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给孩子在学校安个家Give the Children aHomein the School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垫江县农村,孩子们就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家一般的温暖与关爱。我现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不用每天放学后走十几里的山路回家了,而且可以每天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学习、生活,感觉非常的快乐。这是垫江县包家学校六年级2班王璇璇的心声,也是很多来自山里孩子的心声。以前,学校条件有限,不能寄宿,同学们只  相似文献   

2.
汤小静 《开放潮》2006,(11):78-7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渐渐被淡忘。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提倡学生应该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思想对前苏联及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深远。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环境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现就环境教育的含义、组成、特点及作用来探讨苏霍姆林斯基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启示,为当今环境教育法提供借鉴之用,以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姚丽花 《魅力中国》2013,(11):266-266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它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所以,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学生,社区教育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5.
潘璋荣 《中国西部》2014,(40):86-87
<正>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震撼了世界。尽管不少人认为苏霍姆林斯基只是一个教育实践家,而不是一个教育理论家,但是我却坚定地支持苏霍姆林斯基既是教育实践家,也是教育理论家的观点。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是非常通俗而又非常卓越的。我就只说他的教育目的理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幸福的人。我被他的这个教育目的理论给惊呆了!也佩服  相似文献   

6.
陈美兰 《发展》2009,(11):86-8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会只是枯燥教育,像山泉枯竭一样”。可见,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情感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赏识、信任和期望等等。多年的工作经验表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又以“爱”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方予 《中国西部》2011,(20):36-37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其一生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前苏联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主要可以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9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创建全国环境与健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座谈会”在重庆市万州区召开,旨在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创建全国环境与健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言献策,在环境与健康方面助力万州区整体发展,为把万州打造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打下良好基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重庆市万州区副区长吴宏伟,万州区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谭俊英,万州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先祥,万州区科委副主任李果,万州区科协主席蒋明以及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的中高层领导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黄世涛 《中国西部》2014,(32):60-6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基于中国的国情和现代教育思潮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无数教育者从陶公的思想中汲取营养,进行了形态多样的教育实践。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花桥小学深挖学生当下的生活和未来面临的生活这一主题,践行以积极的生活,施予积极的教育理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1972年,联合国召开首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此后,各个国家相继开展学校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21世纪基础教育的热点.文章旨在综述各国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概况、开展方式及相关主体方面的文献研究,总结国外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经验,希望有助于推动本国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成立30 年,回顾研究会30 年的发展,研究会在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和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开拓性、探索性、前瞻性的工作,以“集大成 创智慧”为题纪念研究会30 年,有三方面考虑,一是要反映研究会30 年的历程;二是要总结30 年来研究会倡导并始终坚持的组织管理和科研模式;三是建议把“集大成 创智慧”作为研究会未来发展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本刊在新年伊始特刊发科技部徐冠华部长撰写的《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一文。文章从战略高度剖析了环境对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让人才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激发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对新形式下我国科技战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是我国重要的投融资场所,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中国股票市场虽然大部分还没有开放,但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不可少。新经济已对市场、传统产业以及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国股市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层次,扩大范围,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为新经济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重要一环。据悉,众人瞩目的国内二板市场设立方案已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准,有关二板市场的法规建立及技术保障正全面展开,今年年内将正式推出。这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全新举措,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在批准的方案中,二板市场正式命名为“第…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企业孵化器事业起步于1987年。原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主任RustamLalkaka先生向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介绍企业孵化器这一发展创业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宋健同志的决策开创了中国企业孵化器这一伟大事业。经过15年的发展,企业孵化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按照科技部的统计,2001年全国有各类企业孵化器4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2家。纳入统计的280家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共计509万平方米,孵化基金总额10.9亿元,在孵企业12583家,累计毕业企业3964家。这一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居于首位。一、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中国风险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起,中国风险投资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总规模已达到500~600亿元;第二,风险投资企业达300~400家;第三,去年五月在深圳设立了中小企业板块,为风险投资开辟了一个出口;第四,对风险投资的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共发表了370篇风险投资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走向社会 ,担当起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力量的时代。企业孵化器是这一世纪人类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一次重要的创新 ,它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便捷渠道 ,通过向市场输出有竞争力的企业赋予经济系统以新的活力 ,并培养出有创新素质和精神的企业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 ,鼓励创新创业 ,发展企业孵化器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企业孵化器在中国的发展在80年代后期 ,我们参考国际上通行的企业孵化器概念和做法 ,结合中国国情开始这项实践。当时我们称之为“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正成为国家间尤其是大国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我国在原始性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杂交水稻、激光照排等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相当大。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仅有15%  相似文献   

18.
一、结合市情,通过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安庆是历史文化名城,市辖七县、三区、一市,总人口620万,为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工业重镇和皖西南商贸中心。但由于安庆是个农业大市,辖区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较差,高校和科研院所少,科技实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安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1984年开始起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市确立了“一点两面”创特色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把发展民营科技作为科技兴市的突破口,从此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92年全市民营科技企…  相似文献   

19.
一、产业基地概况 济南国家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位于济南市东部产业带核心区.2003年11月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山东省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2004年7月国家科技部认定其为国家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2004年9月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06年6月16日,科技部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工作启动会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党委书记张序国,副主任张志宏、马彦民、修小平,科技部政体司、高新司代表以及各个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