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早在15年前就开始流传的广告语,至今令许多人难以忘怀!提出这句广告语的“亚细亚商场”也因此名扬全国,一度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据传,亚细亚商场历史上最辉煌时,其无形资产曾被评估近10亿元!如今,郑州亚细亚商场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34类商标,有23类甚至更多早已经过期作废了,大部分商标已通过注册申请挂在别人名下。这实际上意味着,郑州亚细亚商场的股东或债权人对70%以上的亚细亚商标“拥有的价值”已经为零;这也意味着,如果其他任何商业机构或个人重  相似文献   

2.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不仅使人回想起“亚细亚”昔日的成功与辉煌:商场1990年利税达1.8亿元,1991年升至2.3亿元.但是,谁曾料到“亚细亚”在走过创业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1993年开始,销售额逐年下降,从1992年3个亿的最高峰,跌至1997年的11.3万元(纯利润).据报载,郑州“亚细亚”商场目前负债1.2亿元,集团总负债则达6亿元.在中国,一个企业甚至著名企业由成功到衰败往往只是几年的事.众所周知,珠海“巨人”跌倒;沈阳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03,(6):31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广告词耳熟能详。 亚细亚商场于1989年5月开业,之后仅用7个月时间就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1990年达1.86亿元,实现税利1315万元,一年就跨入了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从1993年起,郑州亚细亚集团以参股的形式投资10亿多  相似文献   

4.
在书写90年代的中国商业发展史上,“亚细亚”绝对是不可忽略的一笔。它从呱呱坠地就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新闻性,从未被传媒遗忘过。正如一家报纸上说的那样:恐怕没有一家大的新闻单位不曾评说“亚细亚”,也没有一家够档次的国内商场不在琢磨“亚细亚”现象。十年来,“亚细亚”的辉煌在中国商界就像飘过的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一段功过,任人评说。 “野太阳”的升起 90年代初,郑州二七广场爆发了一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商战,其序幕是由一家刚成立的非国营企业亚细亚商厦拉开,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每天早晨的升旗仪式…  相似文献   

5.
《孙子·地形》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题记前几年的“亚细亚”,曾被社会各界普遍视为是一家颇具改革意识和现代品味并走在全国同行前列的新兴企业。当时,他们有过不少人想不到也不敢做的惊人之举,如:率先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奥迪、桑塔纳汽车巨奖”,雇用飞机撒彩券,每一家连锁店开业,都搞隆重热烈的盛大庆典,以及为顾客开辟免费公交线路等举措,使“亚细亚”商场的名声像飓风似地从郑州迅速刮向河南,刮向全国。在四川,亚细亚“仟村百货”刚在省会成都落户,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初,地处中原的郑州市,爆发了一场颇为精采的商战。商战序幕是由一家刚成立的非国营企业亚细亚商厦拉开的,从此,“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一广告词便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谁知几年后,亚细亚又把战火烧到了南国大都市——羊城门下,一时间,羊城商界一片沸腾。  相似文献   

7.
有位企业家说过,企业经营犹如怀抱炸弹,时刻存在危机.这话确有一定道理.远看国外一些大公司(如美国的王安电脑公司、韩国的起亚集团和日本的八百伴公司)在竞争中如何落马,近看河南郑州亚细亚商场和珠海巨人集团这两家曾红极一时的公司现状,均能说明问题.据报载,截止1997年底,前几年销售额一直居郑州各大商场前茅的亚细亚商场滑落到全市七大商场中的倒数第二位,账面显示亏损700多万元,潜亏更多;另据报道,1995年人们还为中国有史玉柱这样的“儒商”而激动,认为中国要靠这样的人才.岂料,还不到半年的功夫,巨人便走入低谷,中坚力量也“飞鸟各投林”,现在珠海巨人集团已经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有两本书在我国企业界比较看好,它们分别是:《基业常青》和《执行力》。为什么偏偏看好这两本书呢?因为我国企业缺少这东西,是想借此给自己补一课。我们知道,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出现了大家常挂在嘴边的“江山代有企业出,各领风骚两三年”、“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情况。君不见,“亚细亚”的太阳落山了,“少女之春”入冬了,“巨人”集团归隐了,“太阳神”也神不起来了。我想,我国企业之所以基业不能常青,不是因为理念有问题,就是执行力有问题。不可否认,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或者是由于体制问题,或者是由于企业领…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途径,已被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当作重要的经营策略。它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存在很大的风险。1998年8月15日,曾经试图在中国建立“最大的零售业连锁帝国”的郑州亚细亚因债主堵门讨债,被迫停业。“亚细亚”衰败的症结就在于盲目的债务扩张的经营方式。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1.还本付息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也称违约风险或支付风险。债务关系一旦形成,企业就要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如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造成债务风险的扩张和…  相似文献   

