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孙子兵法》对现代商业社会的价值。台湾、日本最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归结为两点:孙子兵法是经营谋略;孙子兵法是市场营销。《孙子兵法》十三篇。作者从营销角度解读。另有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行销区域日益扩大,跨省甚至跨国行销已不再是稀罕的事;有时是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行销;有时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行销。在这样的多区域营销中,各地市场环境的差异将是影响企业市场行销策略的重要因素。一、行销环境分析在目前的跨区域行销实务中,各地区或各国行销环境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各地政府政策管制上的差别。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迅猛发展,汽车保险市场也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各家保险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保险企业,亟须对车险的营销模式进行创新。职域行销作为一种创新的模式在国外保险市场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应用。对职域行销这种销售方式进行探讨,认为此模式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最后提出职域行销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行销诚信     
朱小明 《经济管理》2003,(21):67-67
  相似文献   

8.
9.
二十一世纪行销的主流──绿色行销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所得大幅度提升,伴随而来人口快速增长与都市化的结果,由消费所带来的环境负荷愈加沉重.再加上“永续发展”之全球环保议题已成为世界潮流,“绿色消费”也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绿色消费”与“绿色行销”等...  相似文献   

10.
谈E-mail行销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在网络为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它也为各大企业带来了新的行销机会,企业行销也逐渐朝着网络方向发展.利用E-mail进行促销、广告和品牌构筑,也已经渐渐成为新的潮流,而如何使E-mail行销成为企业营销、广告的有利武器,这也是当今人们关注E-mail行销的意义所在.然而,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E-mail行销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它需要广告公司、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共同探索、努力,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名叫芭比的摩登玩偶,从1959年面世以来,以不可思议的影响力风靡全球: 她彻底颠覆了玩具的历史,像魔术一般被赋予生命,步步生莲地走进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控制技术的国际市场化传播的渠道,使本国在技术在国际市场化传播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惯用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通过技术壁垒的方式来贯彻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14.
周晓明 《经济师》1999,(10):21-22
在电子商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只有选择正确的行销策略才有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路径依赖 :体制的约束和变革行 政审批经济———由特权而非竞争决定某人得到某物———面临的问题积重难返。“决策由官僚机制制定 ,而决策者并不承担责任” (Naughton ,1996 )机制形成所谓决策层所“理性”设计一组商品对社会偏好商品的替代 ,扭曲了社会中人对资源所作的评价。显然 ,偏重于全面计划化的结果是给政府部门加上它无力承担的经济职能 ,造成经济活动中权责利的严重不对称。同私人市场有效相比 ,公共生产由于软预算约束以及缺乏合适的补偿和解雇政策而导致激励不足。与此相伴 ,出现了所谓的权力悖论 :政府权力越大 ,政府越可以我行我素 ,使政府的承诺变得不可信。其结果是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 ,这不仅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效率 ,也损害了社会信誉机制。更为严重的是 ,对保护主义 (行政性垄断 )的有力支持构成了对国家的一项持续挑战。其危害性陷入了路径依赖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庞大上层建筑与转型的市场经济基础的严重不协调 ,“结果是具有长期稳定政府的国家拥有了最大数量的利益集团 ,以及最散乱的扭曲的和缓慢增长的经济体系” (Olson ,1982 )。政府战略曾一度使非国有围绕国有核心增长 ,然而 ,维持国有部...  相似文献   

18.
吴兴科 《经济师》1993,(1):40-41
<正> 现在我们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现有的市场体系并不完整,机制也不完善。对于政府来说有一个培育和完善市场的问题,或者说政府首先要营造市场。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市场已不是“放任自流”的了,这里又提出了一个政府调控市场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是政府“营造”市场也好,还是“调控”市场也好,都需要有一个政府输出指令,信息的接受者,或者叫政府“操作”的对象。从前有一个模式叫做“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有人  相似文献   

19.
20.
熊蕾 《当代经济》2004,(7):33-34
在注意力等同于经济资源的时代,整合媒介资源进行高度密集的广告投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广告能否吸引眼球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随之也滋生了某些违规操作和擦边球现象。针对广告如何在消费文化中健康发展的问题,笔者试图追溯西方商业广告发展历程,探讨现代企业在广告观念把握上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