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控制指标的确定和涡漩理论的作用是混凝动力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往复隔板絮凝池的改造为例,对最佳水力条件下混凝控制指标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池中水流涡漩运动进行了研究,得出适宜的速度梯度G值有利于形成更多更小的微涡漩,可使颗粒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有效地提高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群  翁方进  张阳  李梅 《人民黄河》2004,26(5):6-7,36
当前有关水利战略的思想纷繁复杂,但是对整个水利战略思想进行分类与归纳总结的研究却很少。鉴于水利战略研究的现状,在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与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学的视角,基于人水关系的自然演化及其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提出水利战略的3种形式:①工程型水利;②资源型水利;③谐协型水利。水利战略内容包括:安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融合两个划分水利战略形态的维度,提出了水利战略形态矩阵模型。  相似文献   

3.
高浊度水管式混凝动力学机理及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浊度水混凝时宜采用管式混凝方式 ,对其动力学机理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并通过试验提出了最优综合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特性,研究了铁镁复合混凝剂(PFM)的混凝效果及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对于其他无机混凝剂,PFM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60%和80%以上;PFM发挥了铁盐与镁盐组分的各自混凝优势;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铁镁复合混凝剂PFM是以羟基桥联的铁镁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河道水体磷的存在形态及混凝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北京转河磷的形态分布及混凝对各形态磷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颗粒态总磷约占水体总磷的67.57%,可溶性总磷占32.43%。从季节分布看,总磷质量浓度在当年的7~9月份达到最高,接近270μg/L,在12月,次年1月达到最低,接近120μg/L。在混凝沉淀后各形态磷大部分得以去除,颗粒态磷去除率达88.8%,缩合态磷去除率相对最低,为61.72%,正磷酸盐几乎完全被去除。  相似文献   

6.
铸造车间生产废水含有玻璃釉状胶体的硅,用常规的混凝沉淀不能使其沉淀,而投加生石灰经搅拌、反应、沉淀和用盐酸中和后,可使废水回用(或达标排放),年回收资金6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王广华  王晓昌  金鹏康 《给水排水》2007,33(11):143-145
通过显微摄像仪对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岭土悬浊液的最佳混凝pH为7~8,在低投药量时,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是主要的混凝机理,在高投药量条件下,则是卷扫絮凝起主导作用.絮凝体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都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在pH=7和以PAC作为混凝剂的条件下,形成的絮凝体最大粒径为0.45 mm,对应的分形维数约为1.68.随着投药量的增大,絮凝体分形维数的变化较小,但絮凝体平均粒径显著增加.当投药量过高时,网扫絮凝作用下的絮体结构松散,抗剪切能力差,絮凝体分形维数略有下降(1.60),但絮凝体平均粒径减小明显,降至0.25 mm左右.  相似文献   

8.
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混凝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目前处理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混凝技术 ,包括化学药剂混凝和电化学混凝。分析了合成洗涤剂废水的混凝机理和影响混凝效果的部分因素 ,介绍了混凝工艺的工程应用实例 ,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谢丽  周琪  孙仲平 《给水排水》2001,27(2):46-48
概述目前处理合成洗涤剂生产水的混凝技术,包括化学药剂混凝和电化学混凝。分析了合成洗涤剂水的混凝机下和影响混凝效果的部分因素,介绍了混凝工艺的工程应用实例,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西江水的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少斌  郭秀斌 《给水排水》2000,26(12):18-22
通过比较不同混凝剂对西江水的混凝效果,来优化混凝剂的使用方法,达到提高混凝效率、减少混凝成本和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长期饮用含氟量大于1.0mg/L的水将导致氟中毒.目前,除氟方法很多,各具优缺点,其中以铝盐混凝沉淀法较易推行,但生成的絮体较轻,在沉淀池中不易去除,为此,拟采用直接过滤法除氟.本试验研究了此法的可行性,并确定出了一些相关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现状和目前已提出的多种选线算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暂态选线新算法。算法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利用组合形态滤波器对选线数据进行滤波预处理,最大限度地去除噪声对选线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形态学算子对去噪后的信息进行暂态突变检测以确定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设计简单,计算量小,并且克服了故障信号信噪比低的缺点,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元素准确可靠地确定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13.
低浊水混凝剂选用研究——宁波水源的混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多种混凝剂对宁波市低浊度水进行的混凝沉淀试验,试验主要是对各种混凝剂在相同投药量下的净化剩余浊度、等效加药量等混凝沉淀效果以及药剂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为宁波水源合理选用混凝剂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以活性染料为主的高碱性、高色度、高COD印染废水应用化学混凝法进行了混凝脱色试验,并通过在番思市潭洲振裕织造染印有限公司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表明,混凝脱色受活性染料组成、混凝剂种类、投药量pH值等因素的影响;确定硫酸亚铁为最佳混凝剂,并对其混凝脱色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学形态滤波对波形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小波检测电力系统扰动的方法。该算法着力解决电力系统扰动中滤除随机噪声和脉冲噪声的困难,利用数学形态学设计的前置滤波单元在有效抑制各种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扰动的基本形状;小波变换算子则有效地检测出扰动并进行精确定位。MATLAB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准确检测电能扰动时的波形畸变点。同时,形态学-小波综合算法的计算量较单一的低通滤波器和多尺度小波变换的计算量小,有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三氯化铁混凝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eCl3混凝污泥的厌氧消化情况 ,结果表明FeCl3混凝污泥 (14 88mgFe3 /L)厌氧处理的效果优于原污泥及PAC(75 4mgAl3 /L)混凝污泥 ,其甲烷回收率可达 4 8 4 % ,出水中Fe2 浓度为 99mg/L。在厌氧消化过程中 ,Fe3 被还原为Fe2 ,Fe2 溶出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处理洗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工艺是洗车废水处理中必要的工艺环节,其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可以加强混凝效果,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加不同剂量高锰酸钾强化混凝效果都很显著,与单独投加PAC相比,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可大幅度降低水的浊度,使浊度曲线明显下移。高锰酸钾投加量为2mg/L时,即能有效去除洗车废水中有机物。与低有机物含量废水相比,改变高锰酸钾投加量时,高有机物含量的废水浊度去除率低。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有机物含量高低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化学混凝强化处理中曝气混合絮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对沉砂池出口污水进行了曝气和机械两种方式的混合絮凝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水质条件,在相同的投药量下,曝气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明显优于机械混凝沉淀后的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提高BOD5 3%~5%,CODCr 16%~17%,NH3-N 3%~7%,TP 12%~18%,SS 4%~16%.  相似文献   

19.
铜绿微囊藻的混凝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实验室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用烧杯试验调查铜绿微囊藻的混凝特性。结果显示聚氯化铝(PAC)混凝铜绿微囊藻的效果较好。PAC对水样中铜绿微囊藻的混凝效果与藻的生长期、藻细胞胞外分泌物、温度、pH等有密切关系:铜绿微囊藻处于稳定期以及中性到弱碱性的pH范围有利于PAC混凝;温度对PAC混凝的影响与生长期有关,24-26℃对稳定期藻类的混凝沉淀最有利,对数期和衰亡期藻类需要较高的混凝温度(28-30℃);各个生长期铜绿微囊藻的胞外分泌物均有助于PAC的混凝沉降。天然水体中这些因素的耦合作用使得混凝工艺单元有效控制藻类变得困难。控制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可以改善铜绿微囊藻混凝效果,其中以调节进水pH最为方便。  相似文献   

20.
给水厂混凝投药实时控制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实时专家系统的混凝投药控制方案,给出它的前馈、反馈控制结构。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案不仅能够对水处理的絮凝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而且控制系统本身还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能够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