影值为3.90~4.16,包括香浮段等7个行洪区;Ⅳ级,投影值为0~3.90,包括邱家湖等4个行洪区。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用地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秩相关系数,聚类及GIS分析法.研究结果:(1)秩相关分析表明,2000-2004年,浙江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呈上升、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而11个地级市则呈不同变化趋势;(2)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单项效益及协调度之间的关系呈多样化;(3)城市化水平与综合效益、单项效益及协调度之间关系不显著;(4)应用聚类与GIS分析法,将11个城市分为高效基本协调、中效协调、中效基本协调、低效基本协调和低效不协调5类.研究结论:浙江省城市用地整体状况良好,空间变异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浙江省块状经济特色.同时,浙江省的城市化过程应追求量与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植物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正在研发,一旦技术有突破,玉米干草最有潜力大量用于生物燃料生产。概述了能源玉米生物质改良过程中,种植密度、干草收获数量、化学成分转化、细胞壁成分调控,以及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的研究进展,这对中国能源玉米育种、降低纤维素燃料乙醇工程的成本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常规天然气的地理分布。非常规天然气分布以及国际天然气贸易流向,优选出26个天然气资源供给国,建立天然气获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海外天然气资源的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风险指数为1-2,表示可以积极获取这些国家的天然气资源,第二等级,风险指数为2-3,表示可以获取这些国家的天然气资源,但风险较大,获取前需谨慎考虑;第三等级,风险指数为3以上,风险最高。我国天然气资源海外投资要加强对世界能源资源领域的参与和介入;应实施周边目标国优先战略;尽快完善海外天然气投资保险制度,尝试通过建立天然气勘探开发专项基金对风险项目提供资助或者低息贷款。  相似文献   

11.
东南丘陵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推动我国东南丘陵区农村经济和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1991~2014年农村能源的统计数据为基准,选取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等8个省(市),系统分析了煤、电、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秸秆、柴薪、沼气和太阳能等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1)从能源消费强度看,东南丘陵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2004年为分界点),2014年较1991年降低了14%;农村生活能源人均消费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增幅为34%。(2)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非商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商品能源消费比重显著提升,并于2011年后开始高于非商品能源;秸秆和柴薪的消费比重从1991年的80.8%降至2014年的39.6%,而煤、电、沼气、油、液化石油气、太阳能消费比重均显著增加,分别达到28.4%、17.7%、3.5%、2.9%、4.7%、14%、3%。(3)从能源消费区域结构看,不同省份之间农村生活能源变化存在区域异质性,湖南和海南省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升高趋势,其余5省份则相反;至2014年,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商品能源开始占主导地位,而福建、湖北和海南省秸秆、柴薪的利用比重仍高于50%。[结论]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重点化、渐进化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调整,是保障东南丘陵区农村生活能源有效供应、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系数与DTOPSIS集成油田生产能耗评价方法,不仅避免了以往评价中只强调油田生产能耗的某几项少数指标而忽略其它能耗指标,而且充分利用评价对象的固有信息,通过熵计算出评价权值和决策者主观判断权值,并将二者结合成一个实用权值,再将其应用于理想法(DTOPSIS),确定出接近理想解的最优值,不仅具有实际意义且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农村住户的能源消费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北京农村能源消费的总体现状、不同地形、不同区之间的消费差异以及主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基于北京市13个区214个村庄1 866住户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北京农村能源消费情况以及煤炭、电和薪柴3种主要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从能源普及率来看,北京农村能源以电、煤炭和液化气为主;从消费量比重来看,以煤炭(60.4%)、薪柴(17.9%)、电(12.9%)为主,太阳能和沼气清洁能源比重较低,煤炭几乎全部用于家庭取暖;平原区和近郊区的电、煤炭、天然气消费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薪柴低于其他地区,太阳能和液化气消费量的地区差别不大。地形特征和家庭常住人口对各种能源消费量影响都很大,家庭收入主要影响电(正向)和薪柴消费量(反向),对煤炭消费量影响不明显,峰谷电价对电消费量影响较大,采暖面积对煤炭和电有影响,对薪柴消费没有影响;是否节能改造和对雾霾认识对能源消费量影响不确定。[结论]采取科学分类指导及措施,改变农村冬季采暖方式,改造常规能源,加大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和能源改造政策支持,以促进北京农村能源利用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分布区与消费域性矛盾突出;能源消费加速增长,供给不断增强,但对外依存度加大;能源科技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合作加快,多元化进口格局形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面临问题:资源紧缺问题严重;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仍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应对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突出;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多变,利用境外能源资源面临巨大挑战;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很小,能源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能源价格机制尚需完善,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建议:积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国家最大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积极扩大能源国际合作;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我国西北平原区农村生活能源需求总量、消费结构和供给模式,为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农村能源消费供给结构和模式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法,以1991~2014年《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中的数据为基准,分析比较了我国西北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农村地区共24年商品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非商品能源(秸秆、薪柴、沼气、太阳能)消费和能源(煤炭、焦炭、成品油、电力、薪柴)生产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结果]西北平原区商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65%左右,并保持稳定增长;西北平原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稳定,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因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我国西北平原区不同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我国西北平原区的主要能源生产与消费差额呈负值,近4年差额稳定在年平均负1 294.40万t标准煤。