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军 《英才》2010,(1):74-77
面对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形势,面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挑战,中国企业领导者如何创造优势竞争力?如何保持优质可持续增长?如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实施优先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消除结构性矛盾,转变增长方式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谈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对经济全球化,如何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面对全球竞争,更要走出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误区,努力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面对寒冬,我们如何保暖自救?面对逆境,我们如何变危为机?面对买方市场,我们如何重塑楼市信心?面对明天,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方向在何处?"2008'第六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CRESF)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觉与商业智慧。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家》2004,(4):120-123
经历过SARS疫情?禽流感危机之后?环境问题与人们的关系愈发显得重要起来.两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又给世界出了一道难解之题,面对这一棘手难题.中国将如何面对?曾是中国最年轻副部级官员的潘岳,又如何让绿色经济的乌托邦在中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增长源泉的探讨一直是宏观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速度能否持续?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呈现了周期性的特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张连城教授所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  相似文献   

6.
单靠升温乃至过热的市场拉动,单靠全球对我们迅速成长的疏忽,单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已经难以保证我们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面对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品牌,中国企业的下一步该如何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该如何与中介机构联手应战?而在这诸多现实疑问之前,我们先要冷静思考:中国真的已成为“世界工厂”了吗?“世界工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的工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7.
严睿  胡伟凡  盂德阳 《英才》2013,(5):88-94
面对放缓的经济增速,新一届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应为何事?深化改革之路又该如何行进?面对放缓的经济增速,新一届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应为何事?深化改革之路又该如何行进?换一个视角,或许有更多思路。直击中国经济核心议题,多位中国政府的高层领导、近百位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以及数名蜚声国际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人WTO是经济所驱,为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的机遇空间。但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我国的企业该如何面对?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首先必须在管理上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即进行必要的、彻底的管理变革,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变革又是目前中国企业变革之根本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9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新的挑战,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和生机,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稳不稳得住?这恐怕是关注中国经济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付玉  袁林 《价值工程》2005,24(9):83-84
进入21世纪,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性竞争,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广度与深度。面对经营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企业竞争优势能否持续获得,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投资、出口、内需都不给力的时候,中国企业如何增长?当成本缩减的招数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利润还是持续下降,中国企业还能怎样增长?当世界经济极度不确定、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之际,中国企业靠什么竞争、凭什么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民营企业成为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它在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许多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该如何正确的实现转型,走出企业的瓶颈,实现企业的大逆转呢?  相似文献   

13.
杨再平 《经济界》2003,(2):9-10
中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为世人所瞩目。中国经济还能继续高速增长吗?这个问题也为世人所关注。西方目前有种“二十年大限”理论,认为东方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不会超过20年,举凡日本、韩国、新加坡的高速增长均未超过20年。按照这种理论,同样属于东方国家的中国经济增长当然也突破不了 “二十年大限”。有些西方人士评论说,中国内地腾飞了20多年的“经济奇迹”已经出现羽翼麻痹的症候,甚至断言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长期负增长。笔者  相似文献   

14.
谢泽锋 《英才》2020,(1):25-27
即将过去的2019年注定是中国经济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内部经济增长方式换挡,外部经济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济走向牵动人心。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份。站在时代坐标,对2020中国经济进行全盘展望。中国经济将如何演进?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科技》2004,(1):12-12
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中国经济离两者似乎都很近。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8.5%,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这一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在保持近两年逐年回升势头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然而,面对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长过快的情  相似文献   

16.
谢泽锋  胡伟凡 《英才》2012,(7):86-87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制造业大国该如何突出重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外部环境仍旧动荡,内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制造业等领域也出现了衰退。  相似文献   

17.
共筑中国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显。面对纷繁复杂的观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以更大智慧与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离梦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越需要持续激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不管是民族危亡关  相似文献   

18.
和君视野 《潮商》2011,(3):63-67
中国企业IPO数量持续引领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开闸,一夜之间造就数十位亿万富豪,引发了一轮企业上市赛跑和奔富运动。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都按捺不住、蠢蠢欲动。进入资本市场,上市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捷径。通过资本运作模式募集更多资金,可以给企业带来充裕的发展资金,解决新技术研发和新生产线建设所需资金,让企业发展更加"如鱼得水"。然而,在公司上市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一系列问题的纠缠:如何保持公司业绩的持续高增长?如何构建长效激励机制以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如何进行超募资金的最优化使用?如何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市值管理?全新的事业平台及资源基础上,如何进行全面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9.
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否,与该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度相关,而这一指标又直接表现为该地区民营经济所占的份额。面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同民营经济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的特点,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机遇来克服自身劣势、促进西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区域经济,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樊纲 《中国企业家》2007,(24):76-77
要有一种动态地思考经济、思考市场变化的视角。一方面防范繁荣时期可能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实现企业稳定、持续地增长我们在研究中国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持持续的繁荣的问题,我们对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做了分析,看看这些因素在今后10年、20年是不是还继续存在?这决定了我们持续了30年的繁荣,还能不能再继续持续10年、20年?分析的结果基本是存在的,有些因素也许今后可能作用会小一点,比如说外资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作用,今后无疑可能会小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