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学是时间——空间艺术,而中国古典小说更具有“空间性”艺术特征。其理论体系与绘画、园林等空间艺术理论融为一体,追求意象化、生活化、抒情化的审美旨趣。探寻这一理论新视角,有助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研究与品评,从而达到中国古典小说传统与现代、理论与批评、继承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园林作为居住空间的特殊品类,是传统社会重要的女性教育空间,在园林画中多有体现。以传世的园林绘画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史料,从女性的自然常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3个方面探讨园林空间对于古代女性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的作用。可以发现,园林空间在古代女性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女性认识自然世界的窗口、学习生活技能的场所,以及提高文化和艺术造诣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17—18世纪的“中国风”促进了中国园林形象在欧洲的传播,并见证了中西园林的跨文化交流。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造成了欧洲人观看中国园林时差异的目光。通过还原此时商业与宗教传播路径中以及英国自然风景园变革背景下,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再现的特点,辨析其背后的主客观动机,分析欧洲视野下中国园林形象衍变历程,从而揭示中英自然式园林的“貌合神离”之下蕴含的中西方在自然观念与审美上的本质差异,以及误读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视镜是人们观察研究事物的视角和语境。迄今为止,传统的中国园林研究视镜大多是聚焦于园林空间之内,通过对园林实景要素及其艺术形式深入分析,来透视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大视镜是对传统视镜的拓展与创新,是把造园活动置于更广阔的环境体系、更多层的历史维度、更丰富的类型形态等大视域中,以更加包容和完整语境的进行思考。以大视镜来观照无锡寄畅园,可以更清晰地揭示其独特地位,及其在锡惠文化景观体系中古今一脉相承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文人园林定型的关键阶段。揭示宋代园林生 活、空间组织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是理解文人园林审美的重 要基础。以宋代典型的园林活动“西园雅集”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历代西园雅集图文解读,提取“观书”“作画”“抚 琴”“题石”“说经”5类诗情画意园林活动和相应场景要 素、组织方式等共性图像符号。进而纵向对照西汉至唐代知名 的雅集活动模式,归纳了西园雅集在活动人群上的儒道释兼 容、活动类型上的诗画禅意、空间上的集群串联式结构、审美 上的主客体融合等文人园林雅集特征。对理解园林活动对中国 园林空间组织变迁上的影响,有着积极的理论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6.
同属东方园林体系的中日园林,都是优秀的园林艺术,虽然两者本质上都是自然山水园,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思想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情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中国古典园林有“无园不石”之说,深受中国造园思想影响的日本园林。对于石头也是喜爱有加,发展出了著名的枯山水石庭。可见置石在中日园林造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中日园林置石手法的不同进行比较,旨在从造园要素和细节入手,分析中日园林的风格和内涵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园林“立意”中部分问题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和模糊之处。研究结合传统美学、艺术理论及审美心理学,对园林立意的内涵、表达方式和达意的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园林创作中“立意”实指“创立审美‘意象’”,所立之“意象”包含“意”(情感、思想)与“象”(形象、景象)两部分,二者在审美中是高度融合、不可分离解析的整体。园林“立意”主要由山水等园林语汇“象征性”表达,又辅以其他艺术门类的语汇外化。在园林审美中达到“意会”的理解层次即算“达意”。  相似文献   

8.
