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世界正逐步跨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人类搭建了一个奇特的、虚幻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青少年(10—30岁)占据58%,成为赛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根据笔者调查结果,本文剖析了网络失范行为存在的原因,从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力量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学习也随之成为学生群体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做针对性调查,从学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当前网络学习的不足,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改善中国学生的网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在网络普及的过程中,道德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其网络行为及认知的不足,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未来推动电子商务成长的主要消费群,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行为会对其今后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自身管理工作的意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调查了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首选网站及主要障碍,并分析了网上购物经历对网络信任度、网络安全性等网络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冯爱惠  李范坤 《经济师》2023,(10):159-161
新时代下,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展现自身的感受与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和不易防范的特征,加大了高校不安定因素以及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未来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世界是一个新的道德领域。通过对四川省5所不同类别院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交往及网络道德大样本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失范、网上人际交往的道德弱化等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能力和信息选择能力,提高他们抵制有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及网上自律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7.
王猛 《铜陵学院学报》2008,7(2):128-129
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大学生也将成为这个虚拟世界的主流,大学生上网时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网络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网络对部分大学生生活、学习造成的影响,讨论了网络成瘾的现状以及网络文明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消费人群的增加,消费者购买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文章分析了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阐述了影响网络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而提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学生网络行为呈现出依赖性、随意性、庸俗化和懒惰化特点,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网络使用的正面引导,同时,在充分尊重大学生自由表达权利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为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慎独”思想应用于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 《经济师》2010,(6):95-96
"慎独"是儒家用于自省自修的重要思想之一,意指在无人注意、无外在监督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文章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慎独"思想来充实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危害提出了有效的防范与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尤吴晶 《经济师》2013,(1):13-14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诱发因素很多,但诱发主因是由于网络舆情而产生的集群行为,这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模式。文章通过前人的理论,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和特点,剖析了网络舆情形成与转化过程中的群体心理,以及在舆情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预防与化解的关键要素。研究这一问题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掌握主动,及时化解矛盾隐患,构建由大学生网络舆情诱发集群行为的预防及化解的安全稳定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真空”的现象备受关注,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了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真空”的策略,以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起到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真空"的现象备受关注,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了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真空的"策略,以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起到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大陆桥视野》2021,(7):116-118,120
网络的迅猛发展既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又造成多元文化的冲突,引发了 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比例最大的人群,其思想道德观念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结合时代特点,力求不仅从高校、社会、政府相联合提高网络道德教...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社会渐成现代社会的代名词。生活和学习于网络化社会中的学生群体,其心理活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应该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特别关注。现就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略述自己的思考成果,以求教于管理者和教育者。  相似文献   

16.
严仍昱 《生产率系统》2002,(3):72-74,76
网络素质是个体对网络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和获得、利用、开发网络等方面能力。大学生网络素质的培养应包括网络知识、网络能力、网络意识和网络道德等。应通过设置网络技术方面的专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中采用网络技术、加大大学生上网的引导与教育、建立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指在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活动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岩 《经济研究导刊》2022,(20):142-144
21世纪人类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认知不足、情感不强、意志薄弱、行为失范等现象。因此,分析网络道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中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大连亲子游网络游记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采用扎根理论和网络内容分析方法对大连亲子游客的游后网络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游后网络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旅游吸引物,影响网络口碑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的体验、设施及服务。大连亲子游产品可替代性强,独特性差,购物娱乐开发不足。综合分析提出注重景区景点建设,加强服务意识,完善旅游购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推广,互联网已逐渐实现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产品、服务的竞争更多地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且互联网领域的产品服务竞争越发激烈,不正当竞争行为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损害竞争者的利益,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对消费者感知行为下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进行分析研究,从消费者保护角度规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能够有效净化网络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创新网络的结构与行为研究框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创新网络和复杂网络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两者结合大有可为。首先分析了创新网络和复杂网络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创新网络结构研究是创新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并指出研究的意义,最后简要地给出关键问题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