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类股票风险大,是广大投资者都有的认识,几乎所有的评论家、所有的证券公司都告诫大家不要投资ST类股票。可是为什么有另外一些人,对ST股票非常感兴趣,并且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现在,我们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对ST类股票进行仔细研究,发现它的风险大,但是与收益之间依然是成正比的关系。大家可以选择一些方法尽量避免风险,从ST类股票中得到收益。  相似文献   

2.
ST类股票风险大,是广大投资者都有的认识,几乎所有的评论家、所有的证券公司都告诫大家不要投资ST类股票.可是为什么有另外一些人,对ST股票非常感兴趣,并且从中获得不菲的收益.现在,我们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对ST类股票进行仔细研究,发现它的风险大,但是与收益之间依然是成正比的关系.大家可以选择一些方法尽量避免风险,从ST类股票中得到收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07,(2):44-44
随着股市行情上涨,一些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年均收益率远远超过个人投资股票的收益水平,一些人把目光从股票投资转向股票型基金投资。到底什么是股票型基金?应当如何选择股票型基金?投资这类基金要注意什么风险呢?所谓股票型基金,是指6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REITs具有“长期收益率高于股票、波动性低于股票”的风险/收益特征,更为重要的是REITs与股票、债券的相关系数低。机构投资者的传统组合中通常只包括债券、股票类证券,加AREITs可使组合优化,即组合有效边界向左上方移动,意味着在相同风险水平下,增加REITs后的组合可获得更高收益,或是为取得相同收益水平,增加REITs后的组合只承担更低风险。  相似文献   

5.
荆思寒  隋聪 《金融论坛》2022,27(1):51-60
本文基于股票分析师发布的评级信息,将分析师评级信息分解为分析师评级水平共识、分析师评级变化共识、分析师评级水平分歧三类,研究分析师评级信息对股票未来超额收益和风险的识别作用.结果 发现,在中国市场中,三类评级信息对股票未来的超额收益和风险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分析师评级水平分歧对股票未来风险的识别起到重要的作用;分析师评...  相似文献   

6.
结构类理财产品是一种嵌入金融衍生品的固定收益证券。通常情况下,结构类理财产品的风险比股票、基金低,收益比存款高,是一种介于股票、基金和定期存款之间的投资工具,可满足普通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15,(8)
1998年3月16日起,我国证券市场推行ST制度,上市公司如果满足"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条件,将会被暂停其股票上市。为了避免退市风险,ST公司有极大的可能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盈余管理手段对其收益进行粉饰。  相似文献   

8.
最近20年来一些学者对CAPM理论模型检验的结果大都表明,股票的投资风险(或其收益)并非像该模型描述的那样由β系数唯一决定,还存在其他因素在股票投资风险中起影响作用。国内学者借助于横截面法的回归模型研究指出,股票的权益比率(D/E)、账面/市值价值比(BV/MV)与公司规模是决定股票投资风险除β系数外的三个主要经济变量。为了验证他们理论的正确性与精确性,该文率先运用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法,对上证市场随机选取10只样本股票的D/E、BV/MV、公司规模与股票投资风险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与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β指数与风险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经研究进一步证实,股票投资风险并非唯一由β系数决定,股票的D/E、BV/MV及其公司规模应当成为β系数以外影响股票投资风险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建议股票投资者,衡量股票投资风险不仅要考察股票的β系数,还应进一步考察股票的D/E、BV/MV和公司规模等。  相似文献   

9.
结构类理财产品是银行根据风险分散的原则,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规避风险,为更好地达到投资目的而设计的理财产品。其风险度介于股票、基金和定期存款之间。结构类理财产品根据投资者获取本金和收益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三种。  相似文献   

10.
机构持股、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参与有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特质风险的分散以及超额收益的减少。文章选取机构投资者持股占股票市值比例这一指标来刻画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检验机构持股比例、特质风险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中国股市,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大量持股有助于降低股票的特质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的股票,特质风险越大,股票预期收益越高。  相似文献   

