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处于双重“主体”的地位。一方面,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一样,都是作为市场主体存在的:国有企业要走向市场,就必须按市场主体的要求、特征来规范和塑造自身。另一方面,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角度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 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现有的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数以千万计的乡镇企业及亿万农民都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  相似文献   

3.
这是塑造市场主体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主体为核心而组成的经济。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体系中,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具体说主要是企业。企业进入市场才会成为市场主体。企业能否进入市场,根本上说是企业的财产关系能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要求它的主体在财产关系方面必须是独立化的、社会化的、自主决策的。在我国,现在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是符合这个要求的,乡镇企业大体上也符合这个要求。这主要因为现在国有制企业的财产关系是大一统、行政化、单一主体的,由此使得国有企业不能真正地进入市场,不能真正地成为市场主体。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4.
<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的市场经济在某运作的各种表现结构上将呈多层次性这一特点。具体说来,就是: 一、市场主体的多层次性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所以市场主体也体现为多层次。主要有: 1.全民所有制企业,这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的特点是:(1)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属国家;(2)从国内范围看,大多数属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竞争力强,从国际上看,又处于相对落后位置;(3)企业的生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4)企业不易向市场靠拢。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生产物,它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一些开放沿海地区,它发挥的效益更大。促进了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在经营机制和企业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是: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政企职责不清楚,乡村行政领导随意干预企业的行为时有发生,企业自主权不落实,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企业凝聚力不强,部分农民联户;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经济性质没有确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因此,乡镇企业在外部将面临风浪更大的市场,而内部机制上的问题又会在竞争中更加显露,过去曾拥有的市场优势,机制优势正在锐减,其进一步发展必需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对原有机制实行“扬弃”。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靠填补市场空白来实现扩张的,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营的路子。改变市场供求状况,更好地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是其业绩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开始兴起,乡镇企业的优势正在丧失。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且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和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向,即分析资金投入的具体方向和领域,以实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目标。一、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目标是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浅议刘继红(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必将全面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能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为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乡镇企业,在经济舞台上更是要唱一部威武雄...  相似文献   

8.
谈企业的成本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辉 《辽宁经济》2004,(2):38-3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依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所生产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还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在国务院(1998)42号文件指引下,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过渡,棉花工作步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轨道,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一就是棉花收购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国务院虽明确规定不允许其他企业、个人收购加工棉花,  相似文献   

10.
体制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20多年来,找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就是所有制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发展多元化所有制制度,保证市场有效运行。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一大成果,就是我国的非国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而且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客观上预示了我国经济改革和市场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康慧军 《上海改革》1995,(11):36-38
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浦东新区的经贸体制是一个以开放型、现代代的市场为体系,以国际型、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为基础,以柔性、有序的“小政府”管理特征的体制模式。主要从催生市场主体、构建市场网络、构筑政府框架、确定调控体系和寻求“中介体”定位几方面来实现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2.
公司化是改造国自企业产权关系的好形式国家体政委副主任高尚全认为,公司化是改造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好形式。公司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主要法律形式,它按照公司法原则设立和运行。国有企业按公司体制改造后,与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所不同:一是国家由承担无限责...  相似文献   

13.
农户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的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武芳 《乡镇经济》1998,(1):11-12,35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覆盖城乡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有较为成熟的市场主体,并通过适当途径进入市场。在农村,则主要是实现农业企业化,通过农业企业使分散经营的农产组织起来,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4.
邢德路 《中国经贸》2014,(24):88-8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现代化企业在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在面对市场经济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的挑战。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对改善市场中现代企业的现状、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信息披露制度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为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合法权益以及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改革步伐。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曾进一步强调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随着改革进程步伐的加快,从而把企业推向市场,真正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有2/3以上企业亏损,效益低下,问诊切脉:一是未能以更大胆魄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二是思想僵化,未能正确理解和冲破“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温俊卿 《河南经济》1997,(12):10-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的统一性和开放性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指导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诸多的经济活动是以市场为基础,经济了手段以市场调节为主,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讲,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速度也比较快,那里的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趋于合理,开始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靠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策、体制、观念、历史等原因,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虽然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均已实施涉及产权方面的改革。但按照《公司法》规范设立的公司制企业所占比例仍然太低,改制上市的企业更少,这种局面不利于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必须彻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破除体制障碍和观念问题。通过改制吸引人才。使优秀乡镇企业通过改制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从而带动整个乡镇企业群体的发展壮大,使乡镇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陈汉刚  杜申明 《上海改革》1993,(8):41-41,10
乡镇企业从一产生,就生存和发展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夹缝中,对市场经济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使它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梁柱和支点。因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有健全的市场活动主体。在多种类型的市场主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企业。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处于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