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跨国移民流动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既涌现了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浪潮,也出现了不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潮流.不同流向下跨国移民的社会适应,不能简单地用“同化论”、“多元文化论”等指涉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理论加以解释.中国移居南非之新移民在南非社会中建构起了具有“桥与墙”双重功能的民族聚集区经济:一方面促使中国新移民出于工具性目的去主动了解移居国的相关状况,同时也强化了中国新移民自身的族群认同,使得他们普遍缺乏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的明确动机.因此,在民族聚集区经济的影响下,南非的中国新移民的社会适应呈现出“非零和型适应”和“多元适应”的二元化倾向.这种社会适应上的差异性体现在居留心态、社会空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以珠海为案例地,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配置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问卷和统计分析软件比较了中心城区与城郊居民,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居民群体,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对于公共休闲空间数量感知状况。研究显示:居住在珠海市中心城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居民感知到了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对城市的公共休闲空间布局满意,外来移民与本土居民对公共休闲空间的感知及态度没有明显差别。这些研究结论与西方的同类研究有诸多不同,表现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公共休闲空间配置的独特性。最后,文章提出未来中国城市规划与布局中要坚持以市民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增加公共休闲空间的同时改变当前众多资源集中于中心城区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谭华云  许春晓 《经济地理》2019,39(1):207-214,232
舒适移民成为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新动力。使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巴马盘阳河流域长寿乡村被建构为舒适移民健康美好生活空间的过程,揭示舒适移民驱动的绅士化发展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乡村人口结构、住宅结构、景观设施、经济产业、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及社区治理的转变,共同表征绅士化发展,也引发了"癌症村"现象、生活环境隐忧和主客冲突等负面影响。乡村绅士化并非均质发展,出现了无序绅士化、有序绅士化和新建绅士化。舒适移民驱动的乡村绅士化发展是多元力量共同构建、交换和互动的结果:长寿乡村为舒适移民提供生活场域,地方政府和商业资本主导乡村绅士化发展;舒适移民消费需求与生活空间实践形塑乡村绅士化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4.
武旻 《广东经济》2016,(9):76-79
通用航空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种旅游项目,是珠海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海高端服务业的代表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发展珠海通用航空旅游的意义和现实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珠海通航旅游要从政策顶层设计、产业协同、产品创新、人才培育、文化构建以及整合区域资源等方面着手,使通航旅游成为珠海旅游业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移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坎儿井生态文化、塔里木生态文化、草原生态文化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及其对生态移民效益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态移民与传统生态文化保持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深圳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在总体规模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涌现出多个知名跨国品牌。深圳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群体性成功在表象上体现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成功,而移民文化作为深圳城市的文化基色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移民文化的主要内涵契合了企业的创新行为,提高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管理能力。国际化经营丰富了深圳移民文化的内涵,并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倒逼作用。技术创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强化了深圳移民文化中的创新元素,移民文化、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化经营之间呈现出比较强的内在联系和互强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迁移意味着文化的流动、迁移.从这种意义上讲,丹江口水库移民就是一种从原居住地到安置地的文化迁移、融合的过程.这种文化迁移能否成功,事关移民在安置地是否"稳得住",而只有在移民"稳得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能致富",并最终达到完全融入安置地,幸福生活的目的. 一、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与移民文化的存在形态 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安置方式按安置地与移民原居住地的距离,可分为外迁安置与就地后靠安置;按安置移民的聚散程度,可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移民安置方式对移民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外迁安置的农村移民远离原居住地,不再经营原有的土地、山林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分散型安置的移民由于分散插组、插村安置,原有的文化组合被彻底打乱.这两类移民在安置地面临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群体组合,外界压力冲击比较大,他们不得不尽快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类移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完全陌生到逐步被同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刘颂新 《经济师》2010,(7):202-203
美国移民文化主要强调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竞争,讲究理性和实用,尤其强调的是个人的价值。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祖先来自世界各地。美国文化的形成就与这些移民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来到北美这片肥沃的土地。各种文化的交融和北美生活的叠加创造了美国独特的移民文化,而早期的移民文化为当今美国主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将主要讨论美国早期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其内涵。  相似文献   

9.
张少春 《开放时代》2014,(3):198-210
本文试图以"做家"来讨论移民家庭再造的过程和逻辑,展现流动的家庭如何在传统文化理想和跨国生活现实之间被塑造出来。移民家庭的实践建立在成员跨国移动的空间轴和生命历程的时间轴之上,表现为各种家庭关系被不断重组。本文以来自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移民在新加坡的生活为例,考察了夫与妻、父与幼和子与老这三对基本关系在不同时空环境和外部条件下,如何影响人们的策略和行为,产生了哪些特殊的家庭形式与居住格局。  相似文献   

