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FII制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资本项目尚未成熟、本币未完全自由兑换的条件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的特殊通道,更是中国完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本文由激励理论和控制监督两大假说出发,探究了QFII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QFII的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改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评价及信息披露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中外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和法律法规,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选择信息披露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三项评价指标,依据实证调研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初步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及信息披露指数上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分属不同行业、第一大股东性质不同、分属不同省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总体偏差,信息披露指数比较低。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注册会计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告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现状更令广大投资者担忧。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分析公司的内部治理入手,强调公司产权明晰与激励机制等措施对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目前从外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外部治理的市场角度与政府监管角度,利用案例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在构建外部治理信息披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外部治理信息披露的若干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袁琴 《中国外资》2009,(8):116-116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运行的关键,公司治理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002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OFII制度,引入QFII后,大量的国外资金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必将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瑞君 《财会学习》2019,(20):35-36
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财务信息披露把自身的信息向外传递,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把自身财务信息准确披露出来。本文对上市公司治理对财务披露质量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黄  徐飒  沈航 《时代金融》2014,(5):195+209
本文对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下,以环保信息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影响环保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而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对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国情,并不能单从实证结果来判断其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对此应倡导并保护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适当减少经理人员单方面承担责任的顾虑;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信息披露中积极作用;实现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真正分设,促进公司独立化运作;逐步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进一步推进自愿性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9.
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司治理重要的外部监督机制之一,信息披露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因此,要提升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强化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成为关键;要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应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茜  彭珏  左永彦 《会计研究》2012,(7):39-47,96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现了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遵守和执行,同时增加了公众对上市公司行为的了解;反过来,这将促使上市公司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本文在给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定义的基础上,采用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年报和独立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即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同时研究验证了公司治理具有增强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的出台提供了证据支持、为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在沪市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2009-2011年的年报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同时从公司治理角度选择了5个可能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了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旨在为我国上市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firms that the Korea Exchange claims have made unfaithful disclosures. We find that such firms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stock price returns, suggesting that their managements exploit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volved in unfaithful disclosures to expropriate shareholder wealth. Our evidence shows that firms with higher management ownership experience a smaller decline in stock returns following notices of unfaithfulness, implying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ld improve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thus eventually help mitigat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ssociated with investors’ lack of timely and correct information. An evaluation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 direct measuremen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nfirms our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熵权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公司总资产的大小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较大影响;而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人数、流通股比例以及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率等指标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很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2010~2011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角度考察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能够对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要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有必要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本研究也说明产品市场竞争并不能解释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加强以沪深交易所为主要依托的一线金融监管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4—2018年沪深交易所处罚公告数据,探讨了一线金融监管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由于沪深交易所天然的信息优势和治理效应,一线金融监管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治理水平,该作用效果受到被处罚次数和公示单位的影响.(2)机制检验表明,一线金融监管还具有外溢效应:可通过引发媒体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从而实现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目的.(3)2017年修订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一线金融监管效果.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一方面丰富了金融监管、信息披露、内部治理效果这些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旨在通过检验一线金融监管的治理效应,为政府职能部门\"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商业银行上市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问题是困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虽有所改善,但治理效率仍然低下。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迈入上市公司的行列,为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治理效率提高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丹  孙鲲鹏  高皓 《金融研究》2015,485(11):188-206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 “股吧”讨论这种“用嘴投票”机制能否发挥治理作用进而促进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业绩预告。用上市公司股吧中的发帖量、阅读量和评论量来衡量投资者“用嘴投票”的参与程度,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参与度越高,管理层进行盈余预测自愿性披露的概率越大,且更愿意及时披露业绩下滑等坏消息。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是通过对股价产生影响、引发监管层关注和招致媒体报道这三个渠道对管理层产生预警进而发挥治理作用。且这一治理机制在管理层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可能性越大、公司中小股东户数越多以及论坛的讨论内容越负面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丹  孙鲲鹏  高皓 《金融研究》2020,485(11):188-206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股吧\"讨论这种\"用嘴投票\"机制能否发挥治理作用进而促进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业绩预告。用上市公司股吧中的发帖量、阅读量和评论量来衡量投资者\"用嘴投票\"的参与程度,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参与度越高,管理层进行盈余预测自愿性披露的概率越大,且更愿意及时披露业绩下滑等坏消息。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是通过对股价产生影响、引发监管层关注和招致媒体报道这三个渠道对管理层产生预警进而发挥治理作用。且这一治理机制在管理层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可能性越大、公司中小股东户数越多以及论坛的讨论内容越负面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沪深股市高管交易行为信息披露,在对高管卖出行为短期市场效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管买入、卖出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及其产生根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高管买入行为有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而卖出具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并且交易量越大、日内交易次数越多,市场效应越强烈.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导致更强的买入市场效应,而法制环境抑制了买入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利益.为了使企业相关利益者了解企业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企业必须披露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意识.因此,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时,应披露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职工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并在年报附注中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编制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