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新 《金融博览》2010,(2):22-25
又是一年新旧交替时。 2009年,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全年经济以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收官,完成“保八”任务已无任何悬念。  相似文献   

2.
陈和午 《金融博览》2012,(17):12-13
上半年GDP数据显示“破8”后.关于中国经济能否挺住的议论甚嚣尘上,“保8”呼声再次涌动。当前政府提出“稳增长”的口号,但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有可能在现实中被演变为借机快进的态势。当中央4万亿2.0版刺激计划是否推出的疑问还萦绕在人们心头.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潮已现山雨欲来之势.宁波、南京、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随着经济下滑,新一轮的刺激计划有望出台,如果落实,这又给国有企业带来新一轮扩张投资的机会。但是经济活力不如民营企业的国有企业如果成为政策的主要获益者,对经济全局未必有利。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民党新政府上台伊始,就按捺不住抗通缩、求增长的急切心情,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1月11日,日本中央政府推出《紧急经济对策》,该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复兴防灾对策”、“创造增长条件下的财富”和“生活安心(安全)与地区繁荣”。  相似文献   

5.
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例,使用相对收益率的概念,通过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中股价变化的分析衡量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对行业股价的影响,检验率先获得资金的行业板块股票是否首先获益。结果表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之初,相关行业股价的涨幅非常明显,且行业股票走势呈现一致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例,使用相对收益率的概念,通过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中股价变化的分析衡量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对行业股价的影响,检验率先获得资金的行业板块股票是否首先获益。结果表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之初,相关行业股价的涨幅非常明显,且行业股票走势呈现一致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旧发动机     
陈序 《金融博览》2009,(18):88-88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仅仅是诗人的豪情,还是有根有据的经济理性?整整十个月,我国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经济增长反弹似也尽了投桃报李的本分。不过,当傲视全球市场的中国股市开始大幅下挫,投资者必须判断,自己的担心究竟为何。说是担心政府退出刺激计划,收紧信贷。而我看,  相似文献   

8.
中央政府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加上地方政府约20多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么多钱如何在短时期内有效用好,不出现社会普遍担心的产生新的腐败等现象,加强当前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是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13,(12):12-12
面对经济“弱复苏”格局,特别是5月份汇丰PMI创8个月来新低,政府会不会再次出台“4万亿投资”这样的经济刺激政策,成了社会各疗面广泛关注的话题。对此,同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要再指望会有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企业要做的是抓紧时机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杜林 《云南金融》2010,(2):45-45
美同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推出巨额经济刺激汁划。可是正当经济复苏的绿芽刚刚娃现的时候,中东阿联酋的迪拜又暴出主权债务危机,让全球又陷入恐慌,尽管迪拜危机最终并没有带来想像中的第二轮经济危机,但是分析人士警告,展望2010,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各国公共债务剧增,迪拜危机可能是新一轮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的起点,美国可能也无法幸免,而这一切又将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1.
如何科学评价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得失?本文重点考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制造业因为被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拒之门外,显得格外风雨飘摇。制造业资金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危机背景下必然陷入经营困境。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应该得到政策扶持。政府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理应兼顾我国民营制造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背景回放又是一年新旧交替时。2009年,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全年经济以一个漂亮的V型反转收官,完成保八任务已无任何悬念。然而,鲜花与掌声只属于过去。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带有计划性的政府投资的效率是比较低下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处于行政主导投资的模式之下,政府投资始终面临着效率困境随着中国经济下滑超出预期,政府投资再次成为稳增长政策基调的主角。据媒体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13个省市发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或稳增长措施,涉及金额已超过十万亿元。其中,广东、天津、山西、重庆、福建、贵州等省市的投资计划均超万亿。各地投资竞赛再次呈火拼态势,映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调整,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从退出依据、退出时机以及退出路径三个方面对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下一步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2009,(15):7-7
支持方 股神巴菲特:鉴于第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国会削弱,应该推出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但是不能期望会出现奇迹,经济刺激举措会有帮助,但不是解救经济的万能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美国政府有必要推出第二轮刺激经济方案,就算面对极大困难亦不能不做,否则美国有可能像1937年大萧条时期后段一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刺激计划视角的主权债务危机与财政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了脆弱复苏,但2010年又笼罩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下,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加大.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与金融危机中各国推出的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紧密相关,刺激计划实施后,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飙升,而缓慢的经济复苏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赤字和债务.当前,中国财政安全同样受到严重威胁,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暗藏财政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隐性财政负担问题日趋严重.必须以此次主权债务危机为契机,及时有效分散化解财政危机隐患,构建可持续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地方版的"四万亿"投资热潮,现在市场所担心的是不是2008年中央政府的"四万亿"翻版?会不会给地方融资平台带来更大的隐患?随着中央政府稳增长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出台,地方政府刺激投资计划也陆续出台。面对地方政府巨大的投资计划,国内媒体称之为地方版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也就是说,地方政  相似文献   

19.
两会期间所透露的信息中,有关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的蛛丝马迹已经显现,一时间新经济刺激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决遏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并且提出4大措施: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及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就此,本刊特邀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作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刺激计划是各国政府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抵御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而制订的临时性、短期的、扩张性的政策措施。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大萧条,使得许多经济学家看出了自由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政府调节经济,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经济运转。美国正是在此次危机中运用政府干预挽救市场经济,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