10.
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小浪底移民安置影响区的基本情况,着重就移民安置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公共卫生以及移民安置对移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韧 《开放时代》2012,(1):144-158
本文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各种类型种族主义的发展和变迁,描述了在此期间种族主义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趋势,突出强调了种族主义产生的根源不仅来源于政府政策和教育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移民者群体自身。本文运用全方位视角,采用历时结合共时研究的方法,在细致分析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对加拿大现有的种族主义模式和思想根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探讨。其中,特别注意到了文化和宗教对不同种族中所产生的种族主义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处理移民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对中国可能会应对的移民和在华外国人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明代赣南的移民运动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两代是外来移民入迁赣南地区的主要历史时期,也是赣南客家社会文化形成的关健历 史 时期。因此,研究明清时期赣南的移民运动,有助于我们对赣南客家社会文化的形成及其历 史内涵作出切合实际的解释。以往关于赣南地区移民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清代的移民,而对 明代的移民只作简略的论述,以致赣南客家的早期历史不明晰。①这便是赣南客家社会文 化 未能得到全面解释的重要原因所在。事实上,无论就其移民规模、抑或是对赣南的历史影响 ,明代的移民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拟着重探讨明代赣南地区移民的具体来源、方式与分布 特征,以期廓…  相似文献   

13.
流动的社会资本——传统宗族文化是否影响移民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研究》2018,(3):35-49
人口城市化和城乡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研究宗族文化对移民城镇就业的影响,考察传统社会资本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以大姓占比作为宗族文化的代理变量,本文实证研究了作为社会资本的宗族文化与移民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宗族文化对移民就业有重要影响,它显著提高了移民进入低端服务业的概率,但没有提高移民进入高端服务业的概率,说明以宗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社会资本在低端服务业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对高端服务业发展则影响有限,这些结论在控制了城市间物理、行政距离和迁出地经济社会信息后依然成立。结合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和个人跟踪调查数据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宗族文化并非简单地通过同姓之间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影响移民就业,信任才是关键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城乡融合不能仅依托于传统社会资本,构建现代契约社会下的信任文化是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珠海市"浪漫珠海"品牌的研究,针对珠海需对外推广城市整体形象,对内注重城市的自身形象以及注重城市的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深入细致地进行城市品牌的策略分析,提出扩大"浪漫珠海"知名度的相关对策,为城市品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移民在地理上的聚集与对城市主体居民的隔离,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聚集与隔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表现,但总体而言,目前工业化国家的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移民的聚集与隔离情况。移民的聚集与隔离与其在迁入城市中的融合有密切的关系。梳理了有关移民聚集与空间融合的理论脉络与研究进展,探讨了国外移民聚集与隔离的理论对于我国流动人口相关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欢  钟超  刘秋荻 《新经济》2022,(2):10-12
"文化是引领企业勇往直前的发动机,是凝聚员工同心同向的核心力",成立二十八年来,交通银行珠海分行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交通银行珠海分行着力打造了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的高质量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塑人、以文聚人,不断增强干部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高质量文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社会林业理论与方法,对云南省异地移民扶贫开发(国际上称为环境移民)现状进行了调查,依据政府参与程度、经营管理方式,将移民开发划分为5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移民的扶贫有效性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首都的人们,总能或隐或现的感受到老北京特有的文化韵味,那老胡同、旧城墙、四合院就是寂寞无声的证明。虽然“原汁儿原味儿”的老北京人己属稀罕,新北京人则遍布天下;但一日京腔的“京片子”,没准与你一样都是移民族。区别只是前者是老移民的后代,而你则是留京不久的新移民。前几年,从大学流行开来的具有浓重京味的“文化衫”就透露出新北京人的文化底蕴。有人说“北京人打出的喷嚏、流出的汗珠都充满着一种文化味”。是啊,移民族中的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大院校来京的大学生,还有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男男女女,另一部分则是各国驻…  相似文献   

19.
范如国  李星 《技术经济》2011,30(2):81-87
利用重庆云阳县529户移民户的调查数据,对三峡库区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因素与其家庭劳动报酬收入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移民户的各人力资本因素(包括劳动力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健康状况、就业培训状况、劳动工作持续时间)与其家庭年均劳动报酬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家庭年均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会促使移民户家庭加大对子女教育的年投入和劳动力医疗年支出。  相似文献   

20.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