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水田 《特区经济》2005,(6):185-186
在“泛珠三角”地区内,知名的旅游地往往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而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也常常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日受青睐,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显。因此,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旅游业的合作也应该重视打造“文化”牌,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许辉春 《特区经济》2012,(10):23-25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这个新概念也逐渐出现在中国的旅游发展史上。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是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区域的旅游合作。在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态势,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利益机制的主体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解决区域旅游合作利益机制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交通整合与经济合作背景,对深圳旅游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进军全国旅游专业化管理市场、推动旅行社重组、开拓旅游资本运作服务市场等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4.
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领导在广州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9+2”泛珠三角正式建立,推动了泛珠三角经济合作。而旅游合作与开发,是泛珠三角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并达成了一致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指出: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背景下深圳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首文 《特区经济》2007,216(1):34-35
本文通过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交通整合与经济合作背景,对深圳旅游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进军全国旅游专业化管理市场、推动旅行社重组、开拓旅游资本运作服务市场等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9+2”区域包括广东及周边和珠江上游的广西、海南、福建、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8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是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并且是在两种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旅游合作,它是我国区域旅游的创新和突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郑颖 《科技和产业》2008,8(1):23-25,91
2007年是在俄罗斯的“中国年”,为推动中俄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俄罗斯“中国年”的水平。本文时影响中俄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客观的阐述;并对中俄旅游合作的前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加快推进中俄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郴州市旅游产业渐入佳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斌  蔡岚 《湖南经济》2002,(8):54-55
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一个需要有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的产业。如何吸引最大范围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来投资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各地探索发展旅游业道路的新课题。湖南省郴州市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联动”、“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办旅游”方面迈出了一步,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集中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开发旅游产业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引导下,郴州全社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据不完全统计,郴州市社会力量投资旅游,用于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接待设施…  相似文献   

9.
2009年,对于旅游业来讲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给旅游业的影响是空前的,然而,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工作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创新旅游产品,开辟乡村旅游,合作拓展市场,制造节庆会展热点,推进产业融合,从而扭转了被动局面,实现全年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智慧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新的合作理念、指明了新的合作途径,对有效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在智慧旅游大发展背景下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是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适合未来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可以优先进行旅游营销、旅游产品、旅游信息和旅游交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泰安市委、市政府依托泰山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作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部署。全市上下按照“山城一体,山是风景山,城是旅游城”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旅游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和大提高。200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海外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  相似文献   

12.
韶山是以毛泽东故居为依托,由革命纪念地发展起来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辖 5乡 3镇,面积 210平方公里,人口 10万,其中,农村人口 8.5万。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对韶山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初步形成了“旅游带动、兴工强农”的发展战略思路。一致认为,韶山优势在旅游,潜力在旅游,出路也在旅游。韶山的个性特征决定市域经济发展定位不是“农业”市,也不是“工业”市,而应当是“旅游”市。 一、正确看待旅游业在韶山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把旅游业作为韶…  相似文献   

13.
九年前,台湾中部地区发生了“9·21”大地震,旅游业受灾严重。经过几年的重建,当年地震灾区的旅游业如今已全面恢复,并新增了一批旅游景观,旅游接待设施也得到了提升,当地民众从旅游发展中进一步获得了收益。本文作者是国内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台湾“9.21”大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的考察思考,也许可以对“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四川旅游业恢复振兴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包括旅游及相关的服务行业,涵盖宾馆与饭店(包括餐饮),旅行社或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导游服务和其他旅游服务。旅游业是广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这一新形势下,广西旅游业肯定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旅游业的空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破坏性消耗,追求双赢或多赢,促进区域旅游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WTO所给予的三年保护期的结束,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打破地区壁垒,拓宽企业运作的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桂林会展业发展的城市合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选择仍以"资源导向型"为主。桂林旅游业面临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桂林旅游业的发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还需要从旅游产品结构、规模、品质等方面着手,发展会展业是为这一目标实现提供动力。发展桂林会展业,接轨"泛珠三角经济区",是促进桂林旅游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就现状而言,民族地区旅游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条件下的区域和环境氛围。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速猛的发展,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了破坏。因此,对旅游环境进行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才能维持旅游发展的持续性,才能取得旅游业发展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旅游理论研究起步晚,且较肤浅。提出“人文旅游”的理念,是一种创新。这是作者从研读郁达夫游记所深刻感悟到的。所谓“人文”,就是与人有直接关系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本文针对当前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从“人文旅游”的高度加以科学分析,以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指导当前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5月19日是国务院设立的首个“中国旅游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已进人大众化旅游时代。设立“中国旅游日”有利于丰十会各方面更加关注和重视旅游业发展,也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设立“中国旅游日”是中国由旅游大国走向旅游强国的需要,是彤成政府推动旅游和民众参与旅游自觉行为的助力器,有助于提高国民旅游意识、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打造地方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0.
《首都经济》2011,(11):3-3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又掀起了一波旅游热浪。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携程旅行网发布今年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气城市排行榜,北京高居榜首。据市假日办统计,国庆黄金周北京旅游总人数达106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总收入达到68亿元,增长12.8%。其实,作为名满天下的古都、国家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有这样火爆的旅游景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十二五”时期,北京确立了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北京旅游的未来更将是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