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经济学研究对象中主体,客体及主客体结合形成的经济活动三个方面的各种观点,提出由同物结合着的生产关系。个人和国家以及其结合形成的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
3.
4.
5.
西主经济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是以人性抽象的同一不变性和人的需要无限制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以人的个性判别存在为前提的,把人性的相对不变性和人性的判别存在有机地结构起来,或许是经济学重建的前提和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2017,(4)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来指这门科学研究的客体即经济行为,但由于人们的立场、方法、角度不同,对经济行为性质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长期未能达成共识。经济行为本身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主观与客观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即自然性、社会性、主观性这三重基本属性。广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行为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主观与客观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价格行为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主观与客观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简言之,广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行为的三重性及其相互关系,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价格的三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给与了不同的定义。这一方面表明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经济学不同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表明不同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对时代的发展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人类财富的创造依赖于人类劳动和人类资源两种基本要素.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这两种基本要素展开的.以人类劳动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以人类资源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探求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统一,即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与资源有效配置的统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公平\"到\"效率\"、再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这样一个历史和逻辑的过程.无论是追求公平的最大化,还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都将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伤害.经济学研究的精髓就是驾驭公平与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均衡,这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人性假设和人们相互关系认识的不同,只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前提差异,不是两门学科的根本区别。学科之间的根本区别应表现在研究对象的差异,而非研究方法。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经济机制,在全社全范围内进行具有稀缺特性资源的配置的问题,企业组织特性常常被惚略;而管理学则在一个具体组织内,如何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和活动;在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这种研究的“分工契约”又决定了经济学的注重科学怀和管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移植性的研究方法差异。最后。本文指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互借鉴对各自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是两门具有姐妹血缘关系、但不能相互替代的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阐述其学科体系的差异性,从而界定各自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对区际贸易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区域经济学思想的启发,中国的相关研究应更加关注空间因素,注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现象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研究向规范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关注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学视角基于生产函数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现有资本、劳动等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使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能力。而从经验含义看,制度激励、技术改进都能增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促进西部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对象问题既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又是创新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但政治经济学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研究对象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从本质上要求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将资源配置纳入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体现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begins by exploring four different possible forms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which have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terms of the relative status of thetwo disciplines. It then focuses on the future for one of these,psychological economics. After setting out the hardcore axioms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heuristics of a research programmein psychological economics, it explores institutional and psychologicalbarriers to the success of such a research programme in thecontext of both research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仍然应是马克思主义。其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新政治经济学也应该讲政治。 相似文献
18.
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流派,从而打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和制度环境上的原因,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三大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陷入持久的危机。制度经济学派就是在批判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度经济学按其类型一般分为以凡勃仑、康芒斯为代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后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观和三种研究思路与方法,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往往热衷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与介绍,而对于另外两大制度学派的研究却甚为冷清。只知晓其中一种而忽视其他,很难说就掌握了制度理论的精髓。只有了解制度学派的全貌,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鉴别,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制度经济学学说,才有可能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supposed scientific ‘quality’ (or ‘impact’) based on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re used as the primary or exclusive tools of research evaluation in a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is method of evaluation on pluralism in econom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s been documented in Italy, France,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We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Italy by investigating the CVs and publications of all candidates for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qualification’, which is needed to access all tenured Italian academic positions. With respect to past evidence, we focus on the homologation of research topic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the delegitimization of particular publication outlets. Our analysis has relevant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ly. First, research evaluation aimed at identifying ‘excellence’ often boils down to (as in the case of Italy) the adoption of rankings of supposedly top journals, which systematically discriminate against heterodox journals. Second, the legitimacy of academic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form of books and book chapters must be reclaimed. Third, heterodox economists risk discrimination not so much because of their methods o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ut because of the topics and research fields they investigat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