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无论城市型旅游目的地,还是景点型旅游目的地,都把培育国际市场列为核心乃至首位的发展目标。但从各地运作看,国际营销还有不少误区,以黄山市为例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国旅游业竞争重心的转变以及县域旅游地位的提升,县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已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诸暨市为例,阐述了旅游吸引物体系、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营销体系、旅游环境体系、旅游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内容,以期为带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品牌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及其评价的研究很少.文章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内涵和类型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应遵循市场营销之功能性原则.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IDCAM模型,提出一个好的品牌标识应该具备识别性、区分性、一致性、易于被注意和易于被记忆之特征.以该模型为基础,文章从信号传递、符号意义、要素组合、视觉要素四个视角对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基于IDCA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标识评价标准模型.依据IDCAM模型,我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在独立使用的149个品牌标识大部分具有识别性,但是区分性明显不够,而且符合理想层次评价标准者仅有31个.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与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质量、品牌价值、品牌忠诚的结构关系,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驱动因素结构模型。以湖南省凤凰古城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基础数据,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质量通过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与品牌忠诚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产生显著影响,证实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二阶驱动因素模型。具体来看,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最大,而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关联度最大。根据研究结论得到管理启示:第一,全面认识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驱动因素,综合递增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第二,着力突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核心要素,注重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第三,认真建设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关键内容,致力强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文化与前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具有一致特征,催生并培育着参与式文化这一新型媒介文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往往共同影响着目的地形象构建这一持续积累的动态过程,而关于影视对目的地形象塑造作用的认识却未考虑到新媒体融合传播。因此,文章以近年来影视旅游繁荣发展的重庆为案例地,利用用户生成内容从参与式文化视角探讨影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研究表明,旅游者偏好以建筑、道路、交通表征重庆的认知形象,尤其注重自我融入,以“在场”形式表达自我感知。此外,以“模仿—创作—分享”的行为框架分析集体与个人的目的地形象构建,进而提出旅游者在多媒介作用下内循环的目的地形象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卢思安 《西部旅游》2023,(20):41-43+47
<正>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各地县域政府都在积极通过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来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县域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作为品牌构建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首先阐述发展全域旅游对县域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的要求,接着分析金秀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金秀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与发展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兼顾城市功能与旅游功能,城市建设既服务旅游者服务当地居民,旅游城市既是旅游目的地有充分发挥集散地的作用,是摆在旅游城市发展建设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旅游城市建设中景城一体化的思路,并以昆明为例,提出了建设"景城一体化"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七项条件、六个要素、八项内容及五条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网络的构建与营销创新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马勇  周娟 《旅游学刊》2003,18(5):78-8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运用到旅游业领域,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随之兴起。本文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网络构建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构建体系和构建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提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UGC(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角度入手,在携程与大众点评上选取了2018—2022年的2873条文字评论,并使用ROSTCM6软件对其进行高频特征词分析、社会语义网络分析与情感分析,以此得出在游客看来山东九如山风景区有哪些优势与需要改善的地方,最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旅游形象的策略,从而为推动九如山风景区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当下的游客普遍利用社交媒体搜索目的地信息,从而做出旅游决策。数字媒体背景下,社交媒体在我国的旅游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社交媒体对重庆市旅游目的地旅游营销的影响,以期为重庆市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进行综述.近10年来国外研究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旅游目的地促销、信息技术与目的地营销4大方面.文章在简要评述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情况,认为强化实证研究及定量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及定位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应是我国近期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曲颖  李天元 《旅游学刊》2008,23(1):30-35
本文以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定位主题口号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旨在最大化实现这一作用的口号评价标准.围绕这一标准体系,笔者对检索到的244个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口号进行了分类评价,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与旅游空间重构的实践经验.最后,文章以郑西高铁为例,对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业要素将向洛阳集聚;郑州的陕西旅游市场规模将扩大;沿线其他旅游城市在旅游资源特色挖掘和产品错位开发的前提下发展成为旅游站点.  相似文献   

14.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旅游学刊》2006,21(10):26-32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会议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静 《旅游学刊》2005,20(1):80-83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会议组织者对会议目的地的选择标准,以及会议结束后怎样对目的地进行满意程度评估。接着通过半开放式的问卷,对2002年在上海召开过国际会议的会议组织者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重要性一表现”的研究方法,试图找出上海作为会议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能为整体营销上海作为会议旅游目的地的市场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旅游目的地映象概念自亨特1971年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外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旅游目的地映象的内涵、目的地映象的形成、目的地映象研究的意义、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述.最后指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较多,但至今国内旅游目的地映象研究成果有限,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建立旅游安全救援系统的构想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张进福 《旅游学刊》2006,21(6):39-43
旅游安全救援是对旅游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的相关当事人提供的紧急救护和援助,是保障旅游者安全、维护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安全救援工作的现状、特点,剖析了建立旅游安全救援系统的必要性,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由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旅游安全救援系统的初步设想,以期创造安全的旅游环境.文章认为一个高效完善的旅游安全救援系统应该由核心机构、救援机构、直接外围机构、间接外围机构四部分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8.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挖掘,归纳出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来泉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安全感的5个影响公因子: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采用K-means均值快速聚类法,将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游客安全感的5个公因子与安全期望的相关关系,其中,感知信息、旅游环境、治安状况、服务内容4个公因子与游客安全期望成正向影响,地域文化与游客的安全期望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回顾全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传统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构成及其划分,据此构建全息理论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并对其全息现象进行解读;最后在空间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全息理论,选择重庆市近郊璧山县为实证案例,解析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发展思维并作出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旅游危机管理作为旅游业减少破坏、保障安全和抵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5月,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同时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本文试从旅游者对危机事件感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路径模式.在旅游目的形象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四川地震灾害在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的不同影响,以及目的地采取的形象塑造和危机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