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走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面临的食品数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及食品可持续生态能力安全问题等方面,将发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探索解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t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M·K·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以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是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基础。构建生态农业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有利于激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生态农业有其特定的投入产出特性,因此,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生态农业利益诱导机制的经济基础,进而分析投入和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是当前发展生态农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西部山区人为扰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质量退化问题严重威胁着铁路建设与运营的安全,而经济生态农业水平落后是造成人为扰动剧烈的关键。经济生态农业示范是地方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促进区域生态农业水平提高的常用手段,但限于经济、技术、工程等方面的制约,使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使区域存在着丰富的农业资源。铁路建设项目在诸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铁路建设项目生态实体化工程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生态农业转型建设,对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保障铁路建设运营安全、拓展铁路建设效能、提升国有大型建设项目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该文从投入产出、资源环境约束、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等角度分析了石化农业难以为继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从理论体系建设、发展模式、政策支撑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展。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理论体系不完备、支撑技术体系建设滞后、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匹配、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包括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生态农业短期仍将处于低效益、低技术和低参与,更加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相似文献   

7.
经济科学的发展,从学科建设来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原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二是不断地建立一些新学科。原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内容的更新、新的研究成果的吸收以及对新出现的问题的探索和体系的重新安排等等,是一件长期性的任务。这个方面我不准备多谈,这里只淡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问题。新学科建立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实和检验,它也会面临老学科曾经遇到过的那些问题,它本身也得继续前进。因而这两方面内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不好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2006年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套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准则的起点较高,并且具有前瞻性。新会计准则主要有四方面的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但是,新准则的制定和修订有些地方未能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利与弊将对我国企业的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结果以下几方面对这些影响做以估计。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意义深远,在发展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技术水平落后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从李比希的农业思想、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经济的正外部性理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等思想理论中吸收理论营养,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中吸收实践经验。理论与经验反复证明,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我国应该健全生态农业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法律规范制度,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现就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积累的肤浅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焦点问题。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本文在阐述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成因及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职能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凸现于经济管理体制、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经济发展政策以及法律和政府体系等方面。现有文献对中国政府经济职能所持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市场失灵派观点,新古典学派观点,结构主义观点,层次分析派观点,外部经济环境分析派观点。这些文献还对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主要方向和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观光旅游,作为农业生态经济体系中的一种新兴产品,正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本文以洛阳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为例,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具体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态农业评价及应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评价是生态农业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构建和完善生态农业理论体系及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实践的科学依据。没有对生态农业的科学评价,就无从建立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做出生态农业建设的科学决策。在当今世界农业日趋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形态,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生态农业评价及应用研究,正在起着推进生态农业理论科学化,提高生态农业的价值功能及社会可接受性的重要作用。但是,生态农业评价及应用研究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也面临不少亟待进一步研究的复杂问题。现就几个先导性的理论问题略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生态经济示范生态农业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农业区域划分和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发展生物农业的思考罗明典(本所研究员)发展生物农业是21世纪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很广,现仅就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发展生态农业是项经常性任务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农业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农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受下...  相似文献   

17.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贵州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给出当前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全省实现生态农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索一条推进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乔吉俊 《生产力研究》2008,(20):156-158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适应。通过对新经济环境下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局限性的分析,预测了我国未来财务报告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对京津冀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各具优势,河北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和供给基地,北京在林业、天津在渔业方面也具有相对优势,这就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京津冀地区既具有人才、自然和政策优势,也具有资源、发展和合作劣势,所以其生态农业协同发展应遵循如下路径:多地区"小生态农业"共同发展,跨地区园区或基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体系。为了实现这一路径,应该从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有了很大变化,充分分析和了解这些变化,对于掌握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精髓,在实务中正确运有无形资产准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定义、确认、计量、摊销、等方面的对比,说明新准则中顺应经济环境、会计环境的变化所作的一些改进,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