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框架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新一轮产业热潮,各地纷纷将构建"智慧城市"作为规划"十二五"发展的契机,以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在综述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的技术体系和应用现状,提出了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体系构架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8)
近几年来,基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扩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新概念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发展较快的"北上广"等地区,已逐步推行智慧城市建设。文章重点研究智慧社区的建设如何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为我国养老服务建设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方颖 《当代经济》2018,(1):56-57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实现了城市的智慧交通、教育、医疗以及政府等功能.我国各个城市也都开始向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城市的建设现状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以河南省的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为例,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姜乐婷 《当代经济》2016,(27):12-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浙江省杭州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该市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诸多努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影响和“两区两会”建设发展机遇下,更是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现状入手,结合“互联网+”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好处,提出利用“互联网+”促进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情况,从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几方面研究了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策规划、应用推广、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探讨了不同技术在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民生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为推动科技创新与河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和提高河北省城市整体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智慧化"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本期"新经济研究",我们将聚焦智慧城市课题,与专家们一同研讨其愿景、理念、路径及借鉴。  相似文献   

7.
金文 《经贸实践》2013,(3):10-11
建设智慧城市,是浙江省抓住新一代网络技术、新一代智能制造产业、新一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的机遇,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赢得先发优势的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作。2013年2月5日.浙江省与14个部委、7家央企在北京召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部省联席会议,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毫无疑问,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就我国的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不应单纯作为一个纯粹外来的词汇。而是将其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成为融合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各国纷纷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物联网、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云计算等都是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建设理论的特征和内涵,然后再对其关键技术相关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积极建设智慧园区,对发展智慧产业,建设智慧城市有着积极作用。在明确智慧园区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传统园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智慧园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平台、物联网、云计算的蓬勃发展,智慧产业成了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享有"智慧城市"美誉的杭州会展业态逐步实现了智慧化的路径演变.本文从多元化的受众需求角度分析杭州智慧会展建设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该体系的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智慧产业。对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平台融合和服务融合的智慧城市系统,并提出打造广州智谷、广州云谷、网络商都等6条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4G通讯技术、物联网/泛在网等现代应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传统的旅游模式很难应对智能化浪潮带来的冲击,智慧旅游必将成为新时代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旅游城市,应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和产业要素,创新运营模式,将智慧旅游纳入兰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项目,启动并实施智慧旅游战略,提升兰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宁波市抓住了"家门口"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性机遇,推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大多数智慧城市的发展重心集中在信息技术的自然科学上,忽略了人文精神对整个城市思想的主导。因此,针对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有必要全面地、系统地探讨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构建问题。根据对实证分析结果的探讨和总结,具有针对性地给出宁波市政府等城市管理者的政策建议:一就智慧宁波城市文化的构建而言,究竟采取何种路径较为合适,为宁波市政府等城市管理者提供管理意涵;二就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和打造智慧产业,从而更有效地构建宁波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关注物联网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最新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预计,今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我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许多城市正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未来五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1%左右。  相似文献   

16.
王锐东  龙真真 《经济师》2022,(3):134-135
目前,我国已在不同地区建立了多个物联网产业试验基地,国家级产业试验基地的卓越发展成功证实了物联网对于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是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措施。信息时代的到来既为物联网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又使其迎接着新时代不同经济结构所带来的挑战。文章基于此将从物联网对数字经济的牵引作用入手,深入阐述该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背景,并针对其发展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智慧北京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全国领先 智慧城市是我国正大力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作为首都,在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主要有四点优势:一是发展基础良好;二是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健全;三是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为北京市提供了发展平台;四是信息技术优势明显.目前,"智慧北京"建设已经在城市智能运行、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政府整合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共用平台建设、应用与产业对接、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物联网产业是一次把握新型产业发展机遇、提升未来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在探讨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认为其产业体系的完善还面临着统筹规划意识薄弱、产业应用规模不足及产业链环部分欠缺的三大主要问题,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加强规划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统筹性、提供多样化的扶持政策、制定专门的物联网产业政策、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等四个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研究了我国城市智慧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战略意义,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信息化深入推进和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征与建设进展,并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肖莹 《数字经济》2022,(8):90-95
<正>“十四五”时期,杭州提出大力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高质量融合发展。其中,壮大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布局视觉智能标志性产业链,打造“中国视谷”,成为杭州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关键突破口。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中国视谷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数字基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以及应用场景不断地建设丰富,将会促进杭州数字安防产业迈上发展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