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估指标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依存和影响关系。考虑到评估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运用DEMATEL-ANP方法,从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策略、环境3个方面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物质条件是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军民融合的重点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二者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企业,而企业内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对军民融合的适应性是其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初步迈入中等级别,但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军民融合区域层面评估是关系军民融合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也是军地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国内外尚未有成熟的、可借鉴的军民融合评估模型的情况下,基于BSC等西方绩效评估先进理论,构建一个区域层面的军民融合绩效评估体系,包括三级指标库及BSC战略地图。将军民融合区域战略目标分解为4个维度,即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每个维度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内部因果逻辑关系,以期为我国军民融合评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是推动我国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丰富的异质性资源,可以有效促进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借鉴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以关系深度、关系广度、关系高度为代表的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耦合共生与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模型,通过对收集的304份军民融合新创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对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耦合共生在军民融合社会关系网络与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间发挥中介作用;创业导向显著调节耦合共生与军民融合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防工业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也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集中体现。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问题,指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最后,借助模糊集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和先导领域,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未来,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目标定位、规划引领、机制设计、重点领域等方面已逐步清晰。在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从军民用技术特性、产业组织形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出发,深入总结比较分析军工优势技术溢出、民用先进技术转移、军民技术双向循环3种军民科技融合模式,有助于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6.
国有军工企业与民营军工企业都具有通过产权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再创新的内在需求。但因制度惯性、技术基础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在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二次创新技术路径,其演进过程和创新功能值得关注。基于我国248家上市公司1992-2019年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对国有军工上市企业和民营军工上市企业两种路径军民融合再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系统GMM回归。研究表明,民营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市场价值强于国有军民融合企业。最终,在分析军民融合二次创新两种路径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战略基础研究领域中探索新型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国立科研机构一直沿用的绩效评估体系已成为束缚科研人员发展的桎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已刻不容缓。针对战略基础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要求,对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民融合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解决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问题,可以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形成.文章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从外部环境与企业自身能力两个角度研究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从众多因素指标中,结合军民融合企业特点,以融资风险水平为结果变量,分析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管理者素质、外部研发环境与军民融合建设水平五个条件变量的要素组态对融资风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并处于军民融合建设水平较高的环境中,能够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企业规模会对以融资风险水平为结果的组态要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已经把较为单一的军品生产发展策略进行了改变,如今逐渐形成了军民融合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军民融合经济正位于一个比较关键的过渡阶段,其在呈现了一定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对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发展军民融合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提出发展军民融合经济的方略,希望可以保证我国军民融合经济的发展更加快速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是发达国家国防工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尚未就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依据学界对国际化和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解,界定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基本路径区分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揭示军用民用产品跨国贸易、军民品跨国研制生产、军事民用领域跨国投资、军民领域跨国经济合作、军民标准运用跨国对接、军工民用企业跨国联盟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内涵机理。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军民两种资源优势、发挥国内外军民两个市场作用,从而加快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高国防工业发展质量效应。  相似文献   

11.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既是推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抓手,又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既迎来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展综合服务,从供需要素、平台要素、主体要素3个方面系统审视军民融合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基于依托平台差异、服务链条不同、运行机制变化形成的基本模式和实践经验,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导向性作用,深化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布局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发挥“互联网+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的倍增性作用,及培塑专业化运营和服务能力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维护国家安全和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界限的日渐模糊,技术创新活动交叉融合已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指导下,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技术的本质是知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技术融合实质上是技术知识创造、转移与价值应用再现的过程。从知识创造理论出发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技术融合模式及其选择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AHP法构建融合创新模式选择模型,旨在为军工、民用企业等技术主体选择技术融合模式、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载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应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需求,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从一体化国家安全体系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多种安全需求出发,结合各典型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提出军事需求牵引型、国防军工支撑型、两用产业集聚型、军民科技融合型、综合融合发展型等5种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共性及个性需要,构建了涵盖军事需求、国防动员能力、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等要素的三级评判考核指标体系,并就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所需的配套政策清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领导力概念厘定和维度划分的文献回顾与分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按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层次4个角度,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的文献,重点围绕组织、项目团队和个体3个层面展开综述,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领导力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的跨层次研究、领导力与知识转移关系的动态演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军民融合的相关研究数量快速增长,但是从战略规划角度归纳军民融合的重要任务时,却面临着现有研究结论过于纷繁、相关理论支撑不足的困境。基于过程分析视角,结合技术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和科技组织方式等因素,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三维分析框架,着重阐述该框架构建过程与潜在意义,以此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情况。该分析框架能较好地阐述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而且其构建过程,对于未来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其它相似领域的战略发展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包括军民融合广度、融合层次、融合深度。构建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指标权重计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值。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受军民融合主体经济效益、军民关系制度安排和军民技术双向转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提高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水平,需提高融合主体的经济效益,完善军民关系制度安排,畅通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