11.
关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现有文献中存在着争议。本文使用国内A股市场2000-2016年间的数据,结合Moody’s KMV模型构建期望违约概率作为违约风险的代理变量,对二者关系进行重新探索。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国内股市存在"违约异象"(default risk anomaly)。为此,本文从公司规模会为股东带来潜在利益的角度展开研究,并对"违约异象"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1)在控制住公司规模的交互影响后,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表现出符合金融理论预期的正相关关系;(2)在相同违约风险下,规模越大的公司,投资者要求的违约风险溢价越小。同时,随着违约风险上升,公司规模的影响会加大;(3)在公司规模足够大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总体上会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这是导致"违约异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违约事件增多以及破产制度和退市制度逐步完善,投资者势必会更加重视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条件性方法采用条件性方法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首先,传统方法的许多问题都与收益的动态性有关。例如最近一些研究中用股息、利率和其他一些变量来预测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和风险;假如这种预测性反映了均衡中的变化收益,那么计算投资业绩时也应考虑时间的变化影响。例如,由于各  相似文献   

13.
股票、信托、保险……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专家提醒,理财产品遵循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个人选择理财产品应根据资金、年龄、风险偏好等综合考虑,关键有三点:一是选择信誉好的机构;二是自己要做好投资前的功课;三是不要轻信宣传。目前市面上的投资品种依据风险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风险较低的国债、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基金和部分信托产品等;第二类是风险居中的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第三类是风险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外汇产品、黄金等。近来,利率调整使得国债的收益越来越低,吸引力在下降。而购买信托产品的起…  相似文献   

14.
单开佳 《理财》2012,(4):46-47
分级基金何许人分级基金是通过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将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风险两类份额,并将其中一类份额或两类份额上市进行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两类基金的投资运作是统一的。分级基金共有三类份额,它们是母基金份额,以及两类子基金份额。从投资风格来看,目前市场上的分级基金可以分为主动股票型、被动股票型、纯债型、偏债型;从产品设计上看,可以分为复杂结构型和简单结构型。  相似文献   

15.
揭力  唐川 《证券导刊》2011,(39):29-37,28
ST股票的投资价值将越来越集中于“重组”的实现,我们建议对重组可能性较高的ST股票提前布局,并采取一篮子投资策略以分散投资风险。推荐的重点关注股票池为:ST太光,*ST南化和*ST国创,*ST昌九和ST河化。  相似文献   

16.
基金投资讲究配置,即基金篮子中应合理搭配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基金才能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这和经济基本面以及股市整体环境密不可分。2011年市场出现阶段性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把握市场节奏仍是配置基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情绪截面特征对股票定价的影响,并探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分别使用投资者情绪横截面均值和方差表征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并构建同时包含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的资产定价模型。另一方面,使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上述理论模型的结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显著正向影响股票收益,两者的交互作用负向影响股票收益;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显著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股票收益,即风险承担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壳资源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通过考察200l/3/l-2002/7/30的26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ST股票,利用CAPM模型,分析ST股票与市场综合收益,得出ST股票的超额回报,从而反映控制上市公司或是企图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为了保持壳资源而注入上市企业的优良资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开放式基金的类型分析 1、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是基金最基本的品种之一.尽管当前各种新的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股票市场仍是基金投资的主要领域.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可选择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类基金.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问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进行中,这就需要摆脱金融理财产品原有的"高收益、低风险"的风险-收益不匹配问题。在此框架下,广大民众需要培养独立的风险-收益衡量意识。本文从Va R风险分析模型中的历史模拟法切入,通过运用不同角度的历史模拟法,比较分析了在2008~2011年期间,基础资产为股票、票据的不同理财产品应选用的不同风险衡量方法,在样本期间内,得出结果表明,股票类银行理财产品更适用于历史收益率模拟法下的风险评估,而票据类也同样展现了类似的结果,历史收益率模拟法更加精确地衡量了理财产品的Va R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