围绕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山水园艺轴布局设计,结合园区总体规划和场地现状情况,运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提出了“画中山水、诗意田园”的景观立意,提炼出“山、水、林、田、屋”五大造景要素,采用“延山、引水、布田、营林、接屋”的手法进行规划布局。重点对“延山”手法在深化设计中如何承接总体规划要求、划分园林空间、引导游览路线、限定视线范围及营造局部小气候等,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引水”“布田”“营林”“接屋”等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传统园林文化内涵、表达传统园林意趣作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空间中,光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景观要素成为园林空间营造与表现的手段,使园林空间更富于美感,更具层次感。基于“光景”的概念,以古典巴蜀园林为例,分析自然光影在园林空间中的3个作用,即界定空间领域、引导空间秩序、营造空间氛围;并从遮光、透光、反光、折光、聚光和剪影等方面研究光景设计手法,以期对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光景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郭庄及西泠印社2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3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思颖   《技术经济》2022,(8):84
中国传统公共园林由士绅官员、文人墨客、地方民 众等历经千百年共同建构、感知,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的景 观偏好。以西南边疆云南省省会昆明的西山-滇池-大观楼传 统公共园林为例,整理描写其景观特征的330篇古代艺文, 通过Nvivo软件,运用扎根理论从五感角度分析艺文内容, 并对艺文景观偏好进行三级编码。研究发现:1)视觉景观 在艺文中出现的占比最高,听觉、触觉、嗅觉次之,分别为 99%、36%、24%、7%,视觉和听觉同时出现的艺文占比 高达35%;2)“山水楼”是中国传统公共园林重要的景观偏 好模式,蕴含了中国传统公共园林营造智慧和中国人集体景 观审美意识。昆明“山水楼”模式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在西 南边陲地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龚珍 《技术经济》2020,(12):141
古典园林存在着2种主要的观景模式,其一是谢灵运为代表的“登高静观”,审美主体在登临高平位置后自上往下俯瞰,获得的是以片区单元形式来呈现的低分辨率图片式全景视野,偏重于自然景观的雄壮气势;另一类是陶渊明为代表的“低地行观”,因主体的移动而获得流动的视野和动态的景观,主体因更贴近于景物本身而能捕捉到景物高分辨率的细节,取得的是各个面向的身体美学与小尺度的优美景致。谢灵运与陶渊明式观景模式一前一后影响了古典园林中的观景及景观呈现。此二者主次关系的变换发生在中唐时期,柳宗元的“旷奥两宜”标志着贵族时代审美影响力的减弱,促成了园林结构内部景观要素的重组,并拉启了古典园林世俗化的“江南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造字法蕴含着先民认知事物的思维方法,汉字造字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表意符号的设计思维过程。把汉字造字与园林艺术的造景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它们在设计思维和方法上存在很大程度的一致性。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思维方法,有益于理解和欣赏传统园林艺术,也有助于现代园林艺术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既 是社会形态演变的外化,也是历史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折射。 从风景园林史学与美学的双重视角,解读桂林山水园林的审美 历程。研究发现,桂林山水园林审美文化的发展可划分为寻形 赋情、重理塑神和意蕴相生3个阶段,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 层累性,是人文性和艺术性不断递进的过程。其园林审美特质 表现为以自然为本源、整体的环境观和丰富的审美联想。研究 为桂林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及当代城市风景建设提供一定的理 论支持,并对岭南风景园林史的完善具有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园林作为一门四维艺术,一旦生成,实非为最佳状态,还需“后熟”的过程:物与物之间的磨合、交融,形成有机整体的生态环境;时间能使原艺术再生长,丰富并扩展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物景量之积累向意境质之飞跃。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三方面阐述时间的物景表现:将园林空间意识纳入时间进程,展现植物林相之美、建筑造型之美和山水天然之美;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天合之境三方面详述时间的意境表现:时间丰富园林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作用于万物的自然神来之笔,与自然天合共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类重要的新兴园林形式,城市展园是通过园 林样态来呈现城市原生文明。作为城市原生文本的次生营造, 母体城市文明特征在相异时空的次生转译和次生形式对原生状 态再现的方法和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价值。从原生文 本次生化的视角,解析城市展园实践,探究城市展园发展历 程,解析营造手法特征,归纳城市展园的设计次生化内在本 质。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滁州园为例,阐述滁 州园的次生化设计手法,从凝练母体城市的山水环境意向,探 寻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要素组织景点,总结展园将滁州地理、故 事及人文特征浓缩在园林的手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总结城 市展园的设计方法,以资后续研究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