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外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不仅是必要的、合理的,而且是现实和明智的选择。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日渐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现行的外资优惠政策已经明显的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对我国现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魏浩 《改革》2004,(5):86-91
外资优惠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外资。我国现行外资优惠政策存在不少问题: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实力不符;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不符;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不符;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不符。因此,我国现行的外资优惠政策应进行战略性调整:依据聚集经济的原则,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结合培育各具特色的大都市经济圈;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育我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依据公平竞争的原则,最终形成基于规则型的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3.
浅析外资优惠政策竞争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的变迁 ,分析了外资优惠政策的实施措施 ,探讨了外资优惠政策竞争的效果和当前国际协调的态势 ,力求为我国今后外资优惠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外资的进入不仅补充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带进了市场机制,培育了竞争环境,促进了市场发育,但同时也造成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和一定程度的畸形。特别是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一个最具影响的关键问题,及时加以调整,已成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本文就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税收的国民待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现行涉外税收的特点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5.
叶峥  臧显文 《特区经济》1994,(10):27-29
<正>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企业所得税减免为主,辅之以进出口环节某些关税和流转税的减免,包括降低税率、法定减税免税期,巨额长期投资减免、再投资退税、某些基础行业的特别减免、边远贫困山区的特别优惠、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别减免,以及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放区等不同层次的特殊优惠。我国引入外资的目的主要有四:一是弥补我国经济发展时期资金的短缺;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通过外资的注入填缺补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四是借助大量外资企业的建立并参与国内的经济竞争,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提高内资企业对市场机制的适应能力。十多年来的引资工作实践证明,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引进外资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功不可没。不容置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还必须保留下去。但是,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引导外资流向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引资工作的目的相左,亟待完善。现就有关政策择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商向我国内地投资优惠政策本刊讯最近,国家经贸委为吸引外商向内地投资,出台了7项优惠政策:一、允许外商以货币、机器设备等实体及工业产权作为资本投资,实物投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工商统一税。二、对外资在合资企业中所占股份比例不限制。三、对外资投资年限不限...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外资的研究就从未中断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有关利用外资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作者通过对我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统计分析,认为影响外资流向的因素是基础设施情况、市场规模、生产成本以及包括优惠政策在内的各种社会经济的投资软环境,同时认为优惠政策在引进外资中重要作用已经减弱。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西部大开发中外资利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30多个城市的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以检验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确实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基本实现了在特定时期将外资引向特定地区的政策目标.作者以此为基础,对进一步调整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外资的研究就从未中断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有关利用外资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作者通过对我国利用外资的理论分析、统计分析,认为影响外资流向的因素是基础设施情况、市场规模、生产成本以及包括优惠政策在内的各种社会经济的投资软环境,同时认为优惠政策在引进外资中重要作用已经减弱。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西部大开发中外资利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都经济》2009,(4):9-9
北京将尽快研究制定政府成文优惠政策与“一事一议”优惠政策相结合的首都柔性优惠政策体系.促进外资制造业企业发展。近日召开的“部分在京外资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国家在当前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的号召,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科技产业的高度重视。总体上讲,我国对科技产业的发展是支持的,制定了相应的一些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初具规模。本文重点介绍我国现行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进一步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思路。一、我国现行对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行对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多,具体内容如下:(一)流转税l.对科研单位的技术转让收人免…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公布,标志着中国告别了内、外资两种所得税制度,实现“两税合一”。采用统一的所得税税率,由此,内资企业的税赋将明显减轻,外资企业在过渡期后将失去原来享有的“免二减三”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以地区差别政策为主的外资优惠政策将转化为产业差别政策为主的外资优惠政策。由于实行“两税合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是在80年代短缺经济时期制定的,它对引进外资、增加就业和内外资企业竞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出现了明显的负效应,对其进行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一、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1.在增值税方面,涉外企业购买国产机器设备退税,内资企业不享受该政策。  相似文献   

14.
提升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目标。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既可以产生技术溢出也可能导致技术挤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外资政策。本文以苏南地区为例,指出目前外资政策在推动苏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本土企业发展受到抑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富民与强区不相适应、经济高速增长难以持续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调整外资政策,逐步取消一般性的外资优惠政策,实行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改变外资企业普遍优惠制的政策,实行基于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差别化优惠政策;从单纯的政策优惠转向营造完善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用外资的同时迅速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21世纪,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为起点,以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慧 《北方经济》2013,(13):56-57
一、引言 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制定的,这些政策范围广、内容多,其中对地域性优惠和外资性优惠幅度较大、期限较长,在整个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具有特殊地位.这些优惠政策在调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我国现行有效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整合和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思路,为建立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优惠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实行了税收优惠政策.二十多年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今非昔比,现在我们为外资提供的应是更透明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培育公平竞争的环境,统一企业所得税法势在必行.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政策选择是:我国企业税率应调为25%~30%为宜;合理确定税基;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企业所得税法》的政策导向入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导向作用。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外商对我国的投资信心并没有改变,外资投资总量稳步上升,但投资的区域和行业结构都有所改变,中、西部地区和第一、第三产业吸引的外资比重逐渐上升,而东部地区和第二产业吸引的外资比重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丘璐  王玮  王红 《特区经济》2009,(5):252-253
外资并购的立法是否完善,不仅关系着市场结构的变化,更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本文首先对我国外资并购和立法现状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外资并购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同时,提出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在外资并购的监管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