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基于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旅游方式趋向散客化、个性化及旅游经营管理信息化、人本化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空间规模结构特征--旅游网站数量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且主要集中分布于省会城市和旅游经济发达城市;并利用SPSS14.0定量分析了区域经济、信息技术水平、旅游企业数量、旅游接待人数等对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数学统计关系,总结了影响旅游网站空间分布主要由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两个因素推拉动作用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与旅游互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游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遨游虚拟世界与在虚拟世界中互动游戏的媒介;旅游则提供了一个游历现实世界的平台。后现代社会以体验为中心的经济和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具有可能性,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为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带来可行性。网络游戏与旅游的互动为网络游戏和旅游的发展扩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4.
对旅游企业间动态合作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旅游企业运营及其价值实现的特点出发,结合我国旅游企业发展的实际,从企业价值链生成和群体进化的生态理性研究视角,对旅游企业间动态合作的内生机理进行揭示.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博弈的相关理论,对企业间实现动态合作的协调机制进行构建;最后从政府、企业和市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戴斌 《旅游学刊》2001,16(4):22-26
本文主要论述了旅游经济学学科体系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学科定位、构建目标与价值取向、研究与构建方法、学者群体的形成等.作者认为旅游经济学不仅是研究旅游中的经济现象,还要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关注包括非经济现象的整个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春晓  叶莉 《旅游学刊》2008,23(5):28-32
在竞争力研究中,静态分析法难以准确描述竞争力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动态性又是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需引入动态分析法对竞争力进行研究.本文以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和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动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评价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基础上,得出动态竞争力和长期绩效的关系以及动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旅游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旅游增加值剥离测算法估算2000~2008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单位的旅游产业增加值,并测量旅游产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幅度,旨在分析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论有三:第一,我国旅游产业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速成长,波动较大且存在地区差异;第二,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以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的省份中,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第三,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率主要集中在3%~8%,而拉动系数则保持在0.5至1.5个百分点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境旅游产业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出境旅游产业有其自身特殊规律。中国出境游组团社的规模持续扩大,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境外服务空间不断扩展;出境游组团社占旅行社总量比重很小,但贡献度极高。出境旅游市场已基本形成区域性寡头垄断格局,组团社批零一体化体系开始呈现内部化趋势,组团社在产业链条上的控制力逐步增强,并开始以管理和信息技术来推动出境旅游商业模式创新。组团社产品开发模式多元化,产品创新呈现常态化,且注重对出境旅游产品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旅游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学科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旅游教育“双语”教学显得愈加迫切,本文以“语言输入说”和“交际能力理论”为理论依据,并根据旅游学科强实践性的学科性质,通过对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学科知识目标、思维目标的确定,提出了旅游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初始渗透、整合过渡、思维延伸”的“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设计,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我国旅游产业的成长历史表明,旅游管理体制变迁是产业演进的重要动因;而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制度创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环境和诱因的。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注重管理体制、市场组织和管理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论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需要"9+2"各方和国家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借鉴博彝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方法和模型,厘清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协作机制.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制定盖剐灵活的旅游产业政策,从而实现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状态--区域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