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沿海大陆架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储量,据相关估计,中国海洋油气实际的资源量可达到百亿吨之多。近些年,某些周边开始侵占、蚕食中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因而针对海洋石油进行勘探开发是形式所需。就现阶段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低迷不断考验着各大石油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持续"降本增效",努力挖掘降低桶油成本的潜力,降低油气田开发及生产成本以求生存。  相似文献   

2.
海洋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成为全球石油行业主要的投资领域之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深水油气开发阶段.中国石油的海洋油气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从浅海走向深海、从国内走向国际,但实际工程技术能力与国家发展海洋、走向深海的要求相差甚远,深水工程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显.国际原油价格跳崖式下跌以来,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量价齐跌,给公司的海洋油气业务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国家正在重点实施的“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部署,又给海洋油气业务带来了机遇.建议中国石油利用此次海洋装备制造相对低价的机遇期,稳步发展海洋业务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快深水能力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全球油气工业已经步入海洋时代.中国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中国石油集团跨进海洋,是实现资源接替、缓解国内油气供需缺口、增强自给能力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是主动适应世界能源局势变革,积极参与油气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自身资产结构,增强世界油气市场话语权的需要;是与国际大石油公司有效竞争,提升技术实力和整体水平,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需要.建议中国石油积极参与滩浅海油气开发,参与海洋油气国际化项目,加大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多途径获取关键技术和装备,持续加强HSE管理,稳步推进海上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在中国海域年产油气首次突破5000万吨油当量。这标志着中国蓝色国土上诞生了一个海上"大庆油田",中国已跨入海洋油气生产大国行列,海洋石油成为中国能源供应的一道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海洋油气资源日益丰富。海洋石油溢油是一种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也是海洋油气开发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从国际溢油事故应急处理准则出发,对海洋石油溢油事故应急处理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其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中国政府将深化油气价格改革,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将继续完善,并适时推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摘自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0年度)。  相似文献   

7.
海洋油气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海洋油气工程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为保证海洋油气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确保海洋油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强化海洋油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以此来保证海洋油气工程企业的合法权益。而海洋油气工程企业要想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就必须学会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制定出更加符合海洋油气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弥补最初合同中所规定的具体项目中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总额约为3600亿美元.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主要集中在非洲、北美及拉美地区,预计2014-2018年这些地区的深水勘探开发投资额约为2130亿美元.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面临发展机遇和挑战,应借鉴国外成功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经验,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保障,并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油气勘探战略,完善我国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体系,同时开展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经济效益研究,建立配套的项目评价方式,加快海洋油气项目的经济性开发.  相似文献   

9.
政策动态     
中国将加强深海油气装备研发在日前召开的首届全国海洋科技大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表示“,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大幅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实施海洋油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深海油气开发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科技部将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科技支撑和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落实。首先是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科研能力;其次是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深海油气开发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三是加大对海洋事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科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油气需求稳定快速增长期。发展油气产业,不断开拓新领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油气资源基础雄厚,但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相对滞后。向海洋进军,积极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是国家石油公司的重要历史使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风险较大,由于受到技术以及经济环境的制约,加强对外合作,广泛吸引外资加盟成为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放开海洋石油对外合作专营权,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是我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18-19日,在中国亚洲天然气和管道合作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第二届亚太油气管道国际峰会"在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召开。会议以"完善海陆能源动脉,共筑亚太油气管网"为主题,旨在促进亚太地区油气管道行业的发展与合作交流。来自中国、缅甸、越南、挪威、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荷兰等国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研究机构专家和高校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2009年海外油气上游投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9年底,中国企业已在全球31个国家参与油气勘探开发合作,2009年对外投资超过200亿美元。这些投资具有"项目大、领域广、方式多"的新特点。2009年海外作业产量预计突破1.1亿吨,权益产量约5500万吨。中国与资源国的政府间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等国签订了相关贷款合作协议,开创了"政府指导,商业运作,金融促贸易,贷款换石油"的互利双赢新模式。中国企业在中东两个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伊拉克和伊朗获得了油气投资的重大突破,为今后海外油气业务再次取得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中国公司成功进行11起油气并购项目,交易金额近160亿美元,是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中俄原油管道和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工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基本完工,为未来保障中国原油供应安全和进口渠道多元化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湾正成为众多石油公司的投资热土,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望被世人所用。随着全球陆上油气资源开发潜力的下降,海洋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全球油气大发现主要来自海洋。墨西哥湾是全球著名的海洋油气富集区之一,该海域油气资源开发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为美国油气产量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美国本土及海外大型石油公司对墨西哥湾油  相似文献   

14.
许多专家学者担心马六甲海峡的安全特别是油气运输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各种避开马六甲海峡的解决方案。但本文认为,海洋运输在国际石油运输中占有主导地位,世界油气海洋运输多数都要通过海峡,因此,油气运输不可能避开海峡,而是要利用海峡。文章在对原油等货物通过马六甲海峡时面临的常规外部风险、常规内部风险以及封锁风险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认为我国解决"马六甲海峡困局"的关键在于: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努力构建能源共同体;与美国建立良性的竞合关系;必要时利用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的替代通道。文章还指出,中缅管线有利于云南等西南地区的石油供应安全,但不是解决中国石油安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海洋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在陆上石油生产增长缓慢和海外石油引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大力开发海洋油气对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必须在充分认识和分析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现状与所遇障碍的基础上,实施积极务实的海洋油气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16-17日,第三届亚太油气管道国际峰会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卡塔尔、伊朗、美国、德国等国的近百名专家代表,围绕"如何提高油气管道运营与管理水平"的主题,分析和展望了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前景,分享了管道安全运营与管理、管道施工与建设方面的经验、先进理念与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工作得到发展,其中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海洋油气资源在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海洋油气资源为基础,对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开发现状进行介绍,并对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和支撑技术进行具体探究,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水平。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域油气资源——中国未来能源的接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堡油田的发现。无疑为中国的石油供应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至海洋油气资源。截至2006年。我国已有51个海上油气田,100个固定平台,当年海洋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天然气62亿立方米.随着海上油气勘探成果的不断丰富和钻探技术的不断提高,预计到2015年,海洋原油产量将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26%,海洋天然气将达到25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5%。  相似文献   

19.
陈阳  张方海 《化工管理》2023,(18):92-95
台风是南海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所面临的重要自然风险源。在每年的5月至11月期间台风频繁发生,造成的破坏性极强。鉴于台风给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生产作业带来的风险挑战,文章结合该海洋油气生产平台自身特点,针对南海海域台风特征,进行台风风险识别分析,并提出风险预防和应对策略,对在海上进行油气生产作业的平台制定防台风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秋  张国忠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3):43-44,57
近10多年来、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稳步上升,2003年海洋石油生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生产量的54.1%。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2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的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到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预计可达850万桶/日(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2005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投资占世界的165%,预计2008年将增加到19.5%。到2008,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有望从2002年的1.65亿吨增加到2995亿吨。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将是中国、俄罗斯(萨哈林岛)、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