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如何围绕中线工程的基本要求,即在打造清水走廊,保证水质安全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构建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机制是制度化的方法。水质保护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水质保护效果,是事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永续利用并发挥其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3省8市(区)的实地调研发现: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但水质保护协调机制临时,多主体水污染防治机制滞后,河湖健康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机制和水资源价格机制等不健全,导致水质保护措施难以落实、水安全难以保证。为此,文章建议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水质保护机制改革与创新,以确保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高效、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的区际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区际生态补偿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域,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例,从保护区改善水质所带来正面效益的角度,探讨了跨流域调水所涉及的生态补偿问题,提出了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昉 《经济改革》2014,(9):76-78
调取汉丹江之水缓解京津等地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在即,如何在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同时,有效实现自身的循环发展和科学发展,成为摆在中线调水工程重要水源地——陕西汉中、安康、商洛等陕南三市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专家建议:建立国家级汉丹江水源地保护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让供水区和用水区共同受益、共同发展,使南水北调工程真正成为南北双赢工程。  相似文献   

5.
董君卿 《经济师》2010,(5):235-236
横山水库是宁波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做好横山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对宁波、奉化城市供水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横山水库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措施。这些措施有望提高水库水质,改善城市供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研制的《上海市2004—2010年全面提高供水水质行动计划评估报告》,在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组织进行的2006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该项科研成果又在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组织进行的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的评选中再次荣获一等奖。《上海市2004—2010年全面提高供水水质行动计划评估报告》是2004年由上海市水务局委托,参加研制的主要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的科研人员,还有我院法学所、科研处以及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20余位专家,项目由刘华和凌耀初任组长。在历时一年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深入黄浦江上游、长江口新水源地及上海市的各主要自来水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参阅了大量城市供水的规划和研究报告,参阋了国外特别是欧盟各主要国家在城市供水和立法方面的重要献。课题组对照上海市水务局制定的《上海市2004—2010年全面提高供水水质行动计划》,围绕2010年上海市的城市供水标准、原水来源布局和区域合作、自来水深加工、地下管网改造、城市供水体制、新水源地建设的投融资策略、自来水水价形成机制、郊区城镇供水和水资源保护立法等诸多重大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性的评估。目前该重大市政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上海市2004—2010年全面提高供水水质行动计划对于确保上海市在2010年世博会举办之前城市自来水供水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增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无论在内涵、评价体系,还是在市场机制上均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与经济驱动研究,将有利于在中国的水质型缺水地区推广节水工作。文章辨析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根据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遵循全面性、层次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阶段性等基本原则,建立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与生活水价模型对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发展进行不同情景设置的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水价可以较为有效减少上海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量,减轻上海水源地的供水压力。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08,(5):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原则同意《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治理目标,要求到2012年,太湖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湖体水质有所改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三类。实现这一目标,一要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完善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蓝藻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调配,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性缺水的21世纪重大战略工程。丹江口水库汉江上游地区为水源地.由于其水土流失和局部水体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中线工程的建设使得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更为紧迫,因此维护水源地生态安全的重点在于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其关键是加大水源地生态建设的投入.并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体制,加强立法体系的建设,抓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GDP核算体系.加大水源地生态安全相关课题的研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对受水城市农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首先运用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技术设定双重差分模型,再通过测算东、中线工程受水区与非受水区共76个城市的农业水足迹及其Tapio脱钩指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南水北调受水区农业水足迹整体平稳,但2015—2016年农业水足迹出现明显下降;(2)2014—2015年,南水北调受水区脱钩城市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扩张性负脱钩城市数量激增,其中东线工程是主要成因;(3)南水北调全面通水有利于受水区农业水足迹与经济增长脱钩,但2016年以后该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脱钩效应;(4)东线工程全面通水促进受水区农业水足迹脱钩,而中线工程导致受水区农业水足迹负脱钩。研究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讨论发现,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促进农业水足迹脱钩不具有动态可持续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充足、节水管理不足,中线工程供水不足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都市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和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我国各省市的区域性特点,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源地为样本,通过水源地的分布、用水量、水质状况、管理状况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大都市水源地的保护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大都市水源地保护与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周刊》2011,(12):23-24
今年5月18日,国务院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首次指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产生了一定影响,要求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去年3月开始,南方都市报就以《三峡库区险境》和《三峡移民“后”》两期调查,揭开了“后三峡时代”报道的序幕。今年各地的旱情都非常严峻,而长江中下游江湖频频告急。一年前爆发特大洪灾的长江流域,在今年汛期到来前爆发的却是旱灾。干旱侵袭下的“鱼米之乡”,如今正遭遇着“鱼无水”、“米难长”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咨询》2005,(1):F002-F002
城市自来水供水设施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自来水供水水质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明进步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上海城市自来水供水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但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上海新一轮的发展中,城市自来水将更多地和城市景观、人居环境、城市功能联系在一起,成为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自来水供水设施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自来水供水水质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明进步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上海城市自来水供水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但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上海新一轮的发展中,城市自来水将更多地和城市景观、人居环境、城市功能联系在一起,成为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  相似文献   

15.
1998年,零点行动打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一一完成了大量限期治理任务,促成了人们对治淮工作的深度思考,使治淮的内在要求、外部环境和治污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为确保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抓关键、控全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立治淮长效机制成为必然选择,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意义突破了单个流域污染治理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供水企业要在满足服务标准的前提下向用户供水,服务标准主要涉及供水充足性及供水水质两个方面。供水充足性主要在于用户水龙头处的有效出流量和压力,而水质主要取决于水中某些物质的浓度,这些物质的存在通常妨碍饮用,并影响水的味道、气味及颜色等美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9)
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对山东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南水北调对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经济效益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之困——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是为公共饮用水供给系统提供原水的区域,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饮用水水源地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受益者明确、保护的外部性、多种地域关系等特性,对其管理体制安排提出了特殊要求。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作用与权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水源地管理责任主体安排的合理性、现有水源地管理体制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的完整性、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否存在三个问题。最终,提出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包括:突破属地管理的局限,让动机和能力匹配的主体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提供途径,将重要利益相关方纳入;将水源地管理更充分地纳入流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晖 《大陆桥视野》2023,(8):124-126
优化农村供水工程布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同步发展的主要方面。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供水范围与对象的确定,供水规模和用水量确定,水源地的选取及取水构筑物的形式,水厂的建设,管道线路选址及管道的铺设等。本文结合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水厂设计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质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藻类大面积的爆发,使得水中氧气不足,导致藻类死亡、分解,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严重的污染水质,甚至使得水体变臭,直接影响城市供水。城市供水要求水质无污染,满足人们的生活、饮用要求,一旦水质污染变臭,将无法继续给城市供应优质生活用水,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被污染而腐臭的水体,通过对污染水体的化学分析,找出水质污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急除臭处理技术,快速的对水体处理,尽快的恢复城市供水。因此,城市供水应急除臭处理技术成为当前城市供水应急不可缺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