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1999年由于持续高温,就我们常熟地区而言,最棘手问题就是俗称河蟹的“抖抖病”。因为此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有的甚至全军覆灭,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通过多次调查,总结以下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蟹抖抖病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一旦发生抖抖病是无药可治,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据我县近几年来一批养殖大户的多年摸索和实践证明,河蟹养殖期间发生的抖抖病不再担忧了.近年河蟹亩产可达125公斤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该养殖大户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提供养蟹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河蟹养殖业快速发展,蟹的病害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河蟹“抖抖病”最为常见,危害严重。我们经过反复探索试验,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可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具体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正> 我们南通市富民港良种场地处沿江地带,水资源丰富,近几年来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充实农民钱袋子,场领导组织开挖了1000多亩河蟹养殖地,养殖户近100余户,年产量近60吨,产值近300万元,成了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因此农民的养殖热情有增无减,但天有不测风云,从2000年以来在我们良种场相继暴发一种河蟹抖抖病,其来势猛,发病率高,传染快,死亡率高,据调查直接经济损失近50万元,有的养殖户甚至绝收,河蟹“颤抖病”目前是养殖户最害怕的一种疾病,使养殖户们有谈“抖”色变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正> 安徽省天长市是河蟹养殖重要地区,该市有1.95万亩精养蟹池,8万余亩大面积养蟹水域,1998年河蟹“抖抖病”在我市肆疟横行,损失严重。发病时,河蟹用步足撑起整个身躯趴在水边或水草上(也有的爬上岸),口吐泡沫,大螯下垂,浑身抖动,所以称为“抖抖病”。 由于河蟹“抖抖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掌握,虽然上海水产大学陆宏达等在《水产学报》1999年第Ⅰ期上撰文《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及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发现河蟹患了一种疾病,就是外表无病症,体表比较光滑,却行动缓慢。常见的病蟹往往爬到水边上,表现拒食,浑身发抖,爬行困难,不久便死亡。养殖户称这种疾病叫做“抖抖病”。近二年来,此疾病来势猛,发病重,死亡率高,损失惨重。特别是在养蟹时间悠久的老池塘发病较为普遍,在南通地区表现非常严重。使用多种药物防治效果都不太理想,严重发病的则全军覆灭。1、发病时间:一般在7、8、9三个月,8月份是发病高峰,两头较轻。2、发病范围:(1)自然苗和人工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前后期基本不发病。(2)养殖时间长的老池塘发病重于新池塘。(3)粘土淤泥多的池塘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 晶体敌百虫多年来在河蟹养殖中一直被视为禁用药物,而近年来我们在鱼蟹混养塘(以鱼为主),治疗鱼类寄生虫病时,发现许多用过晶体敌百虫的塘口,河蟹几乎不发病,成活率高。1999、2000年,我们在建阳镇李庄村对鱼蟹混养塘、河蟹精养塘用晶体敌百虫  相似文献   

9.
河蟹抖抖病,发病蟹一龄、二龄都有,但以二龄蟹居多,约占70%以上。病蟹在发病初期表现为食欲下降,严重时完全拒食,一般爬到池边浅水处或伏在水草上,肢体抖个不停,继而死亡。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约3—7天,检查病蟹发现鳃丝苍白水肿,有少量蟹黄,胃内无食物,手压腹部一般无粪便流出。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河蟹生长旺盛时期,常常出现规格在100g/只左右的“黄蟹”大批死亡的现象。据调查,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河蟹着毛病、颤抖病和蜕壳不遂症三病并发,其发病率高达20%~40%,尤以放养上年大规格幼蟹(即“扣蟹”)的发病率最高。1997年7月16日,我县大纵湖乡  相似文献   

11.
<正> 河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幼蟹和成蟹都能感染,是河蟹养殖中主要疾病,以黄蟹至绿蟹阶段为明显,尤其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蟹感染率为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容易发生此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病蟹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无反应,触角不敏感,经鳃部流出的水流缓慢,体表,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累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河蟹生活在水中,患病不易被发现,看到有死蟹现象发生时再采取措施,往往为时已晚。针对河蟹此种发病特点,我们总结了河蟹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水产养殖生产。一、寄生虫性疾病1.纤毛虫病1病原及病因:由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及斜管虫等侵袭所致。由河蟹放养密度较大、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13.
<正> 河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引起的,尤其以二龄以上性成熟的河蟹感染率最高。蟹种放养密度大,蟹池条件恶劣,长期不换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水化指标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4.
<正>盐城市盐都区是江苏省重点商品蟹产地之一,全区河蟹养殖面积12万亩,年产量1万吨左右,产值超10亿元。该区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病防原则,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河蟹发病率控制在6%以内,商品蟹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达100%,实现了生态环境、养殖产量、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将其养蟹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病原体表受伤而导致细菌感染引起。从病灶分离出多种细菌,属于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茵、螺菌和黄杆菌等,为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名特优养殖的迅猛发展,河蟹养殖越来越受到广大渔民的青睐。每年的7—9月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高发季  相似文献   

17.
<正>河蟹在天然环境里抗病力较强,且天然水域水质清新,有害病菌较少,不易发生黑鳃病。但在集约化养殖程度较高的池塘中,因放养密度大,投饵量大,使得水质变坏,河蟹很容易发生黑鳃病。  相似文献   

18.
一、纤毛虫病。病蟹鳃部、头胸部、腹部和四对步足有大量纤毛虫附生,少数为局部少量附  相似文献   

19.
<正>4月5日笔者接到我县龙集镇一养殖户电话,说他的蟹塘发现河蟹死亡现象,且死亡数量较大。5日下午笔者到该养殖户塘口诊治,该塘口净水面有13亩左右,平均水深在60cm,巡视一周发现100多只死蟹,病蟹腹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各地养殖的河蟹因蜕壳不遂而引起死亡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河蟹不能蜕壳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目前因对河蟹蜕壳的生理机制研究不够,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根据笔者近年来的防治经验,对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做一下剖析。一、蜕壳不遂的原因1.河蟹染病体质健壮的河蟹容易蜕壳,受伤有病的河蟹往往蜕一半壳就死亡。2.营养不足河蟹甲壳主要由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