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哲 《活力》2014,(10):121-121
一、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时值和速度,更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及其包含的思想内容成为演员进入角色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音乐展开的过程也是舞蹈演员情绪展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种集人体动作、音乐、舞台、色彩以及服饰等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依靠舞蹈演员自身动作来塑造舞蹈中所要变现的艺术形象,将舞蹈及其舞蹈演员的思想、情感呈现出来,从而在感动自我的前提下,感动受众,达到吸引更多观众的目的。但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部分舞蹈演员动作过于呆板,表情过于生硬,不能向观众传达出舞蹈的思想与情感,使得舞蹈表现仅仅存在形式表现,使得观众在观看时感觉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表演艺术,从舞蹈艺术事业的总体来看,舞蹈创作、舞蹈教育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舞台上,体现在舞蹈演员的表演中。文艺团体是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它们直接与群众有着密切联系,提高舞蹈演员专业能力是文艺团体舞蹈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结合艺术类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优势,改进文艺团体舞者专业能力,提出科学性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方法,其结果会使舞蹈演员进一步增强舞蹈表现力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够充分在舞台上塑造出优美的、生动的舞蹈形象,并对观赏者进行审美陶冶和艺术感染。  相似文献   

4.
张丽艳 《活力》2010,(6):74-74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它具有自己特殊的属性与本性。有人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指的是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动作为物质材料。也有人说:“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指的是以人物的情感或演员的情感为动力。大多数人都说:“舞蹈是艺术之母。”指的是从远古时期最先产生的舞蹈即与音乐、诗歌三者融为一体起,知道当今舞蹈仍与音乐、诗歌密切相关。这些话显然都有道理。  相似文献   

5.
王莹 《民营科技》2008,(9):107-107
舞蹈是经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表演是指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艺术表演,使观众在欣赏栩栩如生的人物中,获得美的享受;其次,舞蹈角色的塑造应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根本,而演员又是舞蹈形象的塑造者。所以,演员在角色塑造中,应通过肢体动作运动变化,来塑造各个不同性格、不同人物的形象,表达角色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与人物的气质,以此使观众对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留下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音乐和舞蹈都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都擅长于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境界.在舞蹈训练中音乐有着感知舞蹈情感、加强动作记忆、强化舞蹈想象等功能.在舞蹈训练中,应通过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促进舞蹈审美与音乐审美的融合等方式提高音乐理解与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舞蹈教学中学生的美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叶 《民营科技》2011,(11):120-120
舞蹈关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舞蹈的美的一种主观的反应,它也是舞蹈关作用于社会生活和影响人们的情感与思想的中介。舞蹈美感是进行舞蹈审美活动和舞蹈创作的基础,如果一个舞蹈作品不能使人们感到美,那么这个作品就不会被人们所喜爱。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关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强化舞蹈美感训练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成功的演唱者,要想驾驭声乐这门艺术,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演唱功底外,他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源于其自身文化修养的积累。音乐和文化是相通的,一名成功的演唱者他表演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个人丰富的音乐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本文正是通过音乐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提高声乐艺术的感染力等三个面对成功的演唱者必须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舞蹈作为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舞蹈的表现力、感染力,则是来自舞蹈内在情感的动力,如果没有内在情感的表现,任何舞蹈都是将是苍白无力,没有生命.身体只是舞蹈的物质载体,心理却是使舞蹈有意味的形式,舞蹈是高于生活与现实一定心理距离的有意位的形式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价值工程》2014,33(33):306-307
乐为舞之声,舞为乐之容,可见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形象。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不仅是简单的将舞蹈动作展现给观众,更应该将舞蹈的思想与情感传达给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若想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音乐伴奏,充分激发观众的神经,为其带去一场场视听盛宴。目前在舞蹈表演中,常常会选择钢琴伴奏的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的钢琴伴奏,都隶属听觉艺术中的音响效果合作范围。那么对于不同的舞蹈作品及表演形式,如何选择恰当的钢琴音乐伴奏成为了舞蹈作品创作者与表演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行为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舞蹈的灵魂所在。如果舞蹈缺少情感,就称不上是一门艺术;如果舞蹈缺少情感,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是情感表现与舞蹈动作完美结合的产物,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才能充分展示舞蹈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古代学者们强调“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  相似文献   

13.
李丽宏 《活力》2013,(18):55-59
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呈现,不仅仅在于表演者纯熟的舞蹈技巧和到位的情感共鸣,还在于其登台表演时优良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数的动作、技巧组织成富有意味的舞蹈语言,才能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舞蹈演员在表演中所呈现的心理现象,既受制于表演实践,也受制于演员的个性特征。演员的个性特征通过表演实践而显现。而表演实践又直接影响着演员个性特征的形成。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求舞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求舞者将人物的心理“动作”与形体动作保持一致,更要有人物的舞蹈形象同自身材料的正负诱导关系的感觉等。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影响舞蹈专业学生登台表演的心理因素以及它们对于表演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阐释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培养舞蹈专业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对不断改革中的舞蹈教学方法提出了理性的思考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话修养     
邓霞 《审计月刊》2004,(7):55-55
修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焕发出的一种气质或是给人的一种感觉。有修养的人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很愿意与之接触。 修养是无形的,它不像人们身上穿的衣,脚上穿的鞋看得见,摸得着,但它又如影随行。从人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甚至是一个简单的表情,无不反映着人的修养。 修养又并非是包装出来的,华丽的衣着,金银的佩饰丝毫无法增添人的修养,有时适得其反。修养其实也就只是一些小小的举动。如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的时候,你不用大惊小怪,狠很地瞪人,而只是报之一笑;如当你被别人误解时,你不需要大声地申辩,而  相似文献   

15.
舞蹈不仅仅是艺术,表达内心情感,也兼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强身健体的作用。本文对舞蹈的作用机制和对身体治疗的应用出发,探讨舞蹈如何治疗和预防人们的身体和心里疾病。  相似文献   

16.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这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全部过程.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观众往往会接触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从而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唤起记忆中的相关印象和体验.本文主要介绍了舞蹈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价值的人文性课程,作者、教师、学生通过文章之情,教学之情,学习之情将三者贯穿在一起,完成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情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高中语文教育从侧重认知向侧重精神修养转变的开始。本文对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情感教育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舞蹈艺术表演的内在本质,在于深入挖掘舞蹈的主题,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与内在矛盾的冲突。如果只凭演员自己优越的外部条件而却忽略了表现人的强烈情感的内在生命力冲动的本质力量,当然就产生不了撼动心灵的艺术效果。表演意识是指一个演员在进行表演活动时对其表演范畴的能动反映。它是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既展示着演员对其表演范畴的认识水平,又作用于演员对客观表演的再认识。舞蹈演员表演意识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即丰富的想像力;能够准确地表达感情;善于把握观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嘉 《活力》2010,(4):107-107
舞蹈被称为“艺术之母”.因为在古代.舞蹈是与音乐、诗歌三者融为一体的。也有人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还有人说。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更有人说。舞蹈是“时空的艺术”.依我看都有道理,只是视角不同而已。如果综合起来,舞蹈的全面定义应当是:“艺术的一种,是以情感为动力,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舞蹈作为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舞蹈的表现力、感染力,则是来自舞蹈内在情感的动力,如果没有内在情感的表现,任何舞蹈都是将是苍白无力,没有生命.身体只是舞蹈的物质载体,心理却是使舞蹈有意味的形式,舞蹈是高于生活与现实一定心理距离的有意位的形式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