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隆回县旅游资源特点,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境内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预测了其客源市场前景;根据县内旅游资源分布特点,按照深度开发的要求提出了其旅游资源空间整合和旅游线路设计意见;提出促进隆回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受到重视;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古村落旅游开发有其本身的特点;在论述古村落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意义的基础上,以广东传统旅游目的地肇庆市为例,归纳了肇庆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特色和旅游价值(旅游潜在吸引力),指出目前肇庆古村落旅游开发处于初期,发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对肇庆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区域开发与经营管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归纳分类基础上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定性评价,指出了黑龙江旅游资源的吸引向性,为资源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的基础。根据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构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包括8个主类,18个亚类,41个基本类型。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四季赏花资源丰富,千湖之省水乡风光典型,乡村文化深远且地域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并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构、等级、地域分布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三处具有世界级地质旅游资源的景区.根据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划分的原则,将本区地质旅游资源划分为庐山地质旅游资源群、龙虎山地质旅游资源群和三清山地质旅游资源群.这些地质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稀有性、互补性、美学价值高的特点.并提出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6.
招远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抑制了该市的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论述了该地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怒江大峡谷旅游区内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针对资源位置、特色、保护度、开发潜力等因素,制订了量化的研究指标体系以供今后开展评价研究;论证了将怒江大峡谷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可预期机遇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怒江大峡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产品竞争优势,综合考量旅游区内旅游资源评价值,识别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发展走势及创新思维、产品开发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科普旅游是将休闲娱乐与科学技术知识融为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科普旅游资源调查是沈阳发展科普旅游的重要基础工作。采用实地调查、深入访谈、文献研究方法,首先对沈阳科普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类型划分,然后分析了沈阳科普旅游资源赋存特征,深入探讨了沈阳科普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虎牙地区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础,并在很大捏度上决定了旅游开发的方向;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技术要求对该区进行了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该区旅游资源的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品质较高,各类型资源品质差异较大,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资源分布密度大,线性分散与集中分布明显,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但应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0.
九江地质旅游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江是长江中游地质旅游资源最丰富、风景最秀丽的区段,接地质成因,其地质旅游资源可分为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3大类,每一大类再划分为若干基本类型,形成了庐山、鄱阳湖、龙宫洞等重点旅游区;在分析了九江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配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问题。本研究在深入调查分析福建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的基础上,明确了福建省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目标和配置原则,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两类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福建省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构想──一个精品配置景区、两个重点红绿旅游板块、三个增长级和三级旅游线路,以及实施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旅游前景看好,本文分析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面影响,为使其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出应加强对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并对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03年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取多种定量方法对河南单体旅游资源的价值、代表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价值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河南整体水平较高,开展精品旅游的资源基础非常优厚;从代表性资源的价值分布上看,河南自然类和人文类旅游资源价值也都较高,但相对其数量,人文类资源的开发则显不足;空间分布上,河南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洛阳、郑州、焦作、平顶山和新乡等地区.  相似文献   

14.
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与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是森林旅游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而森林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价与森林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是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基础。对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森林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述,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发展起来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池州市是安徽省沿江和皖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分析评价了池州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和主要特点;指出了该市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池州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变短,可以享受自然与人文风光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形式之一。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开发并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陕北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其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文章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分类方式,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等2个方面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拥有资源数量较多、类型多样,分布较为集中、利于组合开发等比较优势,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应采取打造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品牌、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先进营销模式及开发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营销产品等营销策略,从而推动陕北黄土高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旅游是滨水城市开发的热点问题.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分析两江四岸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参考了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根据滨水旅游资源吸引力因素、开发潜力因素、旅游条件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重庆都市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两江四岸滨水旅游...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古树名木资源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等级指标,从而为科学评价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赣州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开发出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本文论述了赣州旅游资源概况及其特点,分析了赣州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进行赣州休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以期为赣州休闲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林业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了。要加强对林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明确林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提出了加强林业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林业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