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卫  银路 《技术经济》2016,(8):38-44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将以追求知识和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司托克斯二维象限模型,转变为以科研活动和产业转化活动为目的的新二维象限模型,即新型研发机构的巴斯德象限取向模型。明确了新型研发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厘清了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传统“线性模式”已难满足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巴斯德象限”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实践要求,我国科研机构应重新认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功能定位、创新资金、创新环节、创新评价等实现有效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丰富,将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多个省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明确其组织属性和特点,梳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主流治理结构,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模式、治理模式和成果转化模式进行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模式上,结合宏观的政策环境以及具体的市场环境,把握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现状,对此展开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出台以来的新政策,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及主体调研,分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实过程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新政策与中观层既有政策冲突、新政策缺乏微观层配套细则且落地困难、新政策下一些疑难问题仍难以突破。建议出台中观层、微观层配套政策及细则,加强政策权威解读与宣传,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研发投入方面,研发经费支出与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政府支持方面,专项补贴和税收减免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在组建性质方面,企业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高于事业单位型新型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6.
为加深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解,基于过程分解的视角,提出了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的5种类型,认为观念老化、信息沟通不畅、知识产权不明晰和技术水平不一致等因素都严重阻碍着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的推动效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该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意义深远。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对巴斯德象限进行再发展,构建符合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征的新巴斯德象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使命-结构-行动"3个维度展开剖析并凝练其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注重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孵化、注重财政专项支持与民间资本并举、发挥考核评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引导作用等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对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逐步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然而其学理认识还存在较大缺口。本研究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部分西部省市承接产业转移典型项目的案例研究,分析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催生产业转移形成的新模式和核心动力。研究发现,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产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主要表现为增量产能转移、算力数据转移、延链协同转移、成果孵化转移等四种新模式,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驱动力、分工重塑力和制度作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移的实现路径模型,为西部地区通过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技术转移理论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然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许多问题,其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从技术转移的理论入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丹麦公共研发机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技术转移是公共研发机构进行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技术转移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欧盟国家之一,丹麦公共研发机构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首先介绍了丹麦关于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公共研发机构的概况以及丹麦国家技术转移协会,并分析了丹麦技术转移中心的全职人员数量和知识背景情况;然后研究了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转移的具体情况,包括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的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协议数量、有效的专利许可数量和专利许可收入这6个方面;最后,指出了其对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煤制烯烃技术为案例,构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结果发现:DMTO成果转化是由政府推动,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大量风险投资,以中试和工业性试验改进技术和积累实践经验,采用创新技术服务模式从事科技项目转化的模式。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结构设计包括4个主体:政府运用政策引导使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研发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成果原型,并为中试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改进成果;企业主要在政府引导下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建设进行风险投资,以资金为纽带带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主要基于成果原型进行技术优化、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DMTO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力量,为中国大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范式。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我国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重点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进行了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功能定位体现政府导向、治理模式去行政化、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政产学研高度协作。在协同创新模式上,主要分析了合作建设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合作服务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是投入机制、收益机制、运作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耦合。在新型研发机构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3)
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现实中创新创业者却遇到信息不对称、融资难、服务不到位、入市门槛高等困难。以浙江省为研究视域,剖析创新创业者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与问题,并借鉴海外解决成果转化与创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提出健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江苏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待完善、产学研结合形式和途径仍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探讨了江苏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和建设方案。基于江苏省研发机构建设现状,结合国内外研发机构发展经验,提出了江苏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探讨了江苏研发机构的新内涵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重点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进行了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功能定位体现政府导向、治理模式去行政化、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政产学研高度协作。在协同创新模式上,主要分析了合作建设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合作服务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是投入机制、收益机制、运作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耦合。在新型研发机构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提炼和总结,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不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视角界定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并对其进行生态系统隐喻,提出生态学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的三种新模式,即高校种群与企业种群协同开发模式、高校种群、企业种群交替主导动态转化模式和政府种群引导、多种群协同转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英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并实施了两大举措:一是成立了英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是构建了高校产学研创新体系。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路径有三: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国家关键领域的重大产业攻关;二是以高校为本,实现创新高地的科技成果与经济相结合;三是坚持功能联动,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新时期我国应从构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校企业化运作技术中介机构、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人员队伍建设、深化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改革等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