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对近历史记载以来黄河下游河段河道变迁历史进行总结概括并重新绘制了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黄河下游河段按流向分为北、东、南三个方向。北流河道相对分散,形成了一系列三角洲沉积,有的已被沿岸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覆盖;东流河道在入海口处河道变迁频繁,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三角洲并持续至今。南流河道在摆动起始有多股漫流,经由淮河水系扩散,至苏北一带汇成一股由苏北汇入黄海并在苏北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三角洲。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黄河河口沉积环境发现:黄河入海泥沙堆积有极高的沉积速率,在沉积年份每年可沉积数十厘米至数米,可以快速向海淤进形成三角洲,而黄河行水期结束后,则无沉积甚至被侵蚀。研究结果表明,北至海河、南到淮河的大范围内沉积环境的塑造均与黄河有关,黄河与下游的滦河、小清河、弥河、潍河、淮河、射阳河等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华北平原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黄河中游“揭河底”洪水的发生成因以及对水文测报、河道形态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GIS空间技术将黄河流域2005年的经济差异状况展示在专题地图中。GIS空间专题地图显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梯度差异明显;人均GDP空间分布显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呈现"点-轴-圈"的空间结构模式;分段来看,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现状主要呈现出一种核心-边缘式的圈层结构,整体上沿黄河河道由下游往上,发展程度呈现梯度推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GIS空间技术将黄河流域2005年的经济差异状况展示在专题地图中。GIS空间专题地图显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梯度差异明显;人均GDP空间分布显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呈现“点-轴-圈”的空间结构模式;分段来看,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现状主要呈现出一种核心-边缘式的圈层结构,整体上沿黄河河道由下游往上,发展程度呈现梯度推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水闸在水利工程建筑中是十分常见的,当闸门关闭,可以拦洪、挡潮、蓄水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上游取水或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取水或根据下游用水的需要调节流量。水闸多建于河道、渠系、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本文对水闸的功用及组成做了详细的分析,为水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河中下游特殊的环境带来了特殊的旅游资源,为黄河中下游滩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河南黄河滩区的旅游开发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从整体上看,河南黄河滩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制度的缺失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创新资源产权制度,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健全旅游法律制度,促进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等成为必须。  相似文献   

7.
洪水保险是一项重要的非工程防洪措施.就国内外洪水保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以美国为例,对美国的洪水保险发展进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对中美两国基本国情差异的比较分析,探寻适应中国国情的洪水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框架.研究认为,我国洪水保险的经营模式应实施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为建立健全我国洪水保险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8.
河道治理事关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与水患防治。拦河大坝水闸的启闭是水资源调度和河道清淤调沙的直接手段。由于大多中小型水坝地处偏远,无人值守的水坝远程集中管理成为了河道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以STM32为主控,以ESP8266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轻量级MQTT通信协议,设计了1套拦河水坝远程闸门控制系统,可在河道梯级水坝实际工程管理中实现对水位、流量、闸门开合度等信息的采集、监测和远程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学的公共品理论出发分析,认为洪水保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政府介入洪水保险的必要性,认为政府应当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基本理论的研究、洪水保障基金的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洪水保险宣传和普及等方面对洪水保险进行介入,以确保我国洪水保险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尚德功 《全国商情》2013,(11):33-34
通过花园口测站和人民胜利渠的实测资料,分析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主槽冲刷(下切)对下游引黄灌区引水的影响,从有利于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改进小浪底运行方式的具体建议,意在恳请黄河主管部门搞好黄河防洪除害的同时,尽可能照顾灌溉兴利,让除害与兴利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996年8月发生在河北省太行山中南部地区的特大暴雨及由于此次特大暴雨所引发的京广铁路以西山前区河道的洪水行洪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2.
通过花园口测站和人民胜利渠的实测资料,分析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主槽冲刷(下切)对下游引黄灌区引水的影响,从有利于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改进小浪底运行方式的具体建议,意在恳请黄河主管部门搞好黄河防洪除害的同时,尽可能照顾灌溉兴利,让除害与兴利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丰"字型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黄河、长江、珠江三条河流和京广铁路构成一个“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丰”字的下端,而三条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发展较落后。实施“丰”字型发展战略,将三条河流的中上游和下游形成共同的经济发展带,可以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丰”字型战略的实施主要通过国家总体规划,区域内合作和创新,最终要依靠产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重绘了莱州湾古河道,结合弥河下游四个柱状样,分析了弥河下游沉积环境。通过ZK305、Hsh15沉积相分析了弥河下游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对Lz908粒度组分与粒度参数分析,结合C-M图对弥河下游沉积动力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BH2粒度组分与粒度参数变化,分析了弥河下游潮间带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弥河下游沉积环境经历了由稳定的陆域沉积环境到动荡的海陆交互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弥河在晚更新世与全新世河道摆动形成了弥河洪冲积扇,是现代弥河下游沉积物的来源。同时,历史时期古河道在钻孔柱状样中均有一定的反应。现代弥河下游沉积物粒度组分多以砂质和粉砂质为主,反映了现代物质的搬运能力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黄河治理现状提出黄河治理优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旨在充分发挥黄河自身的潜力,努力实现流域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优化,并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精细化管控,以求保持黄河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实现黄河自身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满足区域用水需求。借鉴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引流的原理,根据黄河水势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变化,在黄河中上游汛期引流并筑坝储水、储能。创新储水、储能模式,借助先进的抽水蓄能电站原理,将西北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转换成水能储存,构建储水、储能的综合体,形成水资源和能源生产循环系统,实现对黄河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并根据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来调节供水或供能,既可缓解汛期的洪水压力,又可在干旱年份或枯水季节供水、供能,缓解旱情。通过使用5G、智能技术、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对整个流域各河段的水情进行监测和调控,以实现流量的稳定管控,避免负面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作为大规模定制得以实施的主要措施的延迟策略.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供应商在实施大规模定制后,延迟策略对下游分销库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灾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洪水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对防洪减灾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洪水保险发展现状,从洪水保险的经营模式、承保主体、基金来源与管理、再保险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索中国洪水保险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资产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新制度,要留心资产核算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域广阔,天然水系复杂,随着泛洪区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洪水风险暴露也不断增加.2016年夏季我国南方遭遇了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洪水灾害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洪水风险管理再次被提上日程.本文将洪水风险与指数保险的特征相结合,提出洪水指数保险创新性设计,阐述了洪水指数保险的基本理论,将洪水指数保险与传统洪水保险相比较,研究了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险种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秋,陕西渭河下游地区发生了特大洪灾.洪灾给渭河下游流域人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对陕西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渭河洪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自然的原因,但也有人为的原因;有偶发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为了防患于未然,彻底根治渭河下游洪灾发生的隐患,建议尽快优先启动并实施渭河综合治理规划;重新审视评估三门峡水库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三门峡水库的蓄水位,减轻库上游地区的防汛压力;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落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减少渭河的泥沙量;加大对南山支流的治理,按"上栏""中护""下疏"的思路,对14条南山支流进行防洪保安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