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1996年初开始,河北省供销社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手,对供销社进行改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逐步走出一条以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深化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制改革,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调整经营结构,使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富民兴社、农社共荣”的路子。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供销社社有企业是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起来的社有经济组织。截止2002年底拥有在岗职工194万人,5.4万个法人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已达700多个,其中有7个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在为推动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供销社社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加快供销社社有企业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供销社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方向,加快改革步伐。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用“五个着力”统筹供销社的改革。一、推进供销社的改革,要着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是供销社服务的主体,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以服务“三农”为根本,通过发展  相似文献   

4.
供销社的立法与改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党和政府加强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供销社的兴衰关系到社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大局。供销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伴随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针。同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提出,要“深化供销社改革”。“深化供销社改革”是党中央对供销社工作提出的殷切希望,表明了党中央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也是对供销社人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供销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是供销社的办社宗旨。当前,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供销社工作的实际,就是要坚持科学…  相似文献   

6.
供销社这个庞大的系统,其根基在农村,发展之本靠农业,服务对象是农民。因此,供销社从诞生的那天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其网络的建设及服务的对象大都是围绕“三农”在县及县以下建立发展起来的。但从供销社的管理体制看,它是一个条块结合的双层管理体制。全国总社、省社比较宏观,处  相似文献   

7.
包林 《北方经济》1995,(3):41-4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和实现为农服务宗旨的基本环节。基层社办得好不好,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关系重大,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统观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及当前面临的现状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供销社问题。基层供销社是的基础,抓好基层社建设,对深化整个供销社改革,乃至搞活整个农业、农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京 《发展》2012,(6):54-56
近年来,云南供销社从衰落谷底开始“二次创业”,在双向流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服务“三农”的新路子。云南省深化供销社改革,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建设“乡村流通工程”,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推进“四进村、五个有”,供销社正在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和“以商活农”的重要载体,形成了值得称道的中国供销社改革的“云南模式”,为全国供销社系统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大理市凤仪供销社有限责任公司地处大理市凤仪镇辖区。2006年1月,改制为大理市凤仪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凤仪供销社建社五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担负着凤仪镇及周边地区一万多户八万多人口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和农副产品购销工作。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市场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身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企业面临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农业、农民是供销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研究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放在“三农”这个大环境里去思考、谋划。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调  相似文献   

11.
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采取何种形式?当前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一部分同志以借鉴农村承包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理论依据,主张实行“社有民营”,即主张把供销社集体所有的门店、商场、柜组全部转租或承包给职工个人和个体户经营,抑或把社有资产分掉。对这种主张,我不能赞同。相反我认为,真正把供销社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形式决不是“社有民营”,而是经营形式采取“民有社营”,所有制形式实行“全员所有制”这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为什么说供销社不能走“社有民营”的路子呢?理由至少有三条:第一,供销社…  相似文献   

12.
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95年中央5号文件(以下简称《决定》)规定的供销社改革的根本目标。这个根本目标的确定,真正体现了党的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九亿农民迫切需要进入市场,发家致富的愿望,也是与世界合作社运动接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石家庄市供销社系统以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为指导,以“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为办社宗旨,以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色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开拓农村市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使供销社成为农民摸得着、离不开、靠得住的服务组织,成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湖南不少县、市供销社与农民共同兴办了多种专业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比较好地解决了供销社与农民优势互补的问题,不仅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供销社自身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近,省体改委与省供销社组成联合调查组先后到攸县、常宁、祁东、隆回、临澧、石门等县、市,时茉莉花、柑桔、棉花、养猪、蚕桑、花生、辣椒等8个颇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为期9天的调查。深深感到,供销社与农民共同兴办专业合作社是一条富民、富社、富农村的希望之路。它的进一步发展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将产生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市供销社系统紧紧抓住区(市)县社这个承上启下的枢纽,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狠抓“两社两化”(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业产业化、商品连锁化)建设,使区(市)县社综合经济实力和统揽辖区合作社事业发展的能力稳步增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  相似文献   

16.
正如有关人士所指出,供销社建设的“新网工程”,既是紧系广大农民和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心网工程”,也是拉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兴旺工程”,更是事关供销社生存发展的“兴亡工程”。因此,“新网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加速农村流通现代化,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属企业在改革中壮大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下发后,各级供销社积极探索社属企业的改革发展,力图通过社属企业的振兴,使供销社走出困境,获得新生的希望。从近10年的实践看,社属企业的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宝鸡市供销社把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社的战略任务和改革方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供销社形成的“五大载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市场、村级综合服务站)优势,引导农民进市场,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探索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新途径,使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框架初步形成。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21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470个。推销农副产品2.3亿元,带动农户11.3万户,占全市产业化经营比重的29.3%,帮助入社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8元,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全系统在2002年盈利145.3万元的基础上,今年  相似文献   

19.
打造"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服务品牌、以服务适度规模的市场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成为了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生力军。2014年以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以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大力推进服务规模化,成为了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生力军。新思路山东省社提出了牢固树立"控"地谋变服务理念、打造"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服务品牌、以服务适度规模的市场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以增产节支提效为根本目的的农业服务规模化新思路,全面实施2000万亩土地托管5年规划。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江苏省供销社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将供销社职能重新定位为“立足三农、综合服务,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整合业态、重组网络,开放办社、提高效益”。我认为,这个定位很好,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希望,也符合供销社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省供销社系统重树为农服务旗帜,积极深化改革,强化为农服务,大力兴办乡村为农综合服务社,全力推进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两张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