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开始出现递减效应,而通货紧缩现象似乎仍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以配合两大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一、当前两大经济政策面临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开始出现递减效应,而通货紧缩现象似乎仍在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以配合两大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并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调整财政政策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投资和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治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经济在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进入21世纪后,日本的通货紧缩并未缓解,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连一向对通货紧缩一词讳莫如深的日本官方在2001年3月也不得不首次承认,日本经济陷入了“缓慢的通货紧缩”中。日本通货紧缩产生于泡沫经济破裂的历史背景下,其直接原因是不良债权问题恶化,以及不当的财政紧缩政策。日本政府对通货紧缩的治理,目前看来效果有限,不能称之为成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制约,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信贷紧缩导致的信用创造能力下降;财政政策面临两难窘境,紧缩财政使经济更加走向萧条,扩张财政则使财政面临崩溃;经济结构方面的改革,虽有强烈的愿望,但实际效果不佳,根本原因是制度创新的刚性,制度刚性的来源,一是目前制度的惯性;二是制度创新缺乏有力的推动者,并且既得利益者并不配合。日本经济与中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研究日本通货紧缩及其治理,对于我国真正地走出通货紧缩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衰退的新古典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持续经济衰退与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都表现出零利率加通货紧缩的特征。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分析日本经济的衰退,寻求相应的政策治理途径,从短期看,仍需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采取双扩张政策,其中财政政策更具比较优势;从长远看,改革的重点仍在于结构性调整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定位及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须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准确的定位。由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态,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同时探讨了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阶段性淡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扩大有效需求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我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紧缩的恶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3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终于在2000年上半年出现了重大转机,当年 GDP 实现了8%的增长率,于是,呼吁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的声音日渐增多。对于这一问题究竟该如何认识呢?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需要与可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质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很明显,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的这种积极财政政策具有突出的反周期性。从实践上看,据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下跌,经济增长率也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7年的8.8%。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1998年下半年,政府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更多资金,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国债政策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动态趋势来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从1994年以年30%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与日俱增的财政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来,为了制止通货紧缩,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我国实施了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为广西改革与发展,加快“两化”建设,实施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条件。但由于广西工业化发展一直比较滞后,存在着阻碍政策传导的结构因素,导致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减慢,降低了政策的传导效率。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受其影响,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出口急剧减少。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我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力。政府支出,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的使用到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淡出争论比较大。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有利的一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对影响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学术界争论比较大,人们通常从债务负担和挤  相似文献   

11.
李振明 《科学决策》2002,(11):14-16
自2000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以来,学界对于以抑制通货紧缩为主要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需要坚持就颇多争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7.8%的未预料到的高增长之后,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需要淡出的争论进一步升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1998年到2004年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2005年,中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其政策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新信号,透露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一松一稳"组合重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0,(12):9-9
<正>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新信号,透露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一松一稳"组合重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不久,我国发生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问题。这除受当时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笔者认为,为忙打破“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的恶性循环,政府不能指望依靠单一经济政策来解决所有问题,而应该推行适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其他社会政策,并与必要的经济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对付通货紧缩和用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近两年通货紧缩趋势明显的形势下,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显著性下降,至少是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象治理通货膨胀那样明显的效果。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受到怀疑和挑战,甚至有人认为货币政策失效了、失灵了,治理通货紧缩应财政政策为主取而代之。如果认识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是应该重视和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但也绝不能失偏颇,以货币政策为主导调控经济运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价格水平如何决定以及通货膨胀如何治理历来都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部门关心的问题,新近提出的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强调财政政策变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基于该理论,选取1998-2012年间国债发行和价格水平的季度数据,采取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从一个侧面对我国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积极财政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并不一致,2008年第4季度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积极财政政策所引致的通胀风险并不显著,但2008年之后,积极财政政策则具有显著通胀效应。因此,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上,改善当前的财政状况,合理地运用财政政策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增幅的提高、物价水平的上升,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转型的呼声日高。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在上海出席全球扶贫大会闭幕式记者招待会时也称,中国总体宏观经济表现良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阴影,今后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有保有控。那么,如何理解中性政策,财政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通货紧缩及经济增长放慢等挑战,中国政府实施了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四年来,共增发5100亿元国债,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过,应该注意到,长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国债发行规模会导致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因此,只要经济形势好转,通货紧缩趋缓,经济增长加快,积极财政政策势必要做出调整。2002年4月16日,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指出:“积极财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长期地执行积极财政政策,而不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政策和项目对接,化危为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新突破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