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资困难:民营企业怎样冲出重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这里着重谈谈有关怎样冲出融资困难重围的几种策略。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法制建设。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一般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民营企业法。美国国会专门制定有《小企业法》来保障小企业的权益。日本有著名的“六小”金融法,其中《民营企业金融公库法》和《民营企业信用公库法》最具有代表性。韩国、英国和奥地利等国家相关的法律也比较健全。我国应尽快…  相似文献   

2.
关于<<婚姻家庭法>>立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立法已经被立法机关提上了工作日程,本文作者就现行《婚姻法》的主要立法缺陷及将要制定的《婚姻家庭法》对现行法律主要应修改的地方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建议确立我国的亲等制度,完善我国的夫妻人身法律关系,改革我国现有的夫妻财产制度,制定更科学的离婚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经济》2009,(9):95-95
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再次审议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对我国现行法律中存在的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了修改。根据草案的规定,《计量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铁路法》、《烟草专卖法》四部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予以删去并作出了修改。此举也彰显了我国立法与时俱进的思想。反映出我国在转变立法价值取向、构建高质量法律体系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更进一步向我们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动态、开放、发展的,只有与时俱进,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直接适用的法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得以发展,并在中国理论、实践以及立法上也得到了发展,其发展的最新立法成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条,在看到直接运用的法在我国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直接适用的法的内涵、性质、不足以及立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公共采购法律体系美国、奥地利、比利时等一些国家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欧盟等国际性或区域性的政府间组织都十分重视公共采购立法。美国联邦的公共采购法律体系由基本法律和实施规则构成。基本法律主要包括《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法》、《合同争议法》以及与招标采购有关的《小企业法》;实施规则主要包括《联邦采购规则》以及联邦政府各部门为执行和补充《联邦采购规则》而制定的部门采购规则。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值得一提的是国防部的《联邦国防采购补充规则》,该规则以  相似文献   

6.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支持,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有利于提高小企业反倾销的应诉能力,有利于我国会计制度跟国际接轨,对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小企业会计制度》也存在适用范围不够明确、与税收法律制度的差异等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适用范围;尽快明确《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税收法律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理  郝向华 《中国经贸》2012,(14):171-17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保障其核算和监督职能,我国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保障税收、稳定经济、规范小企业管理行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健全会计标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即将实施的一项准则,它在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强大的保障措施来支持。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推动我国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该法已显得很不适应。因此,修改《城市规划法》应及时提上立法日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立法有了很大进展。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目前只有若干《条例》和《暂行规定》,已难于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尽早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转化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中国金融立法取得了重大收获。先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几个有关金融保险方面的重要法律,开创了我国金融立法的新天地,为确保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良好秩  相似文献   

11.
黄垣 《黑河学刊》2008,(2):102-103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此种损害,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以法律形式确立这项赔偿责任,对于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和行政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外资法作为我国调整涉外经济活动的一类必不可少的立法,一直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外资法是一个以《宪法》中的有关规定为龙头。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等专项外资法律、法规为主干。包括《对外贸易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管理办法》等立法以及《公司法》、《海关法》与《税收征管法》等众多立法中的有关规定在内的一个庞杂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引资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外资法提出了诸多挑战。重构我国外资法以应对这些挑战。已成为学的理界所理应承担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拟就此浅发己见。  相似文献   

13.
申海旺 《魅力中国》2010,(33):125-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国21世纪议程》《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电力工业“十五”规划》和《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等法律和政府文件中均提出应积极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我国为什么坚定不移的一再提倡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我想主要应从节能与环保角度来分析,结论应是客观发展的需要,科技进步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证券投资基金法》在争议中制定,在争议中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统一立法还是分别立法。统分之争并未随着《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实施而停止,相反一直延续到《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改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的今天。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蓬勃发展,反对基金统一立法的理由已不成立.应顺应统一立法的趋势,制定统一《投资基金法》,文章对此进行了辨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王娟 《魅力中国》2009,(3):82-83
本文所指小企业,是指按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中界定的小企业为标准,此处不再赘述。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这对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完善会计法规制度,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时3年、经过10多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于6月29日出台,并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明确规定了政府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是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企业发展经验的总结,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正式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该法的出台,明确了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填补了我国中小企业立法的空白,为中小…  相似文献   

18.
小微企业是包含了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世界各国都给予了小微企业特殊的地位或关照.美国的《小企业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德国的《中小企业组织原则》、《反对限制竞争法》,欧盟的《中小企业宪章》等,将小企业定位为"经济的牵引力和社会的主角"、 "欧盟经济的核心力量"、 "确保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主体"等,并从创业服务、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进行支持与鼓励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60年代初吸引和利用外资以来,印度一直重视投资立法。政府先后颁布四部投资法,即《外商投资鼓励法》、《外资企业管理法》、《外国投资法》和《合资经营企业法》。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对吸引和利用外资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研究印度的外资法律问题,借鉴其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资立法,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资法律体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法律问题。一是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二是物业管理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极不明确;三是物业管理立法滞后。因此,重构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完善物业管理立法,适时制定《物业管理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