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公司原是隶属于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国有全资企业,2001年改制为国有参股企业。从2001年开始,企业历经二次改制,三年打拼,四次调整,提前五年实现了公司目标,2005年公司实现产值14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象公司)在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形势下,立足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产值首次突破9000万元,一举扭转了以前年产值一直在四五千万元的徘徊局面,2004年再次实现突破,创产值1.4亿元,实现利税近2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创产值近7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以做强做大为努力方向,以创新精神去研发新品,开拓市场,是金象公司赢得发展机遇的主要原因,其做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江苏企业管理》2007,(3):F0004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原名江苏省减速机厂),成立于1969年,位于历史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公司拥有中、高级研发人员60余人,固定资产1亿元,于2000年通过国际ISO质量体系认证,具有年产“金象”牌各类减速机3000余台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苏企业管理》2010,(6):F0004-F0004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原名江苏省减速机厂),位于历史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有中、高级研发人员60余人,固定资产1亿元,于2000年通过国际ISO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由国营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企业以年递增30%的速度发展.2009年年销售达2.6亿元,是当地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为国家二级企业,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原江苏省减速机厂,以下简称公司)先后进行了两次改制,企业经营机制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转换,尤其在企业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促进了企业经济的腾飞。改制改革前,企业年销售收入一直在3000—5000万元徘徊.而在改制后,在人员大幅度精减的前提下,2003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一跃达到9000多万元,2004年达到1.4亿元,利税近2000万元,企业出现了订货源源不断、生产热火朝天、员工心情舒畅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6.
2005年,在减速机市场更加严峻的环境下,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象公司)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利润同比增长13%。同时获得了“2005年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和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该公司圆满实现“十五”目标画上了句号。几年来,金象公司在改革改制的推动下,以自主创新为先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市场环境,都能保持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孕育着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自2001年由国营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公司以来,员工人数减少了,但销售额、资金回笼率等经济指标却屡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更新经营理念,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全面出击捕捉信息,不断创新营销工作。“市场为先”给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生产经营走上了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是国家机械工业基础件重点企业,也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化工部、水利部、电力公司减速机配套定点企业。近几年来,公司把“打造百年金象”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高层次、高起点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2003年将此纳入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中,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转变观念、优化思维、提升技能、变革创新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新的创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二次改制。存持续4年的改制期间,公司没有一次怠工现象、没有一封人民来信、没有一起员工上访。改制后,做到了劳动合同签约率、缴纳社保率和工会人会率3个百分之百:改制后与改制前相比。销售收入、利润、劳动生产率均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金象成功改制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公司较好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人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原是一家老国有企业。2002年后改制为国有参股企业,并实行全员身份置换。面对每年不到5000万的经济总量,面对价值多元化取向环境,面对没有风险准备的职工队伍。面对不进则退的竞争市场,公司党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党组织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1.
《企业科协》2004,(7):24-25
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非国有企业,是我国减速机、钢帘线机械大型生产基地。现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职工2616人,中高级技术人员300余人,公司拥有总资产4.1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27亿元,拥有产品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公司获得“国家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等称号。2003年,企业完成产值5.1亿元,利税858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山东企业管理》2008,(11):36-37
于传利自担任山东立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来,始终坚持“产品是人品,立业先立人”的精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不断超越自我,勇于改革创新,谱写了山东立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2006年公司实现产值1.2亿元;2007年公司产值1.6亿元,效益比2006年翻一番;2008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5亿元,全年预计完成产值3亿元,效益比2007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金象减速机有限公司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二次改制,产权结构实现了由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再到国有参股的转变。在持续4年的改制期间,公司没有一次怠工现象、没有一封人民来信、没有一起员工上访。改制后,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劳动合同签约率100%、缴纳社保率100%、工会入会率100%。改制后与改制前相比,销售收入、利润、劳动生产率均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江苏公司的专业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2007年8月在香港上市,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管理咨询与培训、互联网增值业务研发及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博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江苏公司的专业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2007年8月在香港上市,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管理咨询与培训、互联网增值业务研发及运营服务。公司一贯重视科技投入、人才培养和业务创新,IT技术支撑服务在通信行业内有较强竞争优势。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软件企业"、"江苏省骨干型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拥有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台湾省台市农用药剂厂是江苏省明星乡镇企业,创建1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强化技术横联,不断加大开发投入的同时,狠抓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推动了企业经济连年增长翻番,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企业逐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该厂1999年,实现产值10887万元,创利税982万元,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02%和105.5%,2000年1~7月份,又实现产值8558万元,利税72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和110%。企业发生如此巨大变化,工厂财会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根据企业管理状况和外部市场信息,努…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泰州市南郊 ,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海陵牌”集装袋生产城。这就是在全国同行业中产品产量名列前茅 ,质量、效益独占鳌头的出口集装袋基地———泰州泰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1 995年前 ,这家公司是个亏损上百万元、负债近 2 0 0 0万元的镇办小厂 ,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近几年来 ,在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诗怀同志的带领下 ,大胆创新 ,攻难克坚 ,终于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1 995年以来 ,该公司实现利税 2 6 0 0万元 ,其他上交及社会性支出 5 0万元。目前 ,该公司有员工70 0多人 ,占地面积 46 0 0M2 ,资产总额 46 0 0万元。预计到今…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任丘市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属股份制企业。公司始建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生产汽车暖风机空调通风管道专业厂家,已形成年生产30万套的能力,产值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张国林凭着卓越的胆识、超人的才智和“铁人”的意志,把20年前资不抵债、季度产值仅万元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减速机生产企业。如今的泰星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国家二级企业、中国500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之一,全国减速机行业的排头兵。公司已形成生产16大系列、上万种规格,年产20万台泰星牌减速机的规模。  相似文献   

20.
公司情况简 介河北华田食品有限公司位于藁城市南孟镇东只甲,注册资金301万元,总资产1320万元。公司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职工256人,主要从事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芝麻、杂豆的加工出口业务,是中国对日本出口辣椒产品数量最大的企业。2005年度出口量为1360MT,产值179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