10.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01,(11):77-77
郑州亚细亚曾何等风光……如今乾坤倒转,这艘“中原航母”早已衰败关门不说,在今年8月的两次拍卖中,居然连买主找不到!落魄如此,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1.
构建企业有效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综观以往案例,有关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诸如巨人集团的倒塌,郑州亚细亚的衰败,震惊中外的琼民源、银广夏事件的发生,巴林银行的败落,  相似文献   

12.
升华——1990:亚细亚 亚细亚,古闪米特语,太阳升起的地方。太阳升起,富有生机,带来活力,充满希望;亚细亚,ASIA,亚洲的英文译音,具有现代韵味,迎合人们对新潮的追求;亚细亚,符合中国传统老字号三个字的特色,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音短促,读起来琅琅上口。 1989年5月6日,在“九洲腹地,十省通衢”的“商都”郑州,冉冉升起一颗耀眼迷人的“野太阳”。那高低错落的造型,层次分明的轮廓,形式别样的玻璃层顶,加上一个挺雅的名字——亚细亚商场,恰如春风绽开的鲜花,艳在二七广场,香在亿万公众。  相似文献   

13.
论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前 《事业财会》2003,(5):18-19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连最基本的内部牵制制度都没有,会计出纳由一个人担当,票据印章由一个人管理,会计帐与物资帐常年不对帐,常年不盘点,总经理一个人说了算,筹资投资一人拍板,他的一句话使企业的所有制度失效,巨人集团的衰败、沈阳飞龙集团的“失踪”、郑州亚细亚的关门、广东国投倒闭等事件也都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守法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不足。像“亚细亚”的失败就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所致,尤其是会计控制制度的不健全。新修订的《会计法》对内部控制如此重视,那么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实际情况如何呢?本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20多年,体制的优化改革、市场的开放搞活,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不少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国际,经受住了市场的洗礼与考验。然而,市场是多变的,环境是复杂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十年后、二十年后、五十年后,这些目前来看盛极一时的企业能否仍然“健在”,甚至更强更大,值得深思。“郑州亚细亚”、“巨人”、“三株”、“爱多”、“秦池”……曾经一度响当当的名企、名牌,尤如流星,  相似文献   

16.
韦红 《审计与理财》2014,(11):35-37
正"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宣传几乎成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时间,郑州亚细亚集团声名鹊起,"亚细亚"现象令中国商界内外人士趋之若鹜,甚至引起了理论权威、政府高层的关注。确实,亚细亚集团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它走的是一条与传统经商之道相悖的现代营销之路;它采用的是先进的CI战略系统、别具一格的公关手段、新颖而又温馨的广  相似文献   

17.
管洲 《企业活力》1999,(5):28-29
郑州商界现在纷纷采取一种低价销售商品模式,即开“量贩”.目前已有丹尼斯、金博大的金客隆、商城大厦的新客隆、商业大厦的家家乐等几家“量贩”,眼下还有几家大型商厦也正在准备开“量贩”,“量贩”似乎成了世纪末拯救困境中商家的一剂良药。郑州这种一窝蜂式的“量...  相似文献   

18.
一家仅有50名员工的民营企业,依靠“专利保护群”,在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中令沃尔玛、百思买等13家美国商业巨头“俯首称臣”。这一被《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称为“中国企业状告沃尔玛、百思买第一案”的主角,就是常州市亚细亚吸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吴建社 《企业导报》2001,(12):32-33
<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尤其是大型零售商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商业资本在这一高速发展过程中,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资本扩张的本性必然带来商业资本的趋利性流动。从名噪一时的中原“亚细亚”大规模扩张开始,几乎所有的商业资本都蠢蠢欲动,一轮又一轮的艰难扩张冲击着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形成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1991 王遂舟     
这又是一个销声匿迹的名字。现在谈起王遂舟,有如谈论中国商业的史前史——虽然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不过短短三十年,但在最为关键的第三个十年里,王遂舟彻底缺席。1991年,亚细亚现象举国关注。六年后的1997年3月15日,郑州亚细亚商场总经理王遂舟宣布辞职。此时,亚细亚集团负债6.15亿元,资产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