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2016年9月16日1614号台风对厦门绿地的严 重影响,通过为期2个月对台风现场实地调研以及相关部门抢 险的数据统计,第一时间了解此次台风中厦门重要园林树种的 受害状况,分析树木在台风中的受损原因。台风灾害发生后给 厦门市的园林树木以及景观带来巨大的损害,因此对于厦门地 区园林树木受损原因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研究了受损原因后, 才可以在灾前以及灾后对重要的园林树木种进行栽培养护管 理,增加厦门绿化的抗灾能力以及灾后的及时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强台风山竹过后深圳大学后海校区校园内 园林树木的损伤情况,统计树种的平均风害级和风害指数,分 析深圳常见园林树木的抗风能力;并通过分析乔木树种形态和 材质性状与风害指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园林树木抗风能力 的关键性状。结果表明:1)大王椰子、酒瓶椰子和苏铁等单 子叶树种的抗风能力较强,美丽异木棉、南洋杉、幌伞枫、小 叶榄仁、荔枝、龙眼、垂叶榕、小叶榕、红檵木、叶子花和基 及树等常见树种也具有较好的抗风能力,而大叶桃花心木、洋 紫荆、黄槿、白千层、阿江榄仁、大叶相思和木麻黄等抗风能 力较差,在台风频繁地区谨慎使用;2)园林树木的抗风能力 与形态和材质性状密切相关,树木的形态性状相对于材质性状 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乔木树种的形态性状中分枝角、枝下高、 主干分枝数和枝条是否轮生与树种的抗风能力明显相关;材质 性状中木纤维长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与树种抗风能力 有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研究结果,从树种选择、规划设计和养 护管理方面给出增强园林树木抗风能力的方法和措施。本研究 可为易受台风侵袭的城市园林抗风树种的选择及绿地规划设计 和栽培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统计了 2008-2017 年影响福建省的风暴潮过程,分析了风暴潮时空分布规律、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现状以及风暴潮灾害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台风风暴潮灾害具有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的特点。此外,风暴潮影响期间,季节性高海平面、天文大潮和风暴增水三者叠加会增加风暴潮致灾程度。  相似文献   

4.
台风会对海洋水体及生态系统产生剧烈扰动,从而对海洋渔业产生影响。从讨论其影响方式和程度入手,首先对我国近海的台风风速与海洋水产品产量数据分别进行抽象建模,得到信号序列;然后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别进行变换分解,得到同时间尺度下的信息分量,并对不同时间尺度的两类信号相关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最大风速会对未来一年内的天然海水产品产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于该产量的中长期变化趋势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园林树木即具有滞流拦沙、水土保持作用,又能加快环境生态建设及良好生态恢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多重作用的绿色活性工程。本文探讨了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园林树木的服务功能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系统和城 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但是,多年以来,园林树种选择机 制和方法却缺少理论支撑,常常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上 海50种园林树种“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的 构建和17个性状变量因子分析发现,树种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 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形态上,树高决定了树木形态 和树冠大小,对小气候调节、径流调蓄、空气净化和消声减噪 等调节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叶片性状影响固碳释氧,以 及养分供给等生态系统过程,并最终反馈在树种种间服务差异 上。树种的文化服务直接与人类偏好相关,具有复杂性和特殊 性,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权衡与取舍。“植物功能性状-生 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为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树种规划提供了一 种客观理性的方法,便于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相应的 树种选择依据,以实现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定量化与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选取福州市西湖公园林荫空间为样地,借助ENVImet软件,引入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林荫 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如下几方面。1)树木叶面积指 数在所有时段均对林荫空间的降温通风能力起主导作用,降湿 效应在早上时段主要受乔灌草比例影响,其余时段主要受树木 叶面积指数影响。2)树木叶面积指数、灌木层占比与林荫空 间的降温能力呈正相关,与降湿能力呈负相关;乔木植距与冠 幅比值略大于1:1时,降温效果最佳;空间的通风效果与树木 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受树冠高度影响;随着灌木层占比和种植密 度的升高,空间风速呈下降趋势。3)降温降湿通风效果最佳 的组合方案为:选择叶面积指数高(6.6)的树木,乔灌草比例 为3:1:1,种植密度为12m。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设计策 略,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园林树木重金属的吸收情况,以北京市陶然亭公园、中科院植物园、紫竹院公园、马甸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和营城建都滨水绿道为样地,采用ICP光谱仪测定了8种园林树木叶片、一年生枝条以及相应土壤中重金属Cd、Pb、Cu的含量,并对叶片与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含量以及树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且因重金属种类而异;叶片和枝条中Cd含量排序为:紫薇>金银木>太平花>锦带>珍珠梅>紫丁香>木槿>砂地柏,Pb含量排序为:锦带>木槿>太平花>金银木>紫丁香>紫薇>砂地柏>珍珠梅,Cu含量排序为:金银木>紫薇>紫丁香>珍珠梅>木槿>太平花>锦带>砂地柏;树木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也不同,叶片与枝条中Pb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的Cd、Pb、Cu重金属既来源于土壤,也来源于大气污染。8种园林树木中,对Cd、Pb、Cu吸收量最大的分别是紫薇、锦带和金银木;紫薇和金银木同时对Cd和Cu、太平花同时对Cd和Pb有较强的吸收力,而砂地柏吸收力较弱。本研究对园林绿地选择富集重金属能力强的树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火炉山森林公园521棵6a移栽龄和633棵 10a移栽龄树木在“山竹”台风中的受损情况,分析了移栽 龄、径级和树高对各树种抗风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移栽 龄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树木的受损率;2)在6a移栽龄群落中, 立木的总受损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在10a移栽龄群落 中,立木的总受损率随径级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根系的稳定有 利于提高树木的抗风性;3)6a和10a移栽龄树木受损率均随着 树高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树高不利于树木的抗风性;4)在 不抗风树种中,各径级和树高树木的损伤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台风作为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巨灾风险证券化、巨灾债券已成为巨灾保险业大趋势的背景下,发展我国台风巨灾债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验证1989—2011年广东省43次台风其损失金额均服从帕累托分布,每年发生的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并利用CAMP模型和现金流分析对广东省的台风灾害债券做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1.