[结论]该区域能源供需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建议未来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要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量大幅度增长,在全国货物贸易和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特点:能源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贸易结构趋于合理;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贸易伙伴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石油进口的比重偏大,而利用效力高、又清洁的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进口比重较低;煤炭和石油进出口量大幅度增长,给我国的交运、港口转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文章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外交;加快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管道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量;建立与IEA的合作关系等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Corporate‐owned sugar‐cane and oil palm plantations in Guatemala are expanding at the expense of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Land control grabs are not only having consequences for local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but also for regional economies.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s the value chains of smallholder products with those of sugar and palm oil. Primar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ers and their backward and forward sectors in the agricultural regions where the plantations are most promi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a regional level, sugar and palm oil generate fewer jobs in comparison to the products of small‐scale agriculture, which have important forward linkages to small and medium trading and processing sectors. In addition, the wealth created by small‐scale farming remains within the regions, whereas profits from the sugar and palm oil industries are being transferred out of them. Therefore, to achieve inclusive regional development,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rather than promoting monoculture expansion.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水资源评价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研究大致可分为单项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水资源的承载力、丰富度、脆弱性、价值、生态环境影响、开发利用特性、管理等的评价,后者主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在简述现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作出初步探讨,包括指标的选取、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方式、基础数据的获取手段、评价的尺度、评价的范围以及指标体系的应用验证和推广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推动我国区域农村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1991~2014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1991~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和分省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分别增加了51.0%和95.6%,2005年以后人均消费量平均增长率达到6.5%。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商品能源消费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所占比重达到35%;秸秆、柴薪消费比重由65%、16.4%下降至43%、13.7%,而煤、油、燃气、沼气、太阳能比重分别增长至24.6%、2.7%、1.9%、0.3%、1.1%,电的消费量年度间波动较大,体现出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向多样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从区域结构看,东北三省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均呈上升趋势,辽宁省人均消费量显著低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家庭取暖能源消耗差异是主要原因;吉林省非商品能源消费比例有所提高,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则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有关。[结论]促进东北地区秸秆能源化利用,是保障农村能源有效供应、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通过对海南省品牌农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提出海南品牌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从而构建符合海南实际情况的品牌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有效规范海南省农产品市场竞争行为,找出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方法]研究从海南实际出发,通过问卷调研,确定了海南省品牌农产品的价值来源与影响因素,对海南农产品的品牌经济价值、品牌社会价值和品牌生态价值3个评价维度进行分层设计,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结果]最终构建出由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海南省品牌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各生产企业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政府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布局,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并拟定符合海南实际情况的发展政策、明确海南品牌农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地提升海南农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