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洁 《品牌》2009,(11)
山西如何改变现有的传统能源结构,积极探求、开发、利用新能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论述了山西发展新能源的紧迫性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动山西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丽娅 《消费导刊》2012,(10):23-24
煤炭物流一直是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山西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山西煤炭绿色物流产业发展,逐渐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按照SWOT模型要求,综合分析山西煤炭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国家已将山西确立为循环经济试点省,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使循环经济成为山西的主导型经济.这既是山西"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四个一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提升产业素质、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本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纵观改革开放30年历程,山西旅游业逐渐步入了一个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旅游业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山西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重要,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转型跨越,实现‘四化’,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引领山西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号角,开辟了山西改革发展的新航程.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土地问题始终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山西地形复杂、地貌特征迥异,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建设用地总量严重短缺.近年来,国家又实行从紧的土地政策,每年分配给山西的用地计划大体控制在11万亩,而随着山西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上项目对土地需求日益增长,据测算,年度实际需求最少在15万亩左右,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严峻的用地形势使许多新型产业项目无法落地,严重制约了转型发展的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7.
工业是山西经济的主导,工业经济在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作用显著.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山西工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工业增速深度回落.当前山西工业面临的困难,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要把应对挑战、促进增长的过程作为难得的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的机遇,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着力于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7月29日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发表<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的讲话,紧紧扭住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义好又快发展."城乡生态化"是山西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反复强调的"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是"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生态关系,把环境作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9.
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山西省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影响山西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最突出的问题确立的活动主题和载体,也是山西确立的推进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一年来,全省上下在推进 "三个发展"上思想统一、意志坚定、力度空前、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山西煤炭占全国储量的三成,产量的1/4,净调出量的3/4,出口量的七成以上;119个县(市、区)中有91个产煤县,煤田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0%,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是仅次于农民的庞大群体.煤炭对山西来说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事关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山西科学发展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1.
省委继提出走出 "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战略思路之后,又深刻把握山西实际、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这一战略重点,并把它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载体. "三个发展",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揭示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了山西崛起的关键和要害.那么,理论工作如何为实现"三个发展"服务呢?我认为,当前应当针对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着力研究和解决山西科学发展的六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资源储量大省,同时也是资源开采大省和能源消耗大省.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西把旅游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并将其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促进了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但旅游业产业化水平还较低、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旅游管理和产品营销机制还不先进.山西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接续产业做大做强,仅靠旅游资源禀赋一个因素是不够的,必须依托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因此,发展旅游金融,使山西的旅游资源禀赋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旅游业和金融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表述语,集全省人民之智慧,聚三晋精神之精华.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十分珍惜、大力弘扬、躬身践行山西精神.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弘扬践行山西精神,以科学的理念弘扬践行山西精神,以系统的思维弘扬践行山西精神,以坚定的立场弘扬践行山西精神.@@精神就是旗帜,精神就是品格,精神就是形象,精神就是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特殊的情况下,有时精神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还重要.“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山西精神表述语,集全省人民之智慧,聚三晋精神之精华,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体现了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厚度、现实的宽度、未来的长度,是一个揭示本质、把握规律、引领方向的凝练和概括.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十分珍惜、大力弘扬、躬身践行山西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是<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2015年)>中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也是发展山西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之一.这一工程主要是在"华夏文明看山西"的主题下,精心培育和打造"八大文化品牌".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打造"八大文化品牌"?这就需要深化对文化品牌的认识,认清山西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遵循市场规律,项目化操作,在两个效益一起抓的基础上,着眼推动山西转型发展,力求实现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回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山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了,原因很复杂,但根源是市场化改革滞后、发展战略失误导致流通效率低下造成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放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定位,以发展流通产业为突破口,树立大市场、大流通观念,确立以流通立省为根本的新型发展战略,以流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流通促进国企改革,以流通提高居民收入,达到发展山西经济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以来,围绕山西新型能源基地的转型发展和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电网的目标,山西电网建设持续提速,以代表了世界电网技术顶峰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成功投运为标志,山西电网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山西电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山西的醋称得上是山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同时也酝酿出了山西醋产业的文化特色,可谓是山西省对外写照的一张名牌。山西老陈醋它以其酸香甜绵鲜的口感、独特的酿造工艺、极高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称赞,在食醋市场领域中占有较大份额。但近年来山西醋产业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着醋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因此本文针对山西醋产业近来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山西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山西的醋以水塔和清徐老醋而闻名全国,近年来江苏“镇江香醋”,河南“佳佳”,广东“海天”等醋品牌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些醋产业的市场份额缩小,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焦炭、电力和冶金产业是主要经济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也非常严重.作为我国唯一的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经济调节作用,保护资源开发,促进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对山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紧迫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帷幕.30年来,在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山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已成为推动山西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山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促进山西大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形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