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经在《茶座》写过一篇谈论经济学家“入世”与“出世”的短文(《经济学家的“出世”观》,载于《经济学家茶座》总第8辑),还引起一些反响。这篇小文,算是上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何炼成 《经济学家》2004,(5):F002-F003
~~董辅礽:一位真正的经济学家@何炼成$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敬琏 《经济研究》2004,39(2):8-16
本文回顾了中国经济学家伴随中国改革成长的历程 ,历数诸多为中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进行过艰苦的理论和思想探索的经济学家 ;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经济学家通过对于现代经济科学认识的深化 ,在改革的重大关头和事件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改革的深入 ,对于经济科学的要求愈来愈高 ,经济学的新课题层出不穷。因此 ,本文提出亟需加快我国经济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正确认识当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从对形势的认识上入手。从经济形势上看,从我们的供给和需求总量来说,不能够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也不能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但是,我们的失业人数比较多,应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不是在充分就业基础上再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不是这样的。包括央行在内,对总的国情都还是有清醒认识的。谁也不能说我们现在就业很充分,劳动力没有剩余;也没有人认为中国在各方面都充分发展了。所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是着重于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把总量调整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学家来说,这两年可谓多事之秋。经济学是当代显学,经济与民生乃国家之根本,经济学家因此一如既往地吸引着社会关注和大众的眼球,这一点没什么改变。但是,中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出现的重重问题,由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矛盾累积进而社会的躁动不安,特别是近几年围绕着经济学家所发生的一系列争议(股市赌场之争、郎顾之争、独董的非议、经济学的道德观之争),以及经济学家与公司企业扯不清的干系,使经济学家的社会形象变得不那么正面。在街谈巷议和言论自由度较高的网络空间,对经济学家的指责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学家成为理论界最为活跃的特殊群体,但经济学家同时也经常“挨骂”——受到强烈质疑甚或污言责难,并成为理论界最为受人关注的理论景观。怎样看待各种各样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家该不该挨骂?哪些经济学家挨骂应当?哪些经济学家挨骂冤枉?有必要对此解析一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奇迹”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奇迹的真正原因来自于经济自由主义,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一是市场秩序,形成所有经济个体之间的自由自愿的交易规则;二是产权界定到个体。这两点支撑了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基本的制度框架,正是这种制度框架,导致了中国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经纬》2005,(6):F0002-F0002
王振中,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9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初中就读于北京二中。高中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阿拉伯语。1969年参军到了海军福建基地。1973年复员后,在北京友谊商店当售货员,后不久进入宣传科。1977年考入北京经济学院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回顾了自现代经济学诞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在面对社会经济问题时不时表现出的冷漠和自满.作者并指出这一现象根源于经济学家们希望赢得掌声、唯恐出现争议的天性.由于维持商界信心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之间存在着逆相关的关系,为促进经济良性运行所采取的维护穷人利益的政策必然会在短期内激起富裕的商业界的强烈争议.出于避免争议的考虑,经济学家们大多选择了逃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农转非”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之分。户口政策的实行之后,随之也产生了“农转非”(即户籍由农村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概念。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农转非”政策逐渐宽松,这一曾经影响无数人命运的名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焦点地位。建国后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中,也有许多有通过考试、招工等“农转非”方式进入城市学习、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但本文“农转非”并非实指,其中“农”指农业经济学或农村经济领域,“非”则为农业经济之外的其他经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的关系,党国英先生已论之在先,我想换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学习者,不敢给人教诲,从学习现代经济学的艰难经历中,谈些体会,抛砖引玉吧。本文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对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作个评价;第二,在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面前,给学生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宏 《经济师》2008,(8):6-8
国内外经济观察家们都认为,2008年甚至到2009年的中国经济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而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人们对于防止经济全面过热、防止全面通货膨胀有着不同的预测,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不久前,摩根士丹尼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来皖,本刊记者兢此问题专访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