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部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从各省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两个角度来考察,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因子分析法来比较分析中部六省城市化水平发展态势,并对影响中部各省城市化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加速中部六省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期国家支持中部六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中部六省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步伐,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河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有独特优势。本刊特编发了记者采写的一组有关河南省三个地区如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的文章,以表示我们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期国家支持中部六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中部六省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步伐,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河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有独特优势。本刊特编发了记者采写的一组有关河南省三个地区如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的文章,以表示我们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期国家支持中部六省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中部六省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步伐,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河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有独特优势。本刊特编发了记者采写的一组有关河南省三个地区如何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的文章,以表示我们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吴九兴  何丹 《科技和产业》2023,23(10):80-87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均衡发展对构建国家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利用2010—2021年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考察中部六省的经济规模、增长速度、人均GDP、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城乡收入、城乡差距等的变化趋势与特征。研究表明:(1)中部六省的经济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但数量差距在扩大;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率在整体上呈现降速趋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湖北、安徽、湖南的人均GDP的增长较快,而河南、山西、江西的人均GDP增长较慢。(2)中部六省中除湖南外,其他五省的常住人口规模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部六省的人口密度除湖南省比较稳定外,其他都具有波动性特征。(3)中部六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别较小,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上是缩小的,但山西、江西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个别年份波动较大,存在回弹的现象。最后提出积极寻求基于资源优势和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推动以区域创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多层级政府模块、政策体系模块、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三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政策体系评估框架;其中多层级政府模块包括中央政府、省级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政策体系模块包含政策目标组合、政策工具组合和政策客体组合,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模块是指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本文以上海市为样本,对该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政策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培育机制,构建了产业培育政策体系综合指数,验证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部六省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中心地带。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发展,西部也已在大开发,中部地区却逐步成了“塌陷区”。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多方投资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本文主要从这方面用博弈分析法论述这个发展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中部六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出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部六省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排名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最后根据各省份发展的特点分析出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芳 《特区经济》2015,(1):72-74
中部六省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量大幅增加,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是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转型的关键。采用Laspeyres因素分解法对中部六省2005-2012年的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六省能源消耗强度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六省效率份额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结构份额增加能源消耗强度,但趋势出现好转;中部六省能源消耗同质化严重,最后指出错位发展、突出优势是中部六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韩世锋  程旖婕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99-208
随着2023年补贴完全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从财政支持转向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在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和技术创新政策,然后使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迅猛发展,且在重点企业和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中更为注重技术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对于市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存在专利维持时间不长、市场价值不高、地区或申请人不能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就此提出国家细化技术创新奖励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领头企业示范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查理 《特区经济》2014,(9):189-190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三大矛盾:一是规模化应用与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二是规模化应用与补贴配套政策不完善的矛盾;三是规模化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的矛盾。土地资源紧张和充电设施需求不断增大的矛盾迫切需要创新充电设施建设方式;优惠补贴政策需要从购买环节延伸至使用环节;需要完善"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商业模式,解决了新能源车主买车时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3.
闫丽霞  陈卓 《科技和产业》2023,23(24):34-40
政府补助作为国家引导扶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效果和机制观点并未统一。选取2010—2020年沪深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研发投入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具有提升作用,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邹亚丽 《科技和产业》2019,19(11):80-84
为了研究在新的经济战略格局中,中部地区经济逐渐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市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呈"U"型的演变趋势;区域投资水平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河南和山西两省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各种产业协作促进经济发展;湖北省的地方财政支出政策有待改进和优化;湖南省需要合理优化市场规模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江西省需要发展具有江西特色的经济产业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安徽省应加强了财政收入对其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以及浙江省的经济增长数据,构建多元虚拟变量分布滞后模型对国家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政策出台后,不同政策变量对三地市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别,其中中央补助收入在上海和江苏的经济增长弹性显著提高,但是中央补助收入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有所下降,同时中央转移支付与税收返还政策效果存在时滞。最后提出了结构上调整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While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subject to a wide range of economic reforms since 1978, its capital account is still restricted. The issue of capital account convertibility is widely debated both in China and by foreign observer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capital account by constructing new indices for China’s financial openness. First, we construct alternative indices, both of which suggest that China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its financial openness, albeit beginning at very low levels in the late 1970s. Then, we construct an index for financial opennes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from 2000. As expected, the eastern provinces exhibit much higher levels of financial openness than the province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country. Taken together, these indices enable a clear overview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financial openness across time and are well suited for future studies on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f financial opennes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aximum energy efficiency level and th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s in each region in China that can be practically attained at curr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s. Most of the nation's energy efficient provinces are found along the coast of southeast China, while most of its least energy efficient provinces are in the hinterland that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and which depends heavily on coal consumption. China's low efficiency in energy resource allocation stems from its secondary industry, which is handicapped by the lowest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most striking regional differentials. A comparis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shows that the provinces being compared in this study differ tremendously i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abundance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that the other factors are only adequate, rather than necessary, conditions. It is imperative to rectify the behaviors of provinces in balancing local energy allocation, to channel energy resources to energy efficient provinces, and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as a whole. When taking energy‐saving steps, provinces must take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both the national and local factors that affect energy efficiency. Furthermore, it is unrealistic for China to set a unified energy saving goal for different provinces. (Edited by Xinyu Fan)  相似文献   

18.
张梦婷  叶楠  范黄健 《科技和产业》2022,22(12):364-36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用户评论的文本挖掘能够明确消费者需求、把握产品优劣特性,从而促进市场良性发展。聚合多家汽车网站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在线评论数据,在情感倾向分类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结果显示: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情感倾向呈积极;用户在新能源汽车的空间舒适性、外观和驾驶感受等方面积极体验较高,尤其对其代步出行、外观及空间、节能环保等方面认可度高;而消极体验主要体现在续航能力、舒适性、内饰做工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尤其对内饰做工、电力消耗等方面颇有微词;进一步的LDA主题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动力、外观、操控、空间、节能环保等优势特征显著,但其智能网联、内饰做工、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劣势较为突出。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及营销策略优化建议,以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助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朝林 《科技和产业》2007,7(10):25-28,3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既遏制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极大的障碍。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根据新情况,反贫困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质量、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实现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并重;三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四是改变国家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