陈乾  史燕平  黄鑫 《技术经济》2020,39(11):127-135
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CEO的个人特点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采用2008-2017年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研究样本,结果发现:金融背景的CEO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更熟悉金融领域操作规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投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采用DID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显著。进一步地,CEO的这种影响在更能够发挥CEO个人影响力的低盈利企业和非“北上广深”地区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结论佐证了“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中CEO个人特点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为今后企业是否聘任金融背景的CEO提供新的思考,金融背景的CEO虽然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为企业带了一定风险,但也能够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比特摩尔庄园是美国“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的2个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之一。系统分析了庄园营造的专业理论、实践及社会背景、建筑与山水格局特征、道路系统及植物景观特色,以及项目中首次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极具代表性的“自维持”森林经营理念。研究认为:在本案例中,风景园林在面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等多因素影响的景观规划实践中,可以成功统领各相关专业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多重价值的、“自维持”森林经营理念在遍及美国国土的实践中证实了当初的前瞻性考量。该案例不仅影响和决定120多年来美国风景园林、森林经营等专业实践的内涵和走向,也将对中国的城乡生态环境修复与保育实践、生态智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在长征国 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突显。从文化景观理论视 角,以陕西省3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红 色文化景观游客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 客满意度具有正相关性,并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感知 质量与整体形象是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且相互影响;感知质 量包括景观、教育、服务3个维度,除旧址本体外,游客对景 观雕塑、景观装置、符号景观、文创产品与教育体验的感知较 高,是提升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整体形象包含认知、情感2 个维度,通过感知价值间接影响忠诚度。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尝试提出案例地提高游客感知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基于老年人视角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在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研究老年人所关注的影响园林植物景观的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使用SPSS 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5个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园林植物景观因子,分别为植物景观的基础框架、植物保健与文化、植物景观竖向设计、植物具有特异性观赏性状及植物色彩因子。本研究结果可对构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具有丰富的乡村景观,但其价值解读与评估方法还存在不足。文化景观研究以动态整体的视角解读景观价值,评估景观质量,准确把握景观特征和演进规律。欧洲国家的乡村景观研究起步较早,以维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延续历史文脉特征为重点的景观解读与评估方法有助于引导乡村可持续发展。从自然、文化、经济、社会与美学等方面梳理了乡村景观价值及其载体要素,分析了欧洲国家典型的乡村景观评估方法,以期为中国乡村景观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引发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导致了大范围的文化融合与趋同,这是“乡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的现实背景。以厦门市本地高中生与驻厦新疆高中生为对比研究对象,通过实施景观宜居及审美偏好测试,探讨2组人群景观偏好差异特征及其同化趋势。结果显示:1)2组人群文化特征的差异性和趋同性并存;2)2组人群对新、旧景观的宜居偏好差异显著,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对新疆交流生的影响更大;3)2组人群对于新、旧景观的审美偏好趋于一致,人员流动性减弱了新疆交流生景观审美价值的地域性。针对流动人群的景观偏好研究,凸显了城市建设中延续地域景观特色的紧迫性。研究结论对“乡愁”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发展方向的探讨具有积极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可提供促进心理健康的文化性生态系统 服务。当前,生物多样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多从“测量生 物多样性”维度出发,而以能够对景观体验者心理产生直接影 响的“感知生物多样性”为视角的探索尚且匮乏。面向城市居 民定向注意力的恢复需求,从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释义、注 意力恢复的机理解析出发,将高密度高异质性典型城市重庆作 为案例区,以城市中最能与生物多样性接触的“城市公园”为 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设计和使用者问卷调查,建构公园感知生 物多样性影响注意力恢复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感知生物多 样性与注意力恢复间的因果关联,进一步对与其相关的规划策 略制定、设计实践应用及接续研究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感知生 物多样性导向的疗愈性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深圳湾滨海公园为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使用者的植物景观空间行为偏好,为建设适宜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高质量城市公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人居环境领域,传统园林景观的“实景”之外,“虚景”也逐步进入了研究视野,如声景观、光景观、气味景观等,其相关研究成果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以及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回顾了虚景的相关研究,陈述了景观要素与虚景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热景观”的概念。热景观是园林虚景的一部分,既有可度量的环境性能(温度、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也包含了人的主观热舒适感觉,同时,还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诗画意境联系在一起,是住区热环境与风景园林学科的交叉领域。探讨了热景观与住区热环境的区别与联系,初步提出了热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成果应用。热景观的发展拓宽和丰富了景观的维度,也让我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建设风景园林、评价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