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东娜 《企业导报》2012,(24):17-18
构建和谐社会中个人收入分配不只是经济层面上的问题,个人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当中的各种群体的收入水平,保持良好发展格局,扩大就业环境,改变垄断行业现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健全各种税务和法律制度,对各个层次的收入群体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调整,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4.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主要是解决社会成员生存层面的问题,社会保险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社会福利旨在提高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从运用财政政策手段的规模和结构,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体制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转轨时期财政决策较为艰难,经济运行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不均衡、不和谐等因素潜伏的风险,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分歧,政策取向再次受到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
科学分配观是对当前我国分配问题的系统性认识,旨在回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什么是科学的分配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分配等问题。科学分配观内含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静 《乡镇企业科技》2009,(19):100-101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要分析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以及和谐社会制度建构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分配不公。重点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角度,联系新制度经济学制度设计原理,探讨了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完善良性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弱势群体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政府应该成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主导力量,配合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弱势个体的主动性,根据不同的弱势特点,结合区域性特征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东房地产》2006,(6):30-33
实施廉租住房制度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居住权利的支持和保护,它对于密切党群、政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济南市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总体要求,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济南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干2005年出台实施了《济南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时,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有收入分配、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出发,应当着重把握六大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两个较为显的特点:一方面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也越来越明显。正因如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分配体制改革作为晕要议题之一,并详细确定了改革的原则、目标及步骤,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快速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和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作的重大决策,它是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及由这些偏差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纠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榕  刘胜群 《企业经济》2005,(11):109-111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房地产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房价上涨过快,市场过度需求,供给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地区房地产建设规模偏大等。科学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规律,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和科学理性的规划,使房产市场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对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解决广大群众的住房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缩小收入差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晓玉 《企业经济》2004,(12):11-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当前存在的社会弱势群体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现象,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从阐述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社会政策依据社会公正的理念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化解了社会矛盾,同时又增进了公民的社会福利,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向往与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者,“三个代表”其中之一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先进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而,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有:经济方面的矛盾,管理方面的矛盾,政治、文化方面的矛盾。应该采取解决矛盾的对策与措施是:以民生为本,运用经济措施调节矛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认识执政规律,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强法制建设,构建民主、文明、法治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社会不和谐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必须强化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这是实现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