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拱网消能工水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拱网是一种新型的底流消能结构,它具有优异的水力特性与消能防冲特性。本文结合模型试验对拱网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拱网消能工,可大大减小工程规模,进而节省工程投资。同时,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流态特性,可显著地减轻对下游的冲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佛汝德数底流泪能问题。  相似文献   

2.
拱网是置于消力池里的一种新型的辅助消能工,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都显示了其优越的水力条件和消能效果。本文基于系列模型试验,阐述了拱网消能工的水力特征,提出了拱网消力池初步水力设计条件。文中所述成果可作为设计拱网消力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泄洪消能技术的发展,主要从改进常见的底流和挑流消能方式;采用新型消能工;联合多种消能工等方面进行.此外还对宽尾墩联合消能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介绍其分类,消能机理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论证其消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邓水明 《水利技术监督》2024,(4):250-252+278
为了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拦河闸底流消能工型式,以龙穴拦河闸为例,分析相同运行工况下不同底流消能工的尺寸及工程规模。分析结果表明:当闸下跃后水深略大于下游水深时,与下挖式消力池和综合式消力池相比,突槛式消力池在满足消能防冲安全的前提下,其规模最小,可作为底流消能工的最优方案。这种分析方法对设计同类型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溢洪道多级跌水消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水工建筑物溢洪道消能一般采用挑流消能、底流消能、面流消能、戽流消能方式。部分工程采用挑流、底流消能时将水流通过渐变段、陡槽引至消力池进行消能。对于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对于溢洪道高程落差较大的地势,可以采用渐变段、陡槽、陡坡或跌水作为调整渠道比降的建筑物进一步完成消能。文章以山嘴水库为例,第二溢洪道堰顶至消力池高差14.5m,采用渐变段、陡槽、5级跌水逐级消能,设计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大河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该水库的大坝坝基和坝肩渗漏、坝坡加固、溢洪道总体布置、引水渠进口体型优化、低堰设计、底流消能辅助消能工的改进、弯道设计、金属结构设计等改建工程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模型试验成果分析和水力计算,系统地研究了低水头大流量枢纽泄洪消能工的流态、流速、时均压力等水力特性。提出了解决低佛劳德数、大流量水利枢纽坝下消能问题的新池型——小挑角跌坎+浅水垫消力池的消能措施,并对其工程应用效果、消能机理和水力设计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松月水库泄洪消能工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方案比较,用对称曲面贴角窄缝式鼻坝替代了扩散式挑流鼻坝,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原设计挑流消能方案中存在的电站尾水淤积、导流墙脚处掏刷严重等问题;取消了导流墙,节省工程投资。试验研究成果已被工程采用。  相似文献   

9.
溢洪道工程建设逐渐成为水利工程防洪、除险、加固设计和施工中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水利坝体大空间、高体量的不断提高,弯道陡槽溢洪道已然成为水利工程节省工程空间和体量、提高防洪蓄水能力等方面的关键。文章通过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龙屯水库弯道陡槽溢洪道工程试验方案:原多孔板消能试验方案及其改进的多孔板消能试验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三个方面:水流流态特征、速度沿程分布和消能工消能率等深入展开消能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各试验方案的消能效果进行了验证,为类似弯曲陡槽溢洪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清水河水库均质土坝两岸地形宽缓,地表多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黏土等特点,为满足水库泄洪消能时具有较好的消能效率,设计采用左岸岸边开敞式溢洪道方案。并结合库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溢洪道整体布置和结构体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论证结果表明:采用底流消能可有效避免下泄洪水对两岸的冲刷。溢洪道泄流能力和抗滑稳定均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溢洪道泄流、消能和防冲刷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一、工程概况六家煤矿主井井底水仓全长 62米。原设计为直墙半圆拱 ,中间浇筑混凝土隔墙将其分为甲、乙两仓。该水仓原支护采用锚、网喷1 0 0mm厚混凝土 ,加 4 0 0mm厚混凝土碹。锚杆采用Φ4 3× 1 60 0mm管缝式锚杆 ,网为1 0 #铁线编织的菱形网 ,底拱为 3 0 0mm厚料石砌筑 ,底拱与底板间采用C1 8混凝土充填。该工程于 95年 7月竣工后 ,使用不到一年 ,因碹体被破坏 ,底板臌起严重 ,于 96年 6月进行返修。返修后 ,使用不到一年 ,水仓又已破坏 ,不能使用。二、地质概况该水仓垂深 599米 ,围岩为泥岩 ,单向抗压强度 1 5 6~ 3 2 9M…  相似文献   

12.
导流洞改建为泄洪洞的情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十分常见,同时也给消能工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某水电站为例,提出了一种梯级内消能工,并利用模型试验研究的方式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梯级内消能工消能效果良好,对工程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在表孔溢洪洞末端采用挑流、消力塘、台阶式陡坡、消力池及泄洪渠等综合消能方式,通过连续四次消能,解决了泄洪建筑物末端因泄流角度、地形高差、水流归槽等因素而不能使下泄水流安全稳定进入天然河道的问题,解决了泄水建筑物末端水流消能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及所承担任务的分析,从工程总体布置、地基处理、消能工计算及结构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庞口防倒灌闸工程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5.
邢超锋 《水利技术监督》2024,(4):193-196+201
为研究沿海(江)水闸的消能特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与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二级与单级消力池水力特性差异,及二级消力池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沿海(江)水闸采用二级消力池较单级对消能率有一定提升作用,二级的优势更体现在对水流流态的改善效果上,可有效提升消力池末端及海漫段的流速均匀度,减小底层流速,降低冲刷风险。沿海(江)水闸采用二级消力池布置,可使内外河水位平顺衔接,改善水流流态,减轻闸下冲刷,对工程应用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
苏巴什水库工程行洪过程中,水库下游消能防冲建筑物遭受洪水冲刷破坏。针对消能防冲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冲刷破坏的原因,其次明确了加固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并依托水工模型实验优化消力池内辅助消能工设计,最终确定加固设计方案。水库在经历次年行洪后,加固改造范围没有冲刷破坏,河床未见明显掏刷痕迹,挡墙基础结构稳定,可知加固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某山区水库溢洪道泄槽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布置为弯道型式,且弯道段布置在高流速段,故溢洪道泄槽的流态控制和下游消能防冲是溢洪道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对比了原设计和前置掺气+槽底超高+阶梯的流速、流态、水面线分布等关键水力参数并考虑施工难易程度,最终优选前置掺气+槽底超高+阶梯作为溢洪道布置方案,所选方案具有流态控制好、消力池规模小、施工方便、节约投资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宽尾墩联合消能是我国的一项独立创新技术,消能效果好,多用于高水头、大流量、低佛氏数工程。我们结合工程实际,在国内率先将宽尾墩联合消能技术应用在湖南的几个中低水头工程上并取得了原型运行的良好印证。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溢洪道压强特性分析及挑流消能计算中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小流域淤泥坝溢洪道压强特性分析及挑流消能计算。建立溢洪道模型并划分网格,计算模型测点压强完成压强特性分析,依据水舌不同阶段的流速实现挑流消能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小流域淤泥坝溢洪道压强特性分析及挑流消能计算方法比传统方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0.
棉花滩水电站泄水建筑物包括3孔坝顶开敞式溢洪道及1孔泄水底孔,经水工模型试验论证对消能工进行了优化。溢洪道及泄水底孔分别采用收缩式及窄缝式消能工,大大地提高了消能的效果;对引起的雾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防护,解决了建在狭谷河段、泄洪量大的高坝泄洪消能问题,实际泄洪情况表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