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周勇 《企业技术开发》2003,(4):41-42,45
中国的民营企业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但其中占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的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银企合作未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大部分企业是自生自灭,更谈不上做大做强,目前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呼吁,银企携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创双赢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不能解决一个企业做什么,但是通过它可以了解一个企业为什么这么做和怎么做。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起步,日渐被重视起来,形成了一些可行的模式。但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又有企业外在环境的原因。通过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找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塑造中西融合的企业特色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产品质量是企业永存的生命,然而说容易,做就不容易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放任乃至社会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制定成长性战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我国微利时代的到来,加剧了国内大多数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在相同市场环境下的企业,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经久不衰,有些企业却举步维艰、昙花一现?原因固然有许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战略。  相似文献   

5.
企业兼并联合,是企业做强做大、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著名的企业兼并却以失败告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兼并失败?经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冲突是这些企业兼并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企业兼并中重视文化的差异并重构企业文化,是保证企业兼并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做大做强还是做强做大,一段时期有过一番议论和修正。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地都想把经济搞上去,自然要给企业,特别是一些经营状况好的国有企业施加压力,在追求GDP的昨天,政府首先提出了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做大做强的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原来不错的企业不颐市场行情和企业实际,  相似文献   

7.
读了《大败局》中几位悲情人物的兴衰史,心中不胜感慨,既为牟其中、唐万新、褚时健及胡志标经营企业的独特超常能力所折服,又为他们为成功所迷而忘却企业经营根本,最终导致事业大厦轰然倒塌而感到无比可惜。企业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但要使企业走向失败的原因无外乎几种,我们从这几位人物的变迁过程中可以粗略看出,做企业光靠机会与热情是不够的,做企业有其根本。  相似文献   

8.
<正>达尔文国际认为:物业企业发展与两个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严格的品质服务与正确的管理者。前者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后者才是企业能够保持竞争活力,长久稳健发展的根本。有一批正确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企业发展了十几年,也赚到了一些钱,但是并没有能真正地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企业,没有做大做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至今没有一个职业化的队伍,高素质的管理者。这个要素已经成为阻碍很多企业发展的壁垒。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培训。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跻身于世界500强的企业绝大多数为专业化公司,其中也有部分企业有过多元化的插曲,但最终“回归”专业  相似文献   

10.
399万元假帐是怎样造出来的□邹秉鸿□经过一年多来的整顿财经纪律和会计秩序,大多数部门、单位财经法纪观念明显加强,会计核算日趋规范。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企业我行我素、假帐真做的情况依然存在。今年我们在对3户国有工业企业的审计中发现,其中一户企业94—...  相似文献   

11.
以2003—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各省份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地区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机制检验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两条渠道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关系,且社会资本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之间的关系存在企业异质性,以上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小企业中的融资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银行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最愿意采取的融资渠道,但是大量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却只有少数部分可以得到满足,即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信贷配给”的主要牺牲品。本文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用Stiglitz和Weiss的“信贷配给模型”框架来分析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晓莹 《价值工程》2006,25(11):145-148
关系型银行业务中的银行和借款人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关系型银行业务的开展有助于实现银行与借款人双方的价值增值。关系型银行业务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角度,有利于指导我国银行的价值增值活动和开辟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 000家宁波中小微企业的调研发现,宁波小微企业众多,但这些企业很难通过传统融资方式获得银行信贷,供应链融资成为缓解宁波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手段。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旺盛,但小微企业实现供应链融资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供应链聚集风险高,小微企业高分散和高成本性与银行资本逐利性之间存在矛盾,缺乏完整的信用保障体系等。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加大对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扶持政策,银行要加强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设计,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常江红 《价值工程》2014,(2):143-144
改革开放以来,对比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支持却明显不足,完全不能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需要。过于简单、集中的金融体系在对待中小企业时明显缺位,而迅猛发展的国内影子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在监管规范的情况下,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银行利差反映银行业效率,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多部门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剖析资本账户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内在机制,并运用4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1996—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利差,法定型和事实型开放指数每增加一单位标准差,银行利差分别下降0.68和0.9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新常态下提升银行业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非利息业务,促进产品和业务升级,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弥补利差缩窄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具有融资功能。虽然立法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纳入出质范围,但是具备权利质押的法律构成要件。立法的缺失将银行的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对此可以通过类推适用、确立优先受偿权、设置质物价值追踪系统以及建立强制平仓制度等法律手段来缓释风险。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基层分支机构、股份制银行发展壮大、城市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大量迅速进入。本文运用HHI指数对县域、城市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发现在我国金融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银行业市场结构呈双向变化,县域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被削弱,城市地区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下降,市场竞争程度提高。信贷市场竞争程度不同导致信贷制度供给和贷款市场边界也呈双向变化,城市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就此探究了相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创新的措施促进高新区银行业快速发展,实施"速贷通"工程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更加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融资功能,推动高